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发现父母有错,子女要如何劝谏?
才能公众号后台回复“问道南师”
获得今天与你有缘的一段“南师嘉言”
宋明以后的理学家们有一句话,“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我反对这句话!天下确有“不是之父母”。我们现在也为人父母,反问一下,我们样样都对吗?随时都有做错的可能,也有教错的时候。
但是,身为儿女的,应该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精神,以之来对待父母。父母有时要宽恕子女,而子女尤其要孝敬、体谅、了解父母,为了孝道,更要设法婉转改变这个“不是”的父母。
这样并不是和父母对立,也不是反叛,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相互的。
——《孟子与离娄》东方出版社
早在周、秦以前,在《易经》的“蛊卦”中,便已隐约指出天下有“不是”的父母。所以“蛊卦”的“爻辞”上,便有“干父之蛊”“干母之蛊”的观念。
但做父母的,虽然被蛊惑而有“不是”的事,但在子女的立场来说,仍然需要以最大的“爱”心而为父母斡旋过错。所以孔子也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但是后世以讹传讹,或语焉不详,便把“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观念,变成了铁定如律令的诫条。
——《新旧教育的变与惑》东方出版社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现在又讲到孝道中仁的范围,他说对于父母的过错必须“几谏”。什么叫“几谏”呢?我们好几次提到孔家店被打倒,都由孔家店的店员搞错了观念而出的毛病。宋儒以后论道学,便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名训出现。因此“五四运动”要打倒孔家店时,这些也成为罪状的重点。其实孔子思想并不是这样的,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对,作为一个孝子,对于父母不对的地方,就要尽力地劝阻。
“见志不从”就是说父母不听劝导的话,那么就“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只好跟在后面大叫、大哭、大闹,因为你是我父母,你要犯法,我也没有办法,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你是我的父母,我明知道跟去了这条命可能送掉,因为我是你的儿子,只好为你送命,不过我还是要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这种孝道的精神,也并不是说父母一定会不对,只是说如有不对的地方,要温和地劝导,即使反抗也要有个限度。总之,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可是自己是父母所生的,所养育的,必要时只好为父母牺牲,就是这个原则。
——《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
我们孝敬父母是当然的事,但如果发现父母的事情有错,你不去劝谏他,也就是不仁。所以应当好好地、婉转地、不断地劝谏他。父母实在不肯听从的话,就只好尊敬他,不违背他的意思,虽然自己受劳受苦,也只好受之而无怨,宁可任冤到底。如果事先不劝谏,或者任劳而有怨恨之意,那就要不得,也就是不仁了。还有一层,“几谏”的“几”字,又通“机”字。机者,机会也,机微也。换言之,在发现父母有可能做错的动机时,就要找机会来劝谏他才对。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东方出版社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
东方出版社“南怀瑾东方读书会”微信群,
我们一起问道南师365天。
南怀瑾东方讲堂
东方出版社南怀瑾项目组官方公众号
南师有声书喜马拉雅主播:南怀瑾大学堂
人生难题问南师
第一时间发布东方社南师新书、有声书消息
每日更新南师文章,我们一起问道南师36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