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的上司说来报恩,惊醒后传来喜讯:孙子出生了
轮回报恩报怨的事,不仅现代有,古代早就有,在中国古书籍中有不少记载。
在一般的轮回转世案例中,主人翁多是一生比一生沉沦,本文的主人翁,兑现了自己报恩的诺言,且吸取前生的教训,努力改造自己,向上提升。
清朝乾隆年间,陈旉南辞官回家养亲。
有一天,他坐在书斋闭目休息,忽然听到有人传话说某总督来到。才正要起身迎客,总督已经到了他跟前。
十多年前,他任职云南太守时,总督是他的上司。他看到总督戴着珊瑚冠和穿着蟒玉官袍,和以前一样。只见总督立刻下跪对他说道:“来报恩!”
陈旉南想要扶他起来,他已经迳直走到内室去了。就在陈旉南惊醒,心中半惑半疑的时候,他的家人来报他的第四个孙子呱呱落地了。
后来他给这个孙子取名叫陈万森。
这个孙儿满月后,被乳娘抱着出来见人,第一次见着祖父陈旉南公当下就笑了,像是见到老朋友一样。
陈旉南心中浮现十多年前在云南官府任职时发生的往事,抚摸着小婴孩的头说:“孩儿呀,以后不发愁没官做,但不可以再贪污呀!”
才满月的孙儿听到祖父这番话,竟然嗷嗷哭了起来,显然小婴孩身内的元神并不小,带着前世记忆。
话说陈旉南担任云南首府官员时,顶头上司的云南总督某公既贪暴又爱打小报告。只要下属稍稍违逆他的心意,他就会向皇上告状。
云南总督是从一品地方大员,云南地方的官员都归他治理,大权在握,所以当地诸官对他的命令都不敢不从,且诚惶诚恐地奉行。
有一日,陈旉南接到总督令,要求他购买纯金二百两(其实是要他去给他“送礼”)。
陈奉命到市场商铺去赶紧把二百两金子买齐了,同时带上账单明细,明细里记着每两黄金换十六两白银,送到总督府去。
总督大人一看带着“账单”的二百两黄金,顿时大怒,命令人把金子退了回去。
当时权倾云南的总督从没有遇过这样来“送礼”的,从此以后他对陈旉南鸡蛋里挑骨头,呵责万端。受到变相刁难之下,陈旉南决定辞官。
就在他将要离职的时候,刚好遇上刘统勋相国奉皇上的旨令来查总督贪污受贿案,来到云南调查内情。
陈旉南知道后求见相国。相国心中认为云南太守必是云贵总督派的人,所以没有接见他。
相国迅速搜查总督府,搜索出受贿账簿,里面详细记录着人名和数目。
刘统勋相国看到云南太守陈旉南名下的记录和其他的都不同,大大的字写着:“某日送赤金二百两,索价十六换,发还。”
陈旉南没有送贿、也没有收贿,一清二白,于是相国十分看重他。
总督被监禁在监牢里,等待发落,没有人前去探望。陈旉南为他准备食物、衣服、鞋袜等生活所需,在他被押解进京时,又资助他白银千两,而以前那些趋附的人此时早已无影无踪。
总督惭愧万分,对陈旉南磕头并说道:“我以前不知道你是这么好的人,这次入京如果能活命,我一定以余生报答你;如果罪不得赦,来世我一定转生成你的子孙以报答你的恩情!”
不久,入了京都,总督被赐自尽。
陈旉南后来转到京城做官,十多年后还乡,这一段往事也早已经埋沉在心海底了。梦中总督一句“来报恩”,让这段往事又清晰浮现眼前。
乾隆五十九年,陈旉南的孙子陈万森在天津以大臣子弟迎銮驾献颂,蒙赐御书、貂皮、朝珠等宝物。当时他是未曾授职的秀才,却已经得到比官员更大的殊荣。
后来,陈万森在官场清廉谨慎。
道光元年,他治理泗州。泗州地处淮河下游北岸,每年一到夏秋之间的汛期,城外就大半被水淹,这段时间申请赈灾款成了惯例。
然而,当赈灾款拨来,有些百姓已经搬家了,对不上名册,有的官员就以虚假的名册报销,借此贪污。只有陈万森不肯同流合污,触怒了他的上司,几乎招来参劾,于是他就辞官回家了。
知道的人都说他傻,他只是一笑置之。
他谨守恩人祖父对他的期许:“孩儿呀,以后不发愁没官做,但不可以再贪污呀!”
陈万森曾告诉自己的孙子们:“我虽不得此钱,以‘清白吏子孙’五字送给你们,不就是更好的厚爱!”
这件事被通州白小山尚书为他载入墓志中。他的清白自持也带给后代子孙很好的示范。
陈万森说,自己平生为官依法办事都很大胆,唯独一见到货财,则心中深感忧心恐惧而生出警惕之心。
在他主掌徐州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当时有涉案的人想要送万金对他行贿,被他严峻拒绝和斥责。平时的他总是一沾枕头就能酣然入睡,然而那天夜里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会睡不着,后来想通了,骂自己:“陈某,怎么这般不长进呢!”终于很快睡熟了。
陈万森带着前世贪财受惩的记忆,深自警惕自觉,走了一趟报恩和净化的轮回路。
清代陈其元是陈万森的孙子,他听了祖父亲口告诉孙儿们的自身故事,也看过高祖父陈旉南的记载,在《庸闲斋笔记》中留下了这一段祖父转生报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