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里有句话: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生的福祸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由自身的善恶因果业力所感召的。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从来因果不用忙”,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什么样的行为造就什么样的命运、吸引什么样的果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人若行善积德,帮助他人就是利益自己;人若作恶,害人终害己。
人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佛门里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心存善念,天必佑之;人若作恶,天必收之。“万般自作还自受,地狱受苦怨何人;若人深信因果报,同生西方极乐国;若人不信因果报,后世堕落无人身”,因果是世间最公平的法则,行善福自来,作恶祸自找。人若自作恶,佛菩萨也帮不了你。祸事来临前,往往有这3大征兆,千万要小心!
一、贪欲、嗔恚心越来越重
不知足的人往往多苦恼,“贪心不足蛇吞象”,贪欲心太重的人没有什么福报,什么都想得到,只会被各种欲望、诱惑所迷失,执着其中,失去了本来清净的自性,这不是福,而是祸,终究是活成了一场颠倒愚痴。而“嗔”就是一种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嗔恚”就是内心的怒气,心有怒气就会生攀缘心,一旦生起这个心,就容易造恶业,进而召感恶果。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做人不修忍辱,是难以成什么大器的。世上之事十有八九往往不能遂人心意,如果一遇到违缘就发火、嗔恨,那终究是自找苦头。福报是自己修持的 祸也是自找的。不贪即是布施,不嗔即是慈悲。断恶习、修忍辱,才是有福之人。
二、心不安宁,事多烦忧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如果心得不到安宁,到哪里都如身处地狱。心有不平、不清净,心烦意乱,则诸事难以顺遂。如果我们往昔所造的恶业太重,如今业障现前了,我们往往会自觉诸事不顺,做事难以成就,心不安宁,这也是祸事来临的一个征兆,要小心。
恶缘的出现消损我们的福报,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忏悔消业、行善积德。福报不够,人生会很苦。佛说,一切众生福报皆有定数,如果不懂得惜福培福,反而造业起惑,那就不要怪祸事找上门来。“常做善事心清净”,一个没有不慈悲心、内心不存良善之人不会是有福之人, 奉劝大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消业解冤结,广结善缘。
三、过于张扬高调,口业不清净
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世上许多祸事多源于人们的那张是非之嘴,行事过于高调张扬,往往招惹是非祸事,百害而无一利。饱谷总弯腰,智者常温和,真正有福报、有智慧的人应该是谦卑低调的,这才能积蓄更多的实力和人品,才是正确的处事之道。做人不要卖弄自己,不要标榜自己,尤其是在语言上不要虚张声势、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妄造口业,否则最后也只能是自欺欺人、愚蠢至极。
《易经》上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学佛首先就要深信因果,好因必有好果,行善必有厚报。清净自身业力,持戒修身、断恶行善,多放生布施,清净己心己身,消业积福,才能真正改善自己的命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祈愿大家六时吉祥、诸事顺遂。南无阿弥陀佛。
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松音乐,,焚香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