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爱国将领,一家十七口惨遭横祸,令人唏嘘!



陈遘(音构),北宋官员、抗金将领。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睦州青溪县人(今杭州淳安县)方腊率众起义,陈遘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经制(经理节制)淮、浙、江、湖、福建等七路。当时正处国家忧患之时,各县经费尤其短缺。陈遘于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提出,增收卖酒、商税、牙税、契税、头子钱、楼店钱等等,每贯增收20文,以充经制之用。
 
因这个官职叫“经制使”,所以这类额外征收的赋税,称为“经制钱”。“经制钱”的提出,是为缓解当时财政之急,后一度废除。南宋时期,官员翁彦国以“总制使”的身份,又重新采用将这个制度,称为“总制钱”。这个额外征税的制度,一度成为南宋财政的重要收入,但因为后来税率屡增,而且各路官员巧立名目征收,最终成为百姓的一大负担。
 
陈遘生逢北宋饱受外敌侵辱之时,他满腔爱国热情,一直主张积极抗金。但是朝廷腐败,江山风雨飘摇,陈遘也难以回天。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陈遘任兵马元帅,驻守中山(河北定州)。这年冬天,金兵围困中山。此时整个河北已落入金国手中,朝廷于是派陈遘的弟弟陈适来宣旨,让陈遘放弃中山。
 
陈遘说:“国君受辱,臣子尽死。我们兄弟平时以名望、大义自居,怎么能卖国为奴呢?”陈适哭着说:“哥哥你只管尽力,不要挂念弟弟。”
 
陈遘随即召总管使聚集城中所有兵马,准备击贼,但总管拒绝,陈遘将其立斩。随后陈遘又召步将沙振。沙振也拒绝,但陈遘一再坚持。沙振又怒又怕,竟偷偷带兵器进入陈遘府中,将陈遘、其子陈锡及家中仆妾共计十七人,全部杀害!仅陈遘长子因在外地为官而幸免!沙振出门即被赶过来的士兵们碎尸,但已无法挽回这起突发的悲剧。金兵进城后看到陈遘的尸身说:“这是南朝忠臣啊!”遂将陈遘葬于当地铁柱寺中。
 
一代爱国将领,却落得如此悲壮的结局。没有战死沙场,没有以身殉国,却遭手下谋害几乎全家灭门,这样的结果令人唏嘘!然而关于陈遘的悲剧命运,也有两种不同说法。
 
《宋史》将陈遘列入“忠义传”中,大大褒奖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持抗争的忠贞。但《宋史》将陈遘发明“经制钱”一事,仅一笔带过。而“经制钱”直到南宋时依然被官吏们利用,荼毒百姓……
 
据南宋初期《鹤林玉露》一书记载,当陈遘提出“经制钱”之后,陈遘的哥哥即在家庙中痛哭,认为这项制度是盘剥百姓、聚集怨恨,必将祸及子孙。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顾炎武也说:“(经制钱)刚开始出于一时权宜之计,但却为后来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祸害……”
 
民国时期许止净居士在《历史感应统纪》一书中评论说:“人们无不希望自己的兄弟能够富贵,但陈遘的兄长能够预先知道弟弟不能昌盛,难道不是因为盘剥百姓的流毒遗害太大了吗?”
 
综合历史事件和各方评论,您又怎么看呢?
 
史料出自《宋史·忠义传·陈遘》
校对:闫飞师兄、如烟师兄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明·朱柏庐《朱子家训》

遘弟光禄卿适至中山,临城谕旨,遘遥语之曰:"主辱臣死。吾兄弟平居以名义自处,宁当卖国家为囚孥乎?"适泣曰:"兄但尽力,勿以弟为念。"
 
遘呼总管使尽括城中兵击贼,总管辞,遂斩以徇。又呼步将沙振往。振素有勇名,亦固辞,遘固遣之。振怒且惧,潜衷刃入府。遘妾定奴责其辄入,振立杀之,遂害遘于堂,及其子锡并仆妾十七人。长子钜以官淮南获免。振出,帐下卒噪而前曰:"大敌临城,汝安得杀吾父?"执而捽裂之,身首无余。城中无主,乃开门出降。金人入见其尸曰:"南朝忠臣也。"敛而葬诸铁柱寺。建炎初,赠特进。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二十四史因果录

二十四史因果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二十四史因果录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二十四史因果录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二十四史因果录。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