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条条藏智慧!(二)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因其后半生常住于洪州百丈山(江西奉新县),故世称“百丈禅师”。
百丈禅师制定了一套系统而严谨的善于禅院事务管理的戒律清规,为禅寺首创法制,世称“百丈清规”,天下丛林无不奉行,为禅宗史上划时代之功绩。自此,后世便有了“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的说法。
百丈禅师著有《丛林要则二十条》,全面论述了丛林建设、学习修行、待人接物、看待世事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二十条丛林要则是古往今来各大丛林中所奉行的警语,因其简洁易懂而受到历代佛弟子的喜爱。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
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
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
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处世以谦恭为有理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三、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精进用功的方法。
百丈禅师认为一个人要想精进用功,首先要持戒。戒律是佛教兴衰成败的根本,历来为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所重视。
佛陀在入灭前,弟子阿难受众僧之请含泪问佛:“佛在世时,大众以佛为师,佛灭度之后,大众以何为师?”佛告诉阿难:“佛入灭之后,以戒为师。”由此可见,佛陀对戒律的重视。
对于戒律,许多佛教经典中都有论述,《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弟子去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戒律既是一个修行人圆成佛果的基本前提,也是保持僧团纯洁的保证。因为有了戒律,僧团才得以和合共处,修持正法,弘传佛道。
严格持戒,并且把佛陀的教诫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如理如法如实地修行,就是真正的精进。
四、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人的一生中都难以摆脱疾病的困扰。
虽然疾病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合适的方法减少疾病带给我们的痛苦,使自己早日康复。
百丈禅师在此提出了减食是疗治疾病的最好方法:疾病以减食为汤药。减食,就是少吃或者吃得简单些。
作为病人,本来生理机能下降,如果减少饮食量,便能够减少消化功能的负担,对疾病的恢复是有一定益处的。
古时寺院里的僧人如果生病,有的会被要求减食甚至禁食,以此达到疗病效果,这颇合于现代的“饥饿疗法”。
因为人如果经常饱食,除了助长欲念外,还会造成肥胖,影响消化、吸收等机能,所以提倡减食疗病。
此外,俗语有云:“病从口入。”疾病多是吃出来的,尤其是在当今农药盛行、种种食品添加剂也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时期,减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对治之法。
五、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六祖云:“烦恼即菩提……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凡夫面对外境的人和事,自然会产生各种烦恼,正所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
这种不如意有来自自己内心的,也有来自外力强加的,受别人的气会烦恼,看不惯别人的言行也会烦恼,所求不如愿也会烦恼……
圣者则“触目皆菩提”,其间的差别在于能否转化,转化的最佳方法即是忍辱,于境无心,安忍不动。
无论顺境和逆缘,均能欢喜地忍,平等地忍,始终让内心保持安稳,这就是一种觉悟者的境界,是智慧的表现。
《佛遗教经》云:“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忍辱是对一个人意志的磨练,我们看看世出世间凡是有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从忍辱中来。
六、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人活在世上,谁都免不了被人评价,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古人云:来说是非者,定是是非人。一个人在评论他人时,有的是站在公平的立场上,但更多的人是在评论别人的是非;有的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无中生有地造谣中伤,以达到发泄私愤的目的;还有的人整天就喜欢说东家长,西家短,仿佛在他眼中别人都一无是处,只有他自己是世上最完美的人……
面对是非,不做辩解是最佳之法。弘一大师曾开示说:何以止谤?曰:不辩。比如一张白纸,染了一滴墨水,这时如果动它,那么这墨渍就会扩大,所以不要理它,它就不会再扩大了。
是非也正如此,自有曲直,不辩反而是最好的解决之道;若一味地去争辩,只会惹出更多的是非来。
为了避免人我是非,我们尽量要做到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当听到别人说我们的是非时,应当像百丈禅师所指出的,不去辨别是非,如此方能远离是非。
欢迎继续关注百丈禅师的《丛林要则二十条》系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