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疾病观:三事具足,就能拥有福寿康宁
英雄最怕病来磨,猛将张飞骁勇善战,胆大如斗,传说诸葛亮在他手心写了一个「病」字,张飞一见打个寒颤,遇上「病」那敢言勇?
肉身凡夫,外头有风、寒、暑、湿的相侵,内里有喜、怒、哀、乐、忧思、恐惧的逼迫,加上饮食不慎,劳倦太过等等,感染大小病痛,在所难免。若能事前提防,自可转重病为轻病,化有病为健康。不幸患病了,在心理上善加调治,以宽广的心去接纳它,对病情更有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至于疾病,关系身体性命,必得善加处置,孔子平时能善加珍摄,减少疾病的痛苦,一旦有恙,也能以天命看待,无怨无尤。在论语一书,孔子教人看待疾病大事,有三件事必须致力用心,一、慎饮食,二、修德行,三、知天命,三事具足,就能拥有福寿康宁。
一、慎饮食
病从口入,饮食不调是致病一大因素,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以粗米杂粮为主食,营养反而得以保存,配菜不讲究精致,更容易消化吸收。
孔子「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多食,不时不食」不吃腐败或烹煮不当的食物。每餐定量不多食,不是进餐时间不食。
孔子「割不正不食」以不正当杀法所制作出来的食物,如活汤驴、玉筋羹等这样残忍的食物,孔子不吃。
「唯酒无量,不及乱」孔子饮酒,但有所节制,不会让酒迷乱心志。孔子饮食如此谨慎,致病的机会就少了。
在太平御览记载孔子疾病时,子贡为老师占卜一事,孔子针对占卜,告诉子贡说:「吾坐席不敢先,居处若斋,饮食若祭。」孔子平时生活起居,合礼恭敬,饮食小心谨慎,好似祭祀一般慎重。孔子如果没有一副强健的体魄,怎能在垂暮之年起身周游列国,过着雨露风霜,居无定所的困阨日子,在外十四个年头而安然无恙回到鲁国呢?孔子回到鲁国故居,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但是精神矍铄,不知老之将至,立即着手删诗书,订礼乐,作春秋,进行繁重的文化伟业,其心力之旺盛,也可见一斑了。
二、修德行
健康除了来自饮食谨慎之外,修养德行更不可或缺。
俗云:吉人天相。有德的吉人,自有上天相助,反之,多行不义,必自毙。
有德的人能够克制自己的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喜怒哀乐发出来都性合乎礼节。孔子告诫弟子们:「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尽色欲,戒争斗,戒贪得,有这般德行的人,病苦的因缘自然减至最低点。
孔子的孙子子思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个人的情绪、欲望调和恰当,不仅自己的身心获得康宁,周遭自然环境、蠢动含灵都会受到正面的影响。
有一天,孔子生了一场病,子路忧心夫子的病情,就向天地神祇祷告,请神明查查看,老师德行如此好,怎么会得病呢?孔子告诉子路说:「丘之祷久矣。」我早就在祷告了。因为孔子一向正身修德,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没有做出对不起天地神祇的事,一定可以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曾子临终时和环列身旁的弟子们说:「你们打开被子,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御,是否完好?我一生反省修德,好像面临万丈深渊,又像脚踩在立春后的河上薄冰,那样战战兢兢,恐怕一不小心亏损了德行,现在我可以全身而退了,我的道德也将免于受损。」曾子每日三省改过,一生尽心尽力孝顺父母,对于孔子之道有他人所不及的体验,曾子能寿终正寝,全身而退,道理在此。
三、知天命
孔子云,「仁者寿」,有礼有仁的人,饮食谨慎,德行无亏,这一生理当健康长寿。
但是,疾病的原因,有得于此生的,有得于过去生的,平时珍摄保养,致病的机会自然减少,而得自过去生中的病,有时就不是人力所能完全避开的。
孔子门下两位德行第一的弟子,颜渊和冉伯牛就是实例。
颜渊一生克己复礼,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心中可以三月不违仁,理应长寿而终,却不幸短命死矣。冉伯牛与颜渊、闵子骞、冉雍同是孔门德行著称的弟子,不幸染上不治之症,孔子前去慰问时,安慰开导他说:「亡之,命矣乎!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牛一生努力修德,没有得此病的理由,如此有德的人却染上如此恶的病,此中道理不是我们可以理解的,这是命啊!
面对如此不幸,多少人因此灰心丧志,穷斯滥矣,意志不坚的人瞧见了,向道的信心往往会有所动摇。事实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此生慎饮食,修德行,内省不疚,何有病苦的忧惧?
为德而不得享寿,实乃命中之事,其来有自,绝非老天不仁。例如贫穷位贱是大多数人所厌恶的困境,孔子以为「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自己反省这一生修德用功,不嫖不赌,不投机,不犯法,没有贫贱的道理啊?却一直贫穷不能发达,那当该是天命吧!孔子要人「不去也」,不必排拒贫贱的日子。
饮食谨慎,勤修德行,却不幸而罹患病苦,当知天命如此,不应视病如仇,去之而后快,应学习逆来顺受安然处之,以平和的心情去面对病苦,生病就如还去旧债一般,以后就是无债一身轻的自由人了,何憾之有?
能在道德涵养中激发出智慧和勇气的人,他就能清楚瞭知心中的每一个念头,不让它一再落入贪恨忿惧堆里。他能掌握脚下的每一脚步,不使它走向暴戾乖逆的死胡同。他的人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即使今朝就得离开人世,因为心中时存正道,也无忧来也无惧,时时可死。尝了「道」的美味,活着一天就有一天的生机,绝不让光阴空过,务使刚刚长出来的道苗嘉禾,让它秀出美丽的花儿,让它结出丰硕的果实。一位笃信善学的君子能这样一步一印,步步实践,就能踏上生命的康庄大道,获得永远的福寿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