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一切都放下,不会让你获得平静
【阿姜查尊者开示】
☞ 真正的平静,在我们内心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佛陀说,真正的平静并不远——它就在我们的内心,但我们却长久忽视它。
人们渴望获得平静,却始终感到迷茫和不安。他们一直对自己缺乏信心,且无法从修行中获得满足。
犹如我们离家四处旅行,但只要还未回家,就不会感到满足,而仍有未完成的事需要费心。这是因为旅程还未结束,我们尚未到达最后的目的地。
所有比丘与沙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平静。当我年轻时,四处寻找它,无论到哪里都无法满足。我进入森林行脚,参访各类老师聆听开示,都无法从中获得满足。
为何会如此?我们在极少接触色、声、香、味的环境寻找平静,相信安静地生活能令我们满意。
但事实上,若我们在不受干扰的地方,非常安静地生活,能生起智慧吗?我们能觉知到什么?
仔细想想,若眼不见色,那会是什么情况?若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无触受,那会是什么情况?那情况就如盲、聋之人,鼻子与舌头失灵,且身体完全麻痹失去知觉。
那里有任何东西存在吗?然而人们却还固执地认为,只要到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的地方,就能找到平静。
☞ 放下,不是什么都不做
当我还是个年轻比丘,刚开始修行时,坐禅便会受到声音的干扰,我自问:“该怎么做才能让心平静下来?”
于是我拿了一些蜜蜡将耳朵塞起来,如此就听不到任何声音,只剩下嗡嗡嗡的残响。
我以为那样会比较平静,但并非如此,所有的思考与迷妄根本不是从耳朵生起,而是从心生起,那才是找寻平静的地方。
换句话说,无论待在哪里,你都不想做任何事,因为那会妨碍修行。你不想扫地或做任何工作,只想坐着不动来寻找平静。
老师要求你帮忙做些杂务或日常执事,你并不用心,因为觉得那些都只是外在的事。
我有个弟子,他真的很努力“放下”以追求平静。我曾教导“要放下”,他认为只要放下一切事物,便可获得平静。
从来这里的那天起,他就不想做任何事,即使大风吹走他茅篷的半边屋顶,也丝毫不在意。
他认为那只是外在的事,因此不想费心去修理,当阳光或雨滴从一边洒进来时,就挪到另一边去。他唯一关心的是让心平静,其它的事都只会让他分心。
有天我经过那里,看见倾颓的屋顶。“咦?这是谁的茅篷?”我问。有人告诉我是他的,我心想“嗯,奇怪。”
因此便找他谈话,对他解释许多事,如“屋舍仪法”(senasanavatta)——比丘对住处的相关义务。
“我们必须有个住处,且必须照顾它。放下并非如此,它不是要逃避我们的责任,那是愚蠢的行为。雨从这边下来,你就移到另一边,阳光照进来时,你又再移回这边,为什么要这样?你为什么不干脆连那里也放下?”
我在这上面为他上了颇长的一课。
当我结束时,他说:“哦,隆波!有时你教我执着,有时又教我放下,不晓得你到底要我怎么做。
甚至当屋顶塌了,我都能放下到这种程度,你还是说这样不对,可是你教我们要放下啊!我不知道你还指望我怎么做。”
有些人就是可以如此愚蠢!
☞ 一直逃避,智慧无从生起
防护并非意指不看、不听、不闻、不尝、不触或不想任何事,若行者不了解这点,一旦见闻到什么,就退缩逃避,以为只要这么做,那件事最后就会丧失控制的力量,然后他们就能超越它。
但往往事与愿违,他们根本无法超越任何事。若他们逃避而未了知实相,相同的事不久仍会生起,一样得再面对。
例如那些永不满足的行者……他们到处“行脚”,东看看、西瞧瞧,认为如此就能获得满足。
他们努力爬上山顶:“啊!就是这里,现在我没问题了。”感到几天的平静后,就对它厌烦了。
“哦,好吧!下山到海边去。”
“啊!这里既舒适又凉快,在这里修行一定很好。”
不久后,他又对海边感到厌倦。对森林、山顶、海边厌倦,对一切厌倦。这并非正见,不是厌离的正确意义,而仅仅是感到乏味,是一种邪见。
当他们回到寺院:“现在,我该怎么做?每个地方都去过了,却一无所获。”因此他们弃钵、卸袍而还俗去了。
为何要还俗?因为他们不了解修行,不晓得还有什么事可做。他们去南方、北方、海边、山顶、森林,仍不了解任何事,因此结束一切,他们便“死”了。
事情的演变就是如此,因为他们一直逃避事物,智慧便无从生起。(溯源法语·摘自《关于这颗心》 - 感官接触 · 智慧的泉源)
相关阅读
☟
寺院为什么能让人心静
朝山参学,别忘了这座山……
阿姜查:痛苦所在,不苦生起
学佛多年还不会修行,大概是走错了路……
访问小程序 佛历·日中时刻
☟
溯源法语
微信公众平台
由在家信众个人创建并管理
不代表任何组织和机构
所发内容
多选自大悲寺 - 溯源佛教网
关注本平台,请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