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和尚背的袋子,比哆啦A梦的口袋还要神奇百倍!| 三月三拜弥勒
2021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初三,布袋和尚坐化日。
说起布袋和尚,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的大肚和笑容,还有他背上的口袋。他被奉为弥勒菩萨的化身。
常去汉地寺院的人会发现,大多寺院在进了山门入天王殿后,正中映入眼帘的第一尊菩萨像都是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菩萨。他那笑口常开,大腹便便,和蔼可亲的模样不禁让人心生欢喜。
1
布袋和尚的传奇
传说在五代后梁时,奉化地区曾出现过一个有名的“布袋和尚”,这个是布袋和尚,法号契此,为阿逸多(弥勒)菩萨化身。他来历不明,人不知其姓氏。后为农民张重天收养,取名为“长汀子”,不久,即出家为僧。
他“形裁腲腿,蹙额皤腹,寝卧无恒,常以杖荷一布袋,人称"布袋和尚"。凡供身之具,尽贮袋中”。奇怪的是,凡是他乞过食的铺店,往往生意兴隆,获利倍增。
所以,只要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就热闹非凡。他常把人随时丢弃的废物,拾起来放进袋里,同时又对人说:“有时备无时,无用比有用。”有人笑他的布袋是垃圾袋,他却又笑又比的说:
我有一布袋,
虚空无挂碍,
展开遍十方,
入时观自在。
背着的袋子既象征福德又象征烦恼。把袋子拿起就是烦恼,放下就是福德。所以他在世时经常警示人说:“还没放下吗?没放下只好背着走了”。
但是他布施众生时,袋里却有拿不完的东西,怎么也拿不光。人深以为奇,但都不解其深意与禅机。
其时,当地有个名叫蒋宗霸的佛教信徒,与布袋和尚交游多年,并拜之为师。一天,他发现布袋和尚背上有眼睛,便说:“师父,你的背上开了异镜!”
原来这是布袋和尚有意现此奇相来试探他的修行功夫,果然他“色相灵开”,已经看到了。所以,他决定将衣钵传授给他,同时对他说:“我将远行,留此布袋为赠,愿你好好保存,泽及后代。”
不久,布袋和尚在岳林寺东廊石凳上无疾趺化,葬于城北封山中塔。但两年后,有人从四川回来,告诉蒋宗霸,说在四川遇到布袋和尚,他还嘱他向宗霸致意:“相见不远,愿多珍重。”
宗霸听了,即领师父示旨,自己将不久离世,后果然无疾而终。但不料两年以后,又有人在福建看到布袋和尚,仍然唱着他那首布袋歌,并将一信封交给那个人说:“你回去才拆开。”那人回来后拆开一看,只见是一首诗偈:
弥勒真弥勒,
化身千百亿,
时时警世人,
世人不相识。
从此,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大江南北,人们都知道,原来的那个布袋和尚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个曾经有益于人的胖和尚,便在奉化溪口专门为他修了一个雄伟的寺庙,名曰“雪窦寺”,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
与其他寺庙的不同之处在于,弥勒菩萨不在天王殿,而是端坐在大雄宝殿之中,并且袒胸裸腹,开口而笑,座旁还放了一个布袋。两旁还配以楹联,这就是广为百姓传诵的“处事格言”: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点击视频,走进弥勒菩萨道场“雪窦山”
2
弥勒香会,拜弥勒得福禄
据宋《高僧传》记载,弥勒应化的布袋和尚于后梁贞明三年农历三月初三圆寂。民间遂有“弥勒赴蟠桃会”的传说,浙东逐渐形成“拜弥勒”的习俗。
作为弥勒道场的雪窦山在弘扬弥勒文化过程中,不断继承传统,挖掘文化,打造品牌,结合民间“拜弥勒”的习俗,举办“龙华三会”弥勒香会活动,即: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