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示丨学佛的根本目的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学佛的根本目的
我们读《心经》,有几句话就讲到世间人和学佛人的差异:
度一切苦厄,这就是离苦得乐。
所有的都是空的、无的。
“心无挂碍”,这就是佛法追求的一个境界。我们心有挂碍,就有很多恐怖;心无挂碍则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人在世间,都是在颠倒梦想当中过日子,这是世间的一个真相,不学佛法的人,就无法认识人生。
当我们了解佛法之后,我们整天活在颠倒梦想当中,这就不自在、不解脱。所以,解脱要从心里面解脱出来,要用佛法的智慧来照亮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知道哪些是牵挂、烦恼、不自在,让我们能够把它们看破、放下。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等等,“无眼耳鼻舌身意”,这就是让我们来观照这世间的一切,都是空幻、梦幻泡影,但是这个梦幻泡影很迷人,人在里面很难出得来,哪怕是撞得头破血流,很多人都愿意待在里面,被那些名利、世俗的一切所束缚。我们心有挂碍,人就不自在。
什么叫佛呢?佛是一个大自在的人。释迦牟尼佛是印度当时一个国王的太子,在出生的时候,国王就请人来算命,算到这个小孩长大后要么成为转轮圣王(转轮圣王是世间最有福报、最有权势地位的人),要么就会出家修行。皇帝一听儿子长大后要出家,就害怕了,就让他享受世间的五欲六尘。但是佛到成年之后,虽然学了很多世间的技艺,但他发现世间不圆满、有生老病死,他不愿意在世间过日子。他见到一位出家人,自己就偷偷地跑去出家了。
那个时候印度还没有佛法,但已经有了出家的习惯,佛就跟着外道的出家人寻找解脱之道。佛出生在王宫里面,物质享受非常富有,完全可以满足他所有的欲望,但是他觉得那种生活不自在。世间人现在拼命地追求,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佛陀在出家之前的生活,但是佛陀发现这些都不是他需要的,直接就放下来了,这就是学佛人和不学佛人的差异。佛要追求解脱,追求究竟圆满的解脱。世间宗教很多都有这种特点,要来追求解脱之道。
像基督教,让人相信上帝,到天国去,也是一种解脱。因为人间不圆满,人间有烦恼,天国好一点。当然,它的解脱不圆满。在佛教里面,成佛才是究竟圆满的解脱。怎么解脱呢?
解脱要有两种标准。
第一,福报要具足。如果解脱了,什么都没有,那谁愿意干呢?解脱肯定不是让人没有福报、没有饭吃,好像在世间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我们看佛门的观音菩萨圣诞日,有多少人去烧香拜佛,去祈求观音菩萨!如果观音菩萨没有福报,会有那么多人去给他下跪、给他烧香磕头吗?世间人当再大的官,又有几个人肯给他磕头呢?就凭这一点,菩萨的福报就超过世间人。
第二,智慧要具足。观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他能知道五蕴都是空的;我们看这个身体都是实在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都很真实,一样也看不开、放不下。这就是世间人和佛法最大的差异。佛法就是告诉我们,这些东西是暂时的,是梦幻泡影,因缘所生。比如父母生了我们,就有这个身体,有了身体就有眼耳鼻舌身意。当人到了一定年龄,哪一天眼睛坏了、得白内障了,就看不清楚了,人的视力不是固定不变的;接着耳朵也不灵了;人连想问题都想不了了。大家到养老院看看那些八九十岁的人,就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开始在坏了,这个时候六根就不起作用了。
佛菩萨用智慧来观照眼耳鼻舌身意,明白身心状况都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他都不会执着,他就会心无挂碍。我们之所以心有挂碍,就是看不破,放不下,没有智慧。
世间人过得很穷,为了车子、房子一辈子在忙碌。佛呢,什么都不需要,但是却什么都拥有。佛可以飞行自在,来去自由。我们从中国飞到美国去,辛辛苦苦,还要花不少钱;佛的话有神通,三千大千世界任意往来。
极乐世界的人有没有福报?他们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用什么就来什么。那我们这个世间呢?做不到。极乐世界的人飞行自在,来去自由,一念之间可以从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我们在这个世间,从成都到寺庙来走一趟,都非常艰难。这就是因为圣人的境界跟我们凡夫的境界,完全不是一个层面。
所以,我们来修学佛法,最终就是希望究竟圆满解脱,有佛的智慧、有佛的神通、有佛的福报,这个是学佛的根本目的。
——南无阿弥陀佛——
文章 | 智随法师《人生》
图片 | 网络侵删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生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