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大师: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的和尚!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他是著名的知识分子,成绩斐然。他,做过北洋政府司法部秘书,当过记者,登过北京大学的讲坛,发起过乡村建设。他是中国知识分子中难得一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者,其尽忠于社会的愿力远超同辈。
他是一个世纪以来最具风骨的士人。
他就是梁漱溟先生(1893-1988),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然而让他自己说,这些都不足挂齿。1987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时,94岁的他第一个出席发言。他说:“我是一个佛教徒,从来没有向人说过,怕人家笑话。一个人有今生,有前生,有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和尚!”
梁漱溟(前排右二)与赵朴初等合影
1
从小悲天悯人
苦苦寻觅人生答案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梁漱溟出生于北京市一个世宦家庭。他天性悲天悯人。一日,他看见一个拉人力车的白发老头,勉强往前拉,跑也跑不动,而坐车的人却催他快走,他一忙就跌倒了,白胡子上面沾满鲜血。这件事对他刺激很大:当时便流出泪来,从此终身不坐人力车。
从懂事开始,他就不断思索、探求两个问题:一是中国,一是人生。这两个问题伴随他度过了八十余年的岁月。
十四五岁时,当他看到家里的女工天天做饭、洗衣,就禁不住问她是否辛苦。女工说习惯了。她看上去并不感到苦,脸上还常带着笑容。
而他自己呢,家境尚好,又是家中的小儿子,倍受父母疼爱,内心却常常很苦闷。
他如同释迦王子一样哀愁,最后得出结论:人生苦乐不在外境,而在自身,根源在于自己的欲望,满足则乐,不满足则苦,这种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梁漱溟常去北京琉璃厂文化街,翻阅购买木刻佛经。读到佛经中“人身难得”一语时,不禁潸然泪下。“人得到生命这个机会实属不易,不能愧对自然的恩赐”。自己的困惑,佛经中都给出了答案。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渐趋佛学意趣宏旨,一度,有一种抑制不住想出家的冲动。
2
以示不出家,当为社会谋福利
十八岁那年,母亲病重,她希望梁漱溟能和妹妹的一个同学订婚,而早有出家为僧念头的梁漱溟却回答说:“我一辈子不结婚!”母亲听了很气愤。
比较开明的父亲在一旁劝解说:“这个孩子是有向上心的,他总会走正路的。”就这样,梁漱溟拒绝了母亲的订婚要求,直至十一年后才结婚。
第二年,母亲去世,从此梁漱溟发心吃素,终生不改。他一生坚持素食 70 余年。即使参加国宴时亦不进肉食,有一次毛泽东走到他饭桌旁由衷地说道:“梁先生坚持食素,清心寡欲,定长寿也。”
1916年,在内阁司法部任秘书期间,他闭门研佛三年,再度生起了出家的想法。他要去南岳衡山,他向往的精神净土归隐。于是辞去工作南下。一路上却见到溃兵流窜,横行抢劫,村民被害而无人救助,梁漱溟十分难过,于是返京。
他写了一篇《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文章,谈到“以示不出家,当为社会谋福利的愿望”,他呼吁社会各界组织国民息兵会,以共同阻止内战。他自费印刷数千册,分送各界人士,在文化界引起很大的轰动。
3
为道德理想献身的父亲
1918年,父亲梁济投水自尽。遗书写道:“……吾国数千年,先圣之诗礼纲常,吾家先祖先父先母之遗传与教训,幼年所闻,以对于世道有责任为主义。” “此鄙人所以自不量力,明知大势难救,而捐此区区,以聊为国性一线之存也。”
梁漱溟在一篇文章中追忆:“他最不可及处,是意趣超俗,不肯随俗流转,而有一腔热肠,一身侠骨。”
这“一腔热肠,一身侠骨”在梁漱溟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4
大学教授,你懂什么?
1917年,受蔡元培之邀,他去北京大学任教,讲授印度哲学,首次从哲学家角度研究佛法。北大是高级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按梁漱溟所说,这是很容易引起争名好胜之心的,与他怀着的出家念头极相矛盾。他喜欢亲近僧人。
1924年,他住进北京极乐寺养病。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叫省圆法师。梁漱溟一见到他就觉得似曾相识。他每天跟老和尚一样食粥,吃完就同去散步,向老和尚学佛,十分投缘。
有一次,当梁漱溟谈及在北大讲授印度哲学,里面包括佛教时,老和尚忽然正色批评他说:“你不要胡说八道,你懂什么?”老和尚的直率,让他心里佩服,忙点头称是。
梁漱溟在极乐寺住了四十多天,得知老和尚开悟后还在静修,连称他是个了不起的禅宗和尚,极为佩服。
这一年,梁漱溟辞去了北大教席,再次打算出家。
5
“即心是佛佛即心”
后来,他研究儒学,发现佛、儒有“相通”之处,所以决定搁置出家的念头。
在梁漱溟看来,真正的出家,是被一件生死大事打动他的心肝,牵动他的生命:看到众生沉沦于生死海中,甚感可怜,所以决定要超脱生死,解决生死。
他虽没有出家,但以佛家救世精神,倾其毕生精力,探求中华民族自救的道路,悲悯众生、普救众生。
他离开朋友,抛弃亲属,舍去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落后贫困的乡间,以河南、山东的穷困乡野作为他的实验田,开展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
1931年,他创办了山东邹平研究院,理想是要教育全民,创造新文化,改造思想,救人先救心。这正是一名佛教徒的普世情怀。
1988年6月22日,阅尽沧桑荣辱后,梁老走完了95年的人生路程。
一声佛号观世音,
声声唤醒自家心
即心是佛佛即心,
心佛众生不差甚
一声佛号观世音,
声声唤醒自家心
此心好莫昏昧去,
留得当前做主人
……
我们似乎听到梁老轻诵着这首他所作的诗偈,离开......
三参法师开示
儒学如果是号召普罗大众都进行人格的修养,道家就是在人群中又提拔了一批有识人士,能够神游太虚,扶摇直上九万里。而佛教则是把智慧又装回每个人的躯壳,让人以凡体就能展现佛菩萨的精神与勇气。所谓的佛菩萨就是人中的精英,他甘于承担,有是非观念,能戒恶修善,有所为、有所不为;既完成自己生命的责任,又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儒、释、道在中国能和谐地相处,彼此地呼应,就是因为它们各有重点,而这些重点对一个有生命追求的人而言,三者不可缺失:他既要有稳固的人格;也要有超越有形的身体,进行形而上追求的情怀;最后,形而上和形而下完美地结合,达到我们所说的悲智双运。
为什么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乃至全人类都公认? 甚至人类要安全渡过21世纪,国际社会也达成共识,不是用经济、科技、武力,而是要依靠中华民族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这就引起我们一种思考。
佛弟子报效国家、造福人民的这种情怀,就是大乘佛教的一种敢于承担、敢于奉献的菩萨精神!
大乘佛教从古至今,在我们中国大地上都是存在的,都未曾离开过我们,2600多年绵延不断的僧宝在人间,这比万里长城的工程还要浩大,这是出家人用血肉之躯砌磊而成的生命长城,是生命的接力!
学习佛法的每个人, 在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岗位中,就像观音菩萨的千手千眼,把这个“正能量”遍布于社会的每个角落。这是我们佛弟子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也是每个学佛人应有的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