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情而节之以礼,从其欲而制之以义
《韩诗外传》中说:“故圣王之教其民也,必因其情而节之以礼,必从其欲而制之以义。”这句话反映的是我们古圣先贤高度的治国智慧。古人知道,人都有七情六欲,这是正常的。人们爱好发财,喜欢当官,喜欢受人尊重,这是人之常情。治理国家就要顺着这个人情去治理,人们才愿意接受。
《傅子》中说:“爵非德不授。”爵位是指领导的位置,没有德行的人就不能担任。这样的制度一设计出来,人们会主动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下面一句话是“禄非功不与”,“禄”指俸禄,没有功劳就不给予俸禄。这样的制度一实行,会激励人们去建功立业,为国家多做贡献。
《韩诗外传》中记载,“古者必有命民”。“命民”就是古代的君主亲自下诏封赏的平民百姓。“民有能敬长怜孤、取舍好让、居事力者,命于其君。命然后得乘饰车骈马,未得命者不得乘,乘皆有罚。故其民虽有余财侈物,而无礼义功德,则无所用其余财物。故其民皆兴仁义而贱财利。贱财利则不争,不争则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在平民百姓之中,能够尊敬长辈、怜恤孤儿,在取舍上能够推让,做事尽心尽力的人,就会被他们的君主下诏命加以封赏。可见,当时的制度都是顺着人情去设计的。
“取舍好让”,就是面对利益的时候,能够谦让为先、礼让他人,这样的人国家不能够让他吃亏。如果是愈谦让愈吃亏,那人人都会去争、去抢了。有一句话说:“不哭的孩子没奶吃。”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大家都会通过哭闹去获得自己的利益了。所以,人愈是推让、愈是谦让、愈是礼让,就愈不能让这样的人吃亏,愈是要给他封赏。有了这样的鼓励,人们就愈愿意谦让。
“居事力者”,就是做事很负责任、尽心尽力地要把事情做圆满的人。对于这样的人,君主要给他封赏,让大家向榜样学习。
“命然后得乘饰车骈马,未得命者不得乘,乘皆有罚。”“饰车骈马”,就是两马并驾的一个车子,而这个车子还装饰得很华丽。也就是说,如果有上述这些德行的人,受到君主的诏命,给以封赏,那么他就可以乘坐装饰得很华美、两匹马并排拉的车子出行,这是特殊的荣誉。没有得到君主的诏命、封赏的人,即使再有钱,也不能够随便乘坐这样的车子,乘了这样的车子就会受到处罚。
“故其民虽有余财侈物,而无礼义功德,则无所用其余财物。”所以,一个人即使有多余的钱财,如果他不讲礼义,没有对国家建功立业,没有德行,他也没有办法使用其他多余的财物。
设置这样的社会制度是为了引导和鼓励人们向善、培养德行,让人们愿意去做一个有德行的人,让有德行的人受到尊敬,而不是把财放在第一位。如果事事都是金钱至上,以一个人拥有的金钱多少来评价这个人的价值,那么这样就会形成见利忘义的社会风气。
“故其民皆兴仁义而贱财利。贱财利则不争,不争则强不凌弱、众不暴寡。”所以人们把财利看得很轻,把仁义看得很重,就不会争夺财物;不争夺财物,就不会出现以强凌弱、以众欺寡的事情。这些都是从制度设计上培养人们向善好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