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示丨一分恭敬,一分收获
一分恭敬 一分收获
这几段主要是说明恭敬的利益。前面已经点到了,诚到极处可以豁然贯通,是从理上来说明的。这里就是从实际利益来讲,“一分恭敬,一分收获”。这几段文字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很多寺院都张贴了其中的第一段。
佛法的利益,有些是从读经、念佛、明理当中得到,而大家都可以做的,也都能得利益的,应该是恭敬。印光大师特别注重“诚”和“敬”这两个字,它超越了根机,凡夫、圣人,士农工商,大家都可以从恭敬当中得到佛法的利益。这一点可能也是世间人最需要的,因为如果不了解佛法,在没有信仰之前,恭敬心是很难生起的。在佛法面前有了恭敬,心自然就会有所收敛,很多妄念、非分之想都会安宁下来。
所以要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那恭敬到极处,诚到极处,就可以豁然贯通了。这里面有一个深浅关系。
“若毫无恭敬,虽诵经念佛,亦非毫无利益。而亵渎之罪,当先受之,堕落三途,经若干劫。”这里印光大师讲的,跟我们讲的专修还有点差异,他只是笼统地讲诵经念佛,如果没有恭敬心的话,虽然也有利益,但是要先受亵渎之罪——堕三途。这里的“念佛”可能是针对没有专修的这种信仰,因为没有恭敬心嘛,信仰上肯定是有问题的。
当他们受罪完毕之后,还“承此善因,又复闻法修道,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脱死”。这个善因是什么?是诵经念佛的善因。在诵经念佛当中,虽然有亵渎之罪,不生恭敬之心,比如对佛经不尊重,或者念佛的心跟佛法不相应,但只要他们来诵经念佛,依然有善根,这就是“一闻佛名,永为道种”。道的种子一旦种下,等他们受业之后出来,依然还会承此善因闻法修道,吃素念佛,往生西方。
这一点莲池大师也讲过,哪怕是今世诽谤念佛一法,堕入地狱的人,当他们出来之后,还承诽谤之因来听闻此法,因为他们在诽谤的过程中必然是闻到了这句佛号,或者相关的法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普通人诽谤佛法、诽谤净土,从短时间看是造业,从长远看也会变成善因缘。所以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也有一句话——“信疑皆植道种,赞谤等归解脱”。而这里主要是说明恭敬的重要性,无论诵经还是念佛,在佛门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恭敬心。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现生即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离众苦,但受诸乐。”这些义理大家都知道,就不细说了。
下面一段讲得更具体一点。“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这里“无不令人”后面的宾语有三句,三句有三个层次。
“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是第一层,是世间的改恶向善。
第二层是“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在改过迁善的基础之上,这些佛法书籍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大家三世因果的道理和众生本具的佛性。如果讲三世因果,但不讲佛性的话,一般人不容易相信:“我相信三世因果有什么意义?”只有讲到众生本具的佛性,那么三世因果才有意义,大家就会尊重三世因果这个规律了。因为有佛性,所以就要尊重自己的佛性。我们现在人不相信因果,不相信佛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佛性的认知,不知道生命的本源,所以佛法难以在世间普及,并且越来越衰败。
儒家讲道、讲德,为什么也越来越衰微?因为儒家没解决根本问题。为什么要修道?为什么要修德?虽然说了有福报,但是这个福报很多人靠世间手段也能够得到,甚至有些人通过欺诈的手段好像更能得到福报。如果不能明白德行背后的根源就是佛性、心性,是永不生灭的,是一切众生本有的,那这个道德因果就建立不起来了。
佛法的因果一定是跟心性有关联的。印光大师在讲因果的时候,曾讲到过一段关键的文字,就是心性和因果的关系:“世出世间之理,不外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外因果二字。心性之理微,虽圣人犹有所不知;因果之事显,纵愚夫亦可以略晓。”这段话就把因果和心性讲得非常清晰了。因果和心性表面上看是两件事,但实质上是一件事。要把因果讲清楚,就必然要讲心性;如果心性讲不清楚的话,那因果就建立不起来。所有的理都不出心性之外,所有的事都不出因果二字。所以因果是事上的一种显现,理性就是心性的本体,心性是体,因果是用、是事。
所有的佛教书籍基本上都会阐明三世因果和本具的佛性,那么我们要弘法,告诉别人这些道理的时候,就要懂得这些关系,由浅入深,从改过迁善到因果轮回,然后到本具的佛性。
第三个层次是“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佛法是有一个次第关系的。我们劝人念佛,有些人善根成熟,当然可以接受,但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一下子接受,原因在哪里?学净土法门,可能除了说人家业障深重之外,就讲不出其他原因了。业障深重当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他们有很多道理还没有领悟。比如为什么要念佛?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极乐世界有没有都还不知道,包括人有没有来世也不知道,这个时候你劝他们往生,对他们来说根本建立不起这种信念。那就必须从基础的因果轮回讲起,有因果就有相应的苦乐,有苦乐,人就要离苦得乐,这样才能把他们引到生死解脱这条大道上来。那么生死解脱就跟心性有关联了。
所以我们去外面劝人念佛的时候,要看对方的状况,如果他们学佛有基础了,相信因果、心性,当然这时候劝他们念佛就比较容易。如果没有因果轮回的观念,对生命的本质一点都不了解的人,要他们念佛是非常难的。除非是善根深厚者,遇到佛法能够有恭敬心,有所需求。
我们看净土法门当中讲念佛感应的书反而受欢迎,就是因为很多人不明道理,他们先看好处。如果念佛有好处他们就会念,他们不是求往生,而是求世间福报、求现世利益,因为很多人更关注现世的一面,而不是未来的一面。
这三个层次是所有佛法书籍都涉及的,尤其是净土法门讲得比较多,其他宗派可能讲的比较少一点。
那么,“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这就是面对佛教经书时的一个态度。首先要生感恩心,能够遇到佛经是人生最大的福报。人如果一生都遇不到佛法、佛经,那几乎就没有解脱的希望。
我们能够遇到佛法,甚至能够出家,不管这条道路怎么样,首先就要生感恩心,因为能够遇到佛法,还能够走上解脱之道,身体力行,这是人生当中最难得的。要“作难遭想”,“难遭”,难以遇到佛法,难以舍离世间万缘来追求解脱之道,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虽然这个过程不容易,但是这个因缘也非常不容易。我们要从正面的角度看问题,只要有因缘遇到佛法来出家,这都是多生多世的善根。
那么面对佛书,就要“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其实这些道理不光是对我们个人修持而言,在佛门做事这也是标准。凡是佛事、环境都要洁净。我们个人要净手洁案,然后内心要主敬存诚,净手洁案是外在的事相。所以在佛门做事要非常注重卫生,这是对佛菩萨的一种恭敬,也是我们学佛人的一个态度。如果做事都不讲卫生了,环境脏乱差,那怎么让别人生恭敬心?首先你自己的心都不会恭敬。
佛门虽然说不执著,但是不执著不是说不认真,我们身为出家人,这方面要特别用心。内心不执著,外相上要认真去做,为什么?因为众生有执著。世间人都看表面现象,那么通过外相,他们能看到佛法的一种内在精神。
其实世间法也是一样的。比如在农村,没有收拾、不讲卫生的地方很多,那就是不执著的表现。而城市里面就要干净得多,他们是执著,但是执著就能创造出更好的环境来。所以执著和不执著,要从理和事两方面来看。
那么面对佛门的事情,要“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如面佛天”,就是看经书的时候,要想着像面对佛一样,佛就在你的眼前。我们现在人可能都做不到这一点了。“如临师保”,“师保”是古时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佛门有国师之说,从世间来讲,就是帝王之师。
那么面对佛经、佛像,要“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所以佛法的利益在恭敬当中自然会得到。哪怕一字不识,一点道理都不了解,但是能够对佛、对经典生恭敬之心,也会得利益。
“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印光大师很多时候都是劝人在恭敬当中来求得佛法的利益,一方面这是一种方法,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现代人,包括民国时代的人,都没有恭敬心。
民国时代社会挺乱,一是外部乱,二是人心乱。因为当时受西方思想的冲击,加上民不聊生,社会动荡,所以整个人心都是动荡不安的。传统儒家的理念、道德伦理也在崩溃,这时候要让人在佛法当中得利益,最契机的方式就是恭敬,既能够使人对佛法尊重、不造业,也是挽救当时世道人心的一种方法。
我们看弘一大师对印光大师有个评价,叫“明昌佛法,潜挽世风”。“明昌”,就是正面地、直接地去昌显佛法;“潜挽世风”,就是暗中改变世道人心。比如提倡恭敬,人有恭敬之心,世道风气就可以改变了。
“欲得佛法实益,须办十分诚心。持经念佛之事虽同,心之诚有浅深泛切之不同,则其利益,便大相悬殊。”大家都在念经、都在念佛,为什么得到的利益不一样呢?当然我们学善导大师思想的人,知道念佛功德都一样,都是无上功德,因为念佛都是靠佛力。但是从现世感受、现世得益来看,差异还是很大。有些人念得很欢喜,法喜充满、身心清净,有些人则没有什么大改变,甚至还有些人烦恼更重、业障更重了。这就跟我们的诚心有关联。“心之诚有浅深泛切之不同”,“泛”,就是泛泛悠悠地、无所用心地;“切”,就是真切;“浅”,就是比较浅的诚心;“诚”,那就是深的。《观经》讲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其实跟恭敬也是有关联的。
“世间事事,均须以诚而成,况持经念佛,欲以凡夫身,了生脱死,超登佛国,不诚而能得乎?”这就是从世间法到佛法,世间事要诚,佛门也是一样的。
文章 | 智随法师
图片 | 网络侵删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妙法佛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生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