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示丨命运是否天注定
命运是否天注定
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改命的方法。
佛门有句话,定业能不能转?对此有两个观点:定业不能转;定业能转。其实两个观点都对,都有各自的道理,就看你站在哪个角度看。那么印光大师这一段文,就告诉我们这其中的原因。
转移之权,操之在我,这个业能不能转?这个权利是谁决定的?是自己决定的!相对来说,印光大师先是从儒家的立场来讲这样的道理,后面再过渡到佛法。
“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有一定,皆无一定。”我们在引导别人的时候,要看对方的情况,我们世间有一个观点叫“宿命”,“宿命”就是命是不可改的。世间有很多人为什么能给别人算命?就是因为有宿世的命运;同时又有很多人算不准别人的命。这两个道理都存在。
“其一定者”,“一定”就是必定要发生的事情,是无可改变的,这叫宿命。“儒者谓之命”,是天所赋予的。所以我们中国很多人相信命,其实就是宿命论,相信上天已经注定了我的命运,不可改变。
但这里就有个问题,天是大公无私的,为什么所赋予的人却有高下悬殊、万有不齐呢?如果上天是公平的,给我们的命就应该是一样的。
所以儒家有很多观点经不起推敲。为什么上天给我的命运这么坎坷不堪,给别人的就那么平坦宽松?因为福报完全不一样,命运就完全不同。这个如果用儒家的天命观来解释的话,就会产生很多问题,这是它无法解释的。
“岂天亦有厚薄轻重之偏私乎?”难道上天有私心么?所以很多人会怨天,你这个天不公平,上天不公。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儒家没有三世的观念,它对于前世、来世等不清晰,不了解,由此也可以看出儒家的局限性。它没有前世、来世的因果观念,也就无法深讲。但是无法深讲,有些东西又没法不给它一个定位,所以就定为天命,上天如此,上天安排,就要乐天知命。这就有点不得已,人为的只能顺从天意。因为不懂得三世的原因,所以就把前因看作“天所命”。天命,实际上就是前因,是我们过去世的因果。
“而不知所谓天命者,即佛所谓果报。”天命其实就是我们该承受的果报。“佛以此身为报身”,这里的“佛”是指的佛法,不是指的释迦佛,或者某一尊佛,而是针对佛教来讲的。佛法是以此身为报身,我们这一生,就是业报之身。这个报身是业报,跟净土法门讲的报身不是一个概念。净土法门的报身,阿弥陀佛是报佛,它是果报。当然如果从概念讲,都是果报。但我们是业力之报,阿弥陀佛是愿力之报,是修行得到的果报。
这个报身是“报前生所作善恶之因”,你前生如果是善因,当然就感召善报;前生是恶因,就感召恶报。“故感今生所得寿夭穷通之果”,这是一定的。我们人的出身、环境、家庭,乃至早期的命运,这些几乎都是一定的。
你该到哪里出生?有很多人讲,投胎投错了。投胎是没有错的,你该到哪里投胎,遇到什么父母,早期什么命运,这个是前生注定的。因为投胎来到人世间,这个过程不涉及到修行的问题,纯粹就是前世之因,感召今世之果。
但是如果你一直认命,一直如此,没有大的改变,这个命几乎就是注定的。所以很多人的命确实是可以算的。算命不是没有道理的,它按照你的生辰八字推算你的福相、命运……当然这里面的道理,可能要去研究的人才知道。
但是从佛法的道理来看,它有客观存在的自然因素。熟知因缘的人,他就能看到一些前因后果。当然这是针对一定的状况,在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而命是可以改变的,下面就讲不定的地方。
“其不定者:或励志修持,积德累功,希圣希贤。”这是从正面讲,如果能够修持的人,希望向圣贤看齐;还有一种就是“任意放纵,荡检逾闲,自暴自弃者”,这是反面人物,不检点自己,自暴自弃,任意作为。
“由今生所作善恶力强,转前生之业报,或增胜与增劣耳。”我们的所作所为有两种:一个善,一个恶。你如果做善、做恶的力量非常强,那么前生的业报就可以转了:善业就增胜;恶业就增劣。增劣就是命运更糟糕,本来命运就不好,你做恶事,命运更不好。
所以怨天尤人的人,命运肯定不会好。因为你把所有的过失都归罪于别人,你不会自己去转变它。这就是学佛人的态度,既要认命,更要改命。认命,是认前世的;改命,是改现在的。
下面印光大师讲了一句话:“即所谓天定者胜人,而人定亦能胜天。”我们世间人讲“人定胜天”,这句话应该还是出自印光大师这里。天胜人,人胜天,这两者都可以存在。如果你没有大的改变,就是天胜人;如果你能改变,那就是人胜天。当然,这种改变是从内心讲的,是从修持讲的,不是我们世间的这种改造。
“《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里面讲了一句话,“永言配命”,配命,就是合乎天理的常规之道,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天道;然后“自求多福”,《诗》里面其实也讲到,命运是可以改的,你“永言配命”,你能够顺应天道;然后“自求多福”,就是自己要去求,要去改变命运。
应该说,儒家一方面有天命的观点,其实也有改命的认知,它也不完全是宿命论,只不过前面的根源它不清楚,只好归于天命。但是真正的命还是可以改的,《书》里面也有讲:“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易经》里面也有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对此印光大师还有发挥:既然有余庆,就还有本庆;有余殃,就有本殃。余殃,就是对他人、对后人的影响。行善的人,首先对自己就有好处。
“《礼》曰”,这里引用的都是儒家的典籍,“故大德必得其禄,必得其位,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大德”,这里指的是有修行之人,他就必然会感召相应的禄、位、名、寿,这是世间的福报。你的命,以及寿夭穷通,是可以改变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知道世间最有名的就是袁了凡先生。他的命前期被人算定了,那就是上天注定的一面;后期通过自己的改恶向善,力行功过格,然后他的命运就改变了。儒家里面也有两种观点,跟佛法是有相通的地方的。
那么《诗》《书》《礼》《易》所讲的,都是“现生修持所感而言”,现生修持就可以感召这样的果报。以此可知,命自我主,福自我求。说明这个命是我在做主,不是上天在做主。上天可以安排我们的命运,但是命运的改变就在于自己了,佛法其实也是这样的道理。同时,佛法还有一个外在的力量,就是佛力加持。
单纯从个人来讲,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做主的,这个跟佛法的因果才是相应的。“福自我求”,你想得福,就得靠自己求。“寿富康宁之权,操之在我。”这个权利完全在自己这一边。
“天不过因我之修持,而鉴临嘉许之,初非有厚薄轻重于其间。”上天是因为自己的修持,自然有嘉奖,并非有厚薄轻重之分,上天对人也是公平的。这里也可以看到,为什么表面看,上天对每个人的命运安排不一样,但是最终其实是公平的?就是个人的行为,自然会感召相应的果报。当然,其实上天是无所为的。
儒家为什么一定要加一个“上天”的天道观念?它应该是为安立人道奠定一个基础,要安立人道,就从天道开始。因为以前的天子——皇帝,是要天授的。皇帝谁来授与呢?在人间没有谁能够驾驭他,只有天道能够驾驭他。皇帝要替天行道,这个名分从哪里来?那就只能用天意来授。所以天意和人意,应该是一个名位的安置,既然命运在自己立的话,这个天就不存在了。
所以,佛法没有天的意义,天就是因果,它实际上是一个外缘,而一切外缘,都是由你个人的内因决定的。
文章 | 智随法师
图片 | 网络侵删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妙法佛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生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