聆听莲座下:这些基本素养需要养成
五顶清风,吹散云霭山朗
福胜明月,照彻娑婆澹荡
龙凤松涛,摩尼宝积佛殿汤沐悠扬
清凉山泉,甘冽般若法堂余味酣畅
昼渐短,夜渐长,星空夜话不负期望
心渐开,意渐解,银河璀璨耀映时光
每晚螺音起,聆听莲座下……
闻法笔记
(一)
有次讲座
第一课主题想讲:成佛之道
结果住持法师
却要我讲怎么不下地狱
讲这些不好讲
给大家讲成佛就爱听
讲关于地狱就不爱听
在寺院我们一般也不好讲规矩
就像一个家庭里想和睦就讲情
一讲理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所以我师父就是常常显现
这样一种包容的状态
我们总是能从师父身上
感受到圣者的气息
什么是圣者
就是平凡到合情合理
我们想孔夫子是什么样
都可以在师父身上去推
那种谦恭之态
应该就是我们师父那样
两千多年来,一代代人都在研究
孔夫子是什么
他的精神的精华是什么
有的人读到的是仁、义
有的人读到的是仁义礼智勇
有的人读到的是忠、恕
是忠厚的品格、宽容的心胸
看看我们师父就知道
为什么我们说修行人
要量容刹海,戒透兰馨
甚至我的师兄都说在长辈里面
像师父胸量这么大的是少见的
大家回去都会思考
如果一个人会修行了
去动他的道心是有罪过的
如果一个人因循度日,
没有状态、没有惭愧心
这也是有过失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要去改变
哪怕你被改变也好
当我们被改变的时候
我们还要看看
自己是怎么样的心态
是起情绪的还是报以感恩的
不同的心态,会造就不同的结果
佛教以前被误解
现在要正本清源
我们以微弱的声音
去给佛教做证明
甚至国家也去从各个方面推动
但实际上这个过程还是艰难的
因为改变人心是很难的
中华文化还没有回到
自己的正位上
我们从中医就可以看出来
这么多大学在学习中医
这么多医院
就连国家很多部门
都来为中医站台
但中医还是很难回到应有的位置
社会还是对中医有偏见
社会对佛教也是这个状态
一个群里转一个佛教的内容
马上就有人发一个反面的意见
他好像特别怕佛教发一点声音
好像佛菩萨跟他有仇一样
佛教的微信也是小心翼翼
一句话也不能说错
就像《诗经》里说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就像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
他跟弟子说
自己“惶惶如丧家之犬”
昨天聊天聊到这些
讲我们中国人的修养
大家都应该有触动吧
我们自己要找找
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这个感觉
我们最底线的惭愧心有吗
如果又有感恩的心
又有虔诚的心
那可以说就是很伟大的
如果这些都没有的话
真的要好好反省自己
(二)
佛陀在世的时候
弟子问他
那些与修道不相应的
甚至不守戒律的人应该怎么办
佛陀只回答了两个字:默摒
意思就是不要理他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那个时候在僧团里
如果没有人理他了
这个就是很严厉的处罚了
因为那时候人还有这些素养
再差的人看到别人不理自己了
就知道自己该离开了
现在我们有吗
所以我们既然在一起生活
就要看看祖师大德怎么安住
就要看看如何降服自己
《金刚经》里就是
讲如何安住如何降服其心
有些人现在到哪里
哪里就安静不下来了
一个酒店一个大堂
有些人去了就会变得喧哗
打电话也特别大声
不会顾及到别人
很多人都喜欢安静
实际上安静是一种文明
安静是一种财富
所以现在有的寺院没办法
就用了一个保守的方法
就是不要去那么多人
他宁愿一个寺院
大大的就三四个人
社会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人多
却不知道自我控制,自我约束
不知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只知道为了自己的需要去占有
最后自然界都会惩罚的
我们的文明这么脆弱
其实不是自然界毁灭我们
是我们自己会把自己毁灭掉
所以面对这个我们个体怎么觉醒
要思考怎么从沸水里跳出去
所以寺院这里门槛这么低
但是我们的要求就是
你要是个修行人
门槛可以低
但是不代表没有要求
我们要从佛陀身上
从孔老夫子身上
去领悟一些道理
如果我们这里人素养高
这里道风就好
如果人的素养不高
道风就成为负面的
跟出家人的父母家人喝茶
好几位出家师父的妈妈
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
说怀他的时候就不能吃肉了
闻到肉就恶心
这也是种好的修行的征相
其中有个刚生下来就不会饿的
不喂奶他也不哭
喂饭也是
喂在嘴里也不往下咽
像我师父小时候一样
好像有修行的一种定力
拨一拨才动,不拨不动
天上的天人也是不好动的
天人平时就是坐在自己的宝座上
所以这些出家师父的爸爸妈妈回想一下
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