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示丨经义标准,佛说为准
经义标准, 佛说为准
那么,佛已经不在了,佛又不能重新再来到人间给我们解释他的经典,凡夫又见不到佛,无法请问,那如何来理解佛经呢?这就只能靠祖师。祖师相对能正确地理解佛经,是凡夫的善知识,通过祖师的解释来理解经文比较稳当,不会出偏差,可以避免凡夫个人的知见乃至邪知邪见。凡夫之所以有那么多邪知邪见,就是因为不依经典、不依祖师。
依经就是依佛所说,这是整个佛法的核心,经典本身是最重要的依据。《阿弥陀经》现在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另外一个是玄奘大师翻译的版本,名叫《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两个版本在关键的地方可以互相印证,比如鸠摩罗什翻译的“一心不乱”,玄奘大师翻译成“系念不乱”;“心不颠倒”翻译成“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这几句话都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两个不同的版本一对照意思就更明白了。
除了两个不同的版本可以对照外,净土三经也可以互相对照理解。第十八愿讲十念就能往生,如果要达到一心不乱的功夫才能往生,那第十八愿就有问题了;如果要达到临终心不颠倒才能往生,那《观经》的五逆十恶临终往生也有问题了。《观经》讲五逆十恶,临终的时候是被苦所逼,念不出来佛,善知识告诉他“你如果念不出佛来,就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他是口称佛名往生的,这是经文依据。
佛说的往生标准只有一个,不会有两个,如果把往生标准讲出两个、三个来,那肯定是我们人的问题。有些人讲临终如果达不到一心不乱,那至少要伏住烦恼;伏不住烦恼,至少要心不颠倒。这看似先要求高一点,达不到再降低一点,烦恼也伏不住那就临终时心不颠倒,这是属于随意制定往生标准。
严格来讲,往生的标准一定是非常明确的。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一定会把往生的标准设定好,释迦牟尼佛讲净土三经,也一定会围绕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来讲往生的标准。
经代表佛的圣言,有了圣言,法才有传承。传就是往下传,承就是向上继承。祖师大德的注解,既是在传也是在承,先要承才能传。善导大师讲“自信教人信”,自信就是继承——我们要继承佛的教法,教人信就是传,要先有继承才能去传播。佛是传法之人,所有的法都来自佛。
净土三经就是佛的圣言,是净土法门的标准。学禅宗就不能依据这三部经,因为它不是这个宗旨。佛法的知见比什么都重要,印光大师讲,破见比破戒更严重,破戒不可怕,破见最可怕。破了戒可以补,可以忏悔,但是知见一破,整个方向就错了。
就像世间人不相信因果轮回,那就只能轮回、颠倒、造业;小乘教法只相信小乘是佛说的,大乘不是佛说的,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会造下很多谤法之罪,或者不能得究竟解脱。有些人说净土法门是方便法,不究竟、不圆满,这也是知见上的大问题,也会造破法的罪业。可见,破见是非常严重的。佛法的知见很多,每个法门的标准都不一样,不管学哪个宗派,都要找到这个宗派的正知见。
学净土宗,就要依净土三经来树立我们的正知见,知见正,行为才会正。如果知道念佛就是多善根,就树立了正见,邪见自然就破掉了。依据佛经树立正确的知见,就不会受其他异见异执、别解别行乃至邪见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布上的纵线称为经线。古代的书是用线、绳子把木片或者竹片穿起来。用线来穿、织,代表不散、规范、严整、传承,所以古人翻译佛经,就取用了“经”的这一意思。
经要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根机。一部经典如果违背了佛理就不是佛经,任何一部经典都要契理。当然理有深有浅,深的道理不能契合,那至少要契合浅的道理。
古代祖师大德对佛“经”作了一些解释,大概有以下五个意思:
第一点,佛经有“出生”义。
佛经能够出生很多法义,佛法的文字跟世间的文字不同,它能给众生带来欢喜,我们自己认为是对的东西,用佛法的眼光看不一定对。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障碍、烦恼?就是因为内心装了很多错误的东西,读佛经、修佛法就能够净化内心。
第二点,佛经有“涌泉”义
经典内涵丰富,像地下的泉水不断地上涌,表面看,流出来的很少,但是它源源不断,意味无穷。读世间书和佛书有一个感受,世间再好的小说,没有天天念的;而佛经不一样,今天看有意思,明天看还有更多、更深的意思,百看不厌。
佛经的一个字可以包含很多意思,一个“空”字几十年都讲不完;“极乐”两个字,也可以用大量的篇幅来讲。而世间书籍中的文字基本上只能表达固定的东西。
第三点,佛经有“显示”义
佛法是通过文字来传道的,古话叫“文以载道”,以文传道,文字是在传递信息,传递法味。如果执着于文字,而忘记了它本身的义理,就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很多人天天读经,经典讲的什么内容却不知道。读经一定要明白经的意思,才能依教奉行,善导大师把读经定位为“助业”,就是要告诉我们,读经明白道理之后,就可以放下经典,依教奉行。
禅宗的宗旨是“不立文字”,但是不立文字,又没有办法把道传下去,所以还是要立文字,这就是禅宗的典籍比其他宗派还多的原因。打个比喻来说明,月亮是一个大圆盘,在天上挂着,只要仰望星空就可以了。禅宗就直接说:“月亮在空中,你自己看,不需要我解释。”学教理的人则在解释这个月亮的形状、大小、色味等,解释的目的是让你来看月亮。如果解释了半天,没有看到月亮,那就只是文字。所谓以指指月,手指头就好比文字,这个文字能够指明方向,能够载道,把道理告诉我们。
学《阿弥陀经》,就要读出阿弥陀佛要救度我,我念佛可以往生西方,这样才算读懂了《阿弥陀经》。
第四点,佛经有“绳墨”义
做木工活的人,能够理解这一点,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木材拿来之后,拿两颗钉子一钉,中间用一条绳子连上,绳子上面沾上写字的墨,然后再弹一下,墨就会在木材上印上一条直线,这叫绳墨。绳墨有辨别邪正的功效,木材有些地方多一点,把线一拉,多的地方就可以去掉,不正的地方可以把它变正。经典就像绳子的标准线,经就是标准,能让我们分清邪正。读《阿弥陀经》就知道往生的正因在念佛,读净土之外的其他经典就无法分辨往生正因在哪里。善导大师讲:
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
“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这句话语气很严重,连菩萨的教法都可以不听,只有佛的教法才是最高的标准。
为什么菩萨的教法都不能听?因为是“不相应教”。如果菩萨讲的净土法门跟净土三部经不相应,跟佛说的有违背,那就可以不听,就要依佛说的。佛教有个最重要的概念叫“依法不依人”,即使是菩萨,智慧也还没有圆满,还在修行阶段,他讲的内容就有可能跟佛有差异。
善导大师讲这句话是有缘故的。唐代以前,昙鸾祖师、道绰大师都在弘扬净土,其他宗派的祖师也在弘扬净土,也对净土三经进行解释和说明。有一部论著叫《摄大乘论》,是菩萨著的,学《摄大乘论》者,就依此论著中“愿行具足”的观点,认为《观经》的临终十念有愿无行没有往生,是“别时意”。认为临终念十声佛,就像走路一样,只走了十步,不可能走到终点(成佛),佛是为了鼓励我们,才说可以往生。
这个观点严重影响了净土行人对往生的信心。隋唐时期,这是一个焦点问题,其他宗派和净土宗祖师为了这个问题,发生很大争议。善导大师为什么要“楷定古今”?就是因为有这些争论。为了给众生带来希望,为了让我们正确理解净土教法,善导大师就讲了“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这些在《观经疏》里都讲到了。
如果把菩萨不相应的观点作为标准,就会形成怀疑障碍,觉得往生很困难。现在很多人都是抱惑自迷,自误误他,自己不相信,又去告诉别人,甚至反过来还要障碍有信仰的人,就像善导大师讲的“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净土教法自古到今都有人破坏、误解、邪见,自己误解就会失去往生的大利益,这样这一生就白过了。
第五点,佛经有“结鬘”义
即佛经通过文字将各种义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达到贯穿诸法、摄化众生的目的,如同用线将各种花结成鬘一样,形成一个庄严形象。
以上五点即关于“经”的说明,这也是理解佛经的一个方向、标准。
文章 | 智随法师
图片 | 网络侵删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妙法佛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生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