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15位知名出家人,都曾出身于王权贵族(下篇)


出家乃成佛必由之路,十方诸佛皆示现出家而成佛道;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古今中外的出家人,从不乏家境富庶,甚至还有王位要继承的王公贵族们。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历史中这些心系普罗众生的高富帅!

09

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南印度婆罗门贵族之子,出生于约公元二三世纪,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

《入楞伽经》云:“于我灭度后,南天竺大国,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住欢喜地,为人说法,能破有无见,往生安养国。”

龙树菩萨自幼颖悟,学四吠陀、天文、地理、图纬秘藏及诸道术,无不通晓。因感悟爱欲乃是众苦之本,对世间产生了极大的厌离心,毅然出家受戒。

尊者造论甚多,有“千部论主”之美称。龙树菩萨从龙宫请出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和《般若十万颂》等经典,是佛教中最主要的大乘经典。

10

鸠摩罗什大师

鸠摩罗什大师,出生于古代西域的龟兹国,祖上原是天竺人(印度),出身婆罗门族,在印度世袭高位。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的公主,大师七岁时,信奉佛教的母亲就带着他出家。

鸠摩罗什大师译有《般若经》、《法华经》、《金刚经》、《维摩诘经》、《大智度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首楞严三昧经》等经论。他的翻译自然生动而契合妙义,在传译的里程上缔造了一幕空前的盛况。

大师曾说:“大乘菩萨之道,要利益别人而忘却自己,假如我能够使佛陀的教化流传,使迷蒙的众生醒悟,虽然会受到火炉、汤镬的苦楚,我也没有丝毫的怨恨。”

11

印度僧莲花生大士

莲花生大士,印度邬迪亚那国王子。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乌仗那王族。

《无垢称天女经》云:“十方三世一切佛,事业归为一体相,殊胜稀有之佛子,生于邬金西北隅。”释迦牟尼佛圆寂后八年,在诸多神奇的征相中,一位身具吉祥相好的阿弥陀佛化身,于邬迪亚那国西北隅降生。当时的邬金国王看到后非常欢喜,将其迎请到宫中作为太子,赐名“莲花生”。

为了完成利他的事业,王子曾向父王请求离开王宫,但未获允准。于是他以一方便之法,离开了王宫,此后大士开始了自己的修学历程。他的足迹遍布天竺及许多国家和刹土,其威德力和觉悟法门利益了无数众生。

12

法海禅师

法海禅师,俗姓裴,字文德,镇江金山寺(现今江天禅寺)的第二代祖师。其父裴休是唐朝的宰相,为佛教著名居士。

裴文德年纪轻轻就高中状元,被皇帝封为翰林。可宰相父亲不希望儿子涉足仕途,亲自将其送往湖南沩山修行。拜在禅门沩仰宗创始人,灵祐禅师足下为弟子,获赐法名“法海”。

有偈云:

含悲送子入空门,

朝夕应当种善根。

身眼莫随财色染,

道心须向岁寒存。

看经念佛依师教,

苦志明心报四恩。

他日忽然成大器,

人间天上独称尊。

13

顺治皇帝

明末有位老僧对徒弟说:“我走后,经过十二年,你就下山找我,看见人就拿出画给他看。如果有人帮你为肖像画上眉毛,那人就是我。”交代完,老僧就飘然而去。

十二年后,小和尚辗转云游时,恰逢顺治帝到郊外狩猎。小和尚不知这是皇家队伍,只牢记师父的嘱咐,于是竟上前冒犯御驾,请求顺治帝看画。小和尚打开画卷后,顺治帝一看,诧异的说:“这肖像怎么没画眉毛呢?”命令左右取砚台、毛笔来,顺治帝亲手为肖像添上了眉毛。

小和尚此时早已泪雨滂沱,跪倒在地上大喊:“师父,我可找到你了!”。众人面面相觑,顺治帝也吃惊不小。于是小和尚把老僧的嘱咐原原本本说了一遍。顺治帝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前世是峨嵋山老僧啊!怪不得总有出家的念头冒出来。

1638年3月15日出生的顺治帝,马上要过23岁生日时,于1661年2月5日,黄历正月初七子刻,帝位出走,与徒弟遁迹于五台山深岩之中。

14

窥基大师

窥基大师,玄奘大师的高足弟子,俗姓尉迟,父亲尉迟宗德,任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封江油县开国公。伯父尉迟敬德,封鄂国公。

十七岁那年,窥基正式舍家受度。高宗永徽五年(654年),慈恩寺奉朝命度窥基为大僧,同时选送他学习古印度语文。由于窥基秉性聪明,敏睿异常,不久便解纷开结,深谙佛典,精通五天竺文字。

在追随亲教师玄奘译经和“黄昏二时听讲新经论”的十年生涯中,窥基佛学根基日益引向纵深,尤精法相、因明之学,向有“多闻第一”之称。

15

虚云长老

一代宗师虚云老和尚,祖籍湖南湘乡县,俗名萧古岩。他的父亲在福建做官,所以虚云法师出生在福建泉州。出生后不久,他的生母颜氏就病故了,从此庶母王氏将他抚育长大。

十九岁时,于褔建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披剃。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字德清。

虚云法师虽出身官宦之家,然对富贵视如敝履,看透人生繁华只是过眼烟云,故能在出家后放下一切,苦节励志。在鼓山隐居岩洞多年,冬夏一衲,常以野菜充饥。后离开岩洞回涌泉寺,服劳事众,不以为劳。

为报父母养育之恩,虚老曾三步一拜从普陀山一直拜到山西五台山,历时三年,才圆满成就此深心大愿。途中风霜雨雪,疾病饥寒,行人之所难行,忍人之所难忍,艰苦备尝,道业日隆。

三参法师开示

天地宽广,为什么要出家?

佛陀在出家前,是一位皇子。很多高僧大德出家前的身份、地位、财富非常富足。他们并不是走投无路了才出家的,而是为了探寻生命的真谛,寻找宇宙人生的真相,寻找解脱生死、永恒快乐的方法,才出家的。

悉达多太子七岁时,看穿了食物链的不合理性,开始思考怎样找到答案来破解这种低级状态;等到长大后,就看到了生命的不合理性,决定要为所有生命打破生死的诅咒。因为他看清了轮回的假相,然后超越出去,越东门而出家。

轮回的波涛里没有一样东西是固定真实存在的。我们根本不知道现实是什么,只不过通过感观去感受内外的世界——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而所有的这些判断,因为参照是狭隘的、有色的,所以它也不真实,最多就是盲人摸象,只知其一而忽略了绝大部分的真相。

出家不仅不是消极的,反而是生命成熟的标志。悉达多太子最殊胜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他有圆满的智慧,他能看到假相,并且愿意告诉众生真相。他离开华美温渥的环境,独自行走在森林中、溪水边、岩石下,为人类、为众生思索人和宇宙的真谛,追求这个宇宙里更高级模式的存在。

佛陀的出家,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大进程。衪在菩提树下成道,发出音声:“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向一切众生宣示:生命都有佛性!

《法华经》里说,当发起出家的心时,从佛道而言,正因已经现前,与佛已经相应。

出家,就是把“我”消灭。用智慧的生命去替换低级的、分别心的、小我的生命,这是很神奇的。这一行为最终的目的,是超越低级状态的肉体的我,进而抵达生命真正的觉悟。能冲出自己的业力,从小我的圈子里挣脱,是很不容易的。生命还在那里,但从此这个生命不再为小我服务,而是为伟大的三宝对境服务,为无边无际的众生服务。由于对境不同,心灵的广度不同,这个生命可以剃除须发,身披法服,受十方礼拜。这一功德可以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两千多年来,佛教还是一代一代延续到今天没有中断,今天还有僧宝给我们解释佛法的真谛,指引我们怎么实践佛法,这真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僧宝不仅自己修行,还肩负着指引我们觉悟人生的大事,所以佛宝、法宝、僧宝这三宝,是人生任何东西都不可取代的。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月明天心文化传播

月明天心文化传播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月明天心文化传播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月明天心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月明天心文化传播。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