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从跌倒到去世仅2个多月!为什么它是老年人的"头号杀手"?




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回顾此前的公开消息,我们发现袁老身体其实一直不错,尽管已经90+高龄,仍十分活跃,不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那么一向硬朗的袁隆平院士,为什么会突然间住院,并突然逝世呢?

据袁隆平保健医生透露,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4月7日,转到长沙住院治疗。5月22日,因多器官功能衰竭,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
年纪大了,最怕的就是摔跤跌倒,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跌倒的潜在威胁,不亚于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发作,甚至很可能夺去生命!

由于地面潮湿,以及身体机能逐渐退化,浴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更是高危地点。

之前,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64岁的马未都先生,也不慎在浴室摔倒了!

在养伤期间,他说他的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撕心裂肺地疼痛。

马未都


悲痛之余,「摔倒」这件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老年人跌一跤就会致命呢?

据世卫组织统计,每年大约有30%的65岁以上老人发生跌倒,每年30余万人因跌倒致死。我国每年约有4000万老人跌倒,其中40%~70%的跌倒伤害需要医治。

摔跤也会害死人!中老年人一旦骨折,死亡率可能高达50%!

下面这些安全误区很要命!


误区一:

老人摔倒急忙扶

以为“拍拍灰”就没事儿了

年轻人屁股着地摔倒,站起来拍拍灰就没事了,但老年人很有可能因此骨折,而有的老年人因为感觉迟钝并不能立刻意识到疼痛和骨折,匆忙起身可能加重损伤。


所以,老人摔倒后,自己千万不要“拍拍灰”就站起来,好心人看到老人摔倒,也不要下意识地把老人扶起来,应该:

1、首先评估受伤情况,保持镇静,几分钟内不要有任何动作,避免造成更多伤害。判断自己是否受伤,可缓慢移动手脚、手臂和腿,感受是否疼痛,活动是否受限。

2、如果没有受伤:缓慢爬起

从头部开始转动,自上而下,觉得累就休息一会,直到转为爬行姿势(图1);

手部缓慢发力,用膝盖撑地,爬向一个坚固的椅子或家具(图2);

不要着急,感觉累就休息一下;把手放在椅子上,一次一只手(图3);

用椅子支撑自己,小腿抬起垂直于地面,脚平放在地上,另一条腿保持跪姿(图4);

双臂和双腿发力,慢慢起身站立,转身(图5);

坐在椅子上,在做其他事之前,先坐下来喘几分钟气(图6)。

摔倒后整个起身自救的过程,就像出生后从卧到翻身、爬行、坐起、站立的过程,似生命的初始,只是整个过程要慢一点。

再次提醒!

 滑倒先检查伤势,不要贸然爬起。

感觉剧烈腰痛时,千万不要乱动,因为腰椎骨折后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骨折移位加重,严重时下肢可能瘫痪。

此时应尽快呼救,救人者也不能随意背抱伤者,应用硬板将伤者抬到医院,或拨打120,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



误区二

选择保守治疗而不是手术

有一种骨折被称为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老人髋部骨折,这种骨折最为凶险。每年,有不少老人因为选择所谓的保守治疗而最终死于并发症。

髋部,也就是联结大腿和臀部的部位,可以说是人体上半身的“承重墙”,一旦这里骨折,就无法站立和行走,甚至连坐起来、翻身都很困难。

髋部骨折很少直接导致人死亡,它的凶险体现在后面的治疗中。

很多人对于见血的手术治疗有天然的抵触心理,特别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会担心身体承受不住手术而选择保守治疗。但实际上,不做手术保守治疗,死亡风险远高于手术。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髋部骨折的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期间哪怕是翻身都会产生剧烈的疼痛,这样就容易导致4种可怕的并发症,成为老人活下去的阻碍。

肺部感染:长期卧床、无法翻身就很难排出肺里面的痰,时间长了这些堆积的痰会引发肺部感染,进而导致全身的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长期卧床后,排便排尿也得在床上进行,因此很难保持私处卫生,从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长期感染可能会诱发菌血症要了患者的性命。

血栓:长期卧床会导致下肢肌肉萎缩,使得血液流速变慢,再加上很多老人患有三高,就容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这些血栓不小心跑到心脏、肺或者大脑里,那就有致命的危险了。

褥疮:长期卧床会造成褥疮,别看褥疮一开始只有很小一块,但如果不细心照顾往往难以愈合,等越来越大时就容易因为创面感染导致死亡。

一般来说,保守治疗髋部骨折需要卧床长达2-3个月的时间,治疗的效果还常常不尽如人意,不少患者会畸形愈合或是不愈合。而如果是手术治疗,有经验的医生只要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术后一两周的时间老人就能下地活动,避免了凶险的并发症。

所以,如果在老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尽量用手术治疗代替保守治疗。

误区三:

摔倒姿势错误,加重伤害

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即使轻微的外力即可造成骨折,此外,摔倒后的保护机制的减少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下图是常见的错误摔倒姿势:

老年人遭受髋部骨折时没有向前的动力,缺少上肢缓冲保护机制,通常直接摔到髋部。

但正确的姿势是用双手撑地,缓冲摔倒的影响↓↓

摔倒时用手撑地,损伤的往往是腕关节,顶多导致尺骨远端或桡骨远端骨折。

优势:手臂骨折在护理上不需要卧床,康复训练容易做,不会发生致命的并发症。

近年来,荷兰正在推广一项课程,教老人如何正确地摔倒。中国老人也要可以训练下意识摔倒的反应,用正确的姿势将伤害降到最低。

↑ 荷兰正在推广一项课程,教老人正确地摔倒,中国老人也要注意

误区四:

忽视6个易摔倒的关键时刻

1、起夜时

起夜时的血压变化造成脑供血不足,造成短时间头晕,而夜间光线昏暗,老人视力差,再加上半夜头脑不清醒,极易摔伤。

建议

• 最好在老人手边安置一个夜灯,起夜时先坐一会,等适应照明亮度后再起步;

• 将房间过道的杂物清除,有条件的话,卫生间最好装个扶手、铺个防滑垫。


2、洗澡时

夏日洗澡频率增加,浴室湿滑,老人行动力下降,如果浴室空间较小,再加上平衡能力较差,很容易摔倒。

建议

• 注意在浴室铺设防滑瓷砖、防滑垫等;

•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洗澡不宜太长,浴室门不要反锁;

• 可以带个防滑小板凳,坐着洗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摔倒。

3、坐扶梯时

年纪大有时肢体会不听使唤,乘扶梯时掌握不好节奏,即使扶着扶手,也可能站立不稳。

建议

• 尽量选择乘直梯,如果只能选扶梯,应保持双脚等肩、分开站立的姿势,抓紧扶手。

• 去超市购物时,尽量不要使用购物车,免去推车乘扶梯带来的风险。

4、上下车时

长时间站立、排队,再加上公交车进站时突然快速移动,人群拥挤,极易摔倒。

建议

• 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时段乘车,最好可以有家人陪伴共同出行;

• 等候时不要一直坐着或站着,可在原地多活动活动关节;
• 腿脚不灵活的,外出最好随身拿一根带板凳的折叠拐杖。

5、起床时

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血压、血糖等指标可能不稳定,易令人产生头晕、头痛、眼花、胸闷等症状。

建议

睁眼后先在床上躺一会,然后慢慢起身、放缓节奏,伸个懒腰,这样可防止脑缺血引起的摔倒。

6、接电话时

很多老人一听到电话铃响或震动就会条件反射地紧张,急着去接听,忽略了肢体动作的协调性。

建议

• 听到电话铃响时,别急着去接听,不妨选择较为缓和的音乐作为铃声,时刻提醒自己要“慢起、慢站、慢走”。

误区五:

以为居家生活就很安全

不知道还有这些安全隐患

楼道通道:确保无障碍

问题①

楼道/楼梯上是否有纸盒、鞋子等杂物?

不要在楼道口、门口堆放东西。

问题②

楼梯是否有破裂或者不平?

要修好破损的楼梯。

问题③

楼梯处是否有电灯?

安装明亮的楼梯照明灯,有容易触及的楼梯灯开关。

问题④

楼梯扶手是否松动?是否只有一侧有扶手?

加固松动的扶手,确保走路靠着有扶手的一侧。

家中通道:保持通畅

问题①

地毯或地垫是否平整、不容易滑动?

使用平整、防滑、无破损的地毯/地垫。

问题②

过道上有堆放杂物吗?

要清理过道上的杂物,保持过道整洁。

问题③

养宠物的家庭,是否做好相应的保护/提醒措施?

家中若有宠物,可考虑给宠物戴上响铃。

问题④

进门如需换鞋,鞋柜旁是否有供换鞋时使用的座椅?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居士亭

居士亭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居士亭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居士亭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居士亭。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