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我用40年上千例罪案,揭示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有多大


“我盼孩子成才,他却想要我死。”

凌晨2点,一位妈妈发朋友圈崩溃痛哭。



生下孩子两年,她忍着分离之痛,随丈夫到异乡打拼。每天起早摸黑,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甚至在刚动完手术的第三天,就奔波送货。


儿子想要钢琴,她节衣缩食攒了几个月生活费去买;儿子想上国际学校,面对昂贵的学费,他们咬牙硬挺。


可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孩子的问题却越来越多:不仅学习一落千丈,性格也变得倔强、叛逆,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


无奈之下,她把孩子接到身边严厉管教,可无论怎么努力,也拉不回那个失控的孩子。


14岁,本该最美好的年纪,她的儿子却游戏成瘾、逃学、抽烟、打架斗殴……


一天晚上,在又一次争吵无果后,她打了儿子一巴掌,儿子红着眼睛大吼:


“我恨你,你为什么不去死!”


这句话,彻底把她打入绝望的深渊。


父母为孩子挖心掏肺,到头来,成了孩子最大的敌人;


孩子被父母视如珍宝,可最后,成了最伤人的“白眼狼”。


这到底是谁的错?


心理专家李玫瑾在研究了40年的上千例罪案后曾说: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一种心理或行为问题,都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病在孩子心上,根在父母身上。


01

教育孩子,要趁早


李玫瑾教授说:“人的问题关键在早年,早年的重点在家庭。培养孩子,最重要的黄金时期是在12岁之前。”


如果错过了教育的黄金期,将会给孩子的一生埋下各种隐患。


作家龙应台曾经讲述过朋友家女儿的故事。


小女孩8岁的时候,具有卓越的绘画天赋,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一瓶清酒上的字画临摹得栩栩如生。


可10年后再见面,本该充分发挥特长,收获灿烂人生的孩子,却完全变了一副模样:抽烟、纹身、与男友同居,看人的眼神里总是充满不屑。


巨大的落差,让龙应台感到深深的遗憾:


“我不认为她的父母现在有资格去批评他们的女儿,一直以来,他们只顾着自己,从没重视过孩子的教育问题。现在再想教育,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父母的教育功效和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限’的。”


电影《误杀》中,“官二代”素察恃强凌弱、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但是他的“恶”,其实是父母早期的忽视和放纵所埋下的种子。


他出身上流社会,父亲从小对他疏于照顾、非打即骂,母亲对他的跋扈叛逆则是毫无底线地纵容袒护。



分裂而扭曲的父母,最终养出一个残忍凉薄又肆无忌惮的“恶魔”。


英国有一部拍了63年的纪录片《人生七年》,跟踪拍摄了14个七岁的孩子,每隔7年采访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最后发现:


那些从小缺乏有效引导、亲子关系匮乏的孩子,早早便经历了辍学、早婚、失业的底层命运,生活潦倒、前途迷茫;


而接受过良好的早期教育、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因为更早地掌握了出类拔萃的诀窍,大多生活优渥,受人尊重、家庭幸福。



好的教育,是父母能够给予孩子唯一无法被夺走的东西。


正如纪录片中富家三兄弟之一的安德鲁所说:


“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富,但是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


02

养育孩子第一步,先养情感


李玫瑾教授认为:


“孩子的品性和对生活的态度,往往取决于生命最初的那几个月、那几个年头。这是人最弱小的时期,父母的每一次温柔回应,都会给孩子带来最深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心理学把这种亲密的情感联结称为“依恋”。“依恋”的出现,是一生有效的“心理资本”。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洛曾经做过一个“恒河猴实验”。


他把一群刚出生的小猴子交给两个“妈妈”抚养:一个是冰冷坚硬但身上挂着奶瓶的“铁丝妈妈”;一个是全身包着舒适的绒毛、触感柔软的“绒布妈妈”。


结果发现,24小时中,小猴子有将近18个小时呆在能够给他抚触和依恋感的“绒布妈妈”怀里;只有当饿得实在受不了,才会跑到“铁丝妈妈”那里,喝饱了奶再回来。



实验证明:婴猴对肢体接触的需要,超越吃奶的生理需要。


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


“依恋是儿童和照料者之间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结。如果照料者表现出冷漠拒绝,儿童就会认为自己不值得爱,他人并不可靠,对外界也表现出冷漠拒绝的态度。这种态度被称为‘隔离’。”


《不完美的她》中,林绪之从小被母亲抛弃,养母的疼爱,也无法填补她被生母抛弃的痛楚。


她冷淡孤僻、自我封闭,不知如何面对别人的关爱,被拥抱时会浑身僵硬;


明明事业有成,却常常在自我怀疑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云台海会

云台海会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云台海会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云台海会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云台海会。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