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咒念佛修行多年毫无征兆者,必真下决心力忏前非


依教敬佛。往往有行之多年。毫无征兆者。此非佛性有所未周。徒以迷情深厚。遮蔽正智。心欲专注。辄为六尘诱惑。扰动不定。欲祛此弊必须真下决心。力忏前非诱惑一来。便迎头痛击能作是行方为彻底忏悔。若更从阿阇黎受真言以摄持之。收效尤速。世有口诵忏文真言。心被诱惑自若者。此不足谓之忏悔也。

众生迷惑之行不可胜数。一一对治。势难周备。举要忏悔。约分二端。

(一) 通恶业 内分三类

(甲)身业三 杀生 偷盗 邪淫
(乙)口业四 妄言 绮语 恶口 两舌
(丙)意业三 贪欲 瞋恚 邪见

(二) 内恶业 内分二类

(甲)无间业五 杀父母 杀阿罗汉 出佛身血 破和合僧 毁谤三宝
(乙)口腹业三 饮酒 食肉 食五辛

此等恶业。显教论之甚详。今不赘。密教为速求破惑证真。亦有逐条忏悔之必要。除无间业五种。现生未必具犯外。其余皆吾人所难免。不可不随时儆惕。然忏悔之道。非徒忏前非便了。必也永断相续。更不敢造。乃有效果其不能遽断者。要当渐次断之。

以上忏法。见不空三藏译[受菩提心戒仪。]无畏三藏[禅要]所述相同。故为学密正轨。行持愈力。效果愈大。若敷衍自欺。佛性殊难开显。

或问学密必须断酒肉乎。曰。密教诸经。每垂此戒。故宜力矫斯习。或问为境所迫。未能素食如何。曰。心心在斋。不贪肉味。亦无大碍。但所处之境可以素食而犹不肯舍肉。斯则为凡情所缚。不能自拔。学虽勤苦。大效难期。其有小验。或误与食肉鬼神感通。或祗与外金刚部相应耳。有志上进者。愿慎思之。或问准提法独许在家人不断酒内。抑又何也。曰。是法首标[具戒清洁]之文。然为普摄群机起见。设此方便法门。俾于环境拘束中觅一出路。其功效自较[具戒清洁]者为逊。吾人立愿。须求弘大。非遇不得已时。勿安于小就也。

敬佛忏悔二事。显教初亦如是。继此则视学者根机。或授小乘比丘戒数百条。以对治诸惑。或授大乘菩萨戒数十条。以发展行愿。比丘戒惟限于出家人。菩萨戒则在家出家皆有之。

菩萨戒以发起菩提心为基菩提胜义。于五蕴皆空时然后显现真切。播为外迹。则为广度众生之种种慈悲行愿。学者对于显教高级教法。果能深心默契。即是已见胜义菩提心。从此应诸外迹。靡不与菩萨戒条相符。此心保任不失。是为胜义菩提心戒。

学者情执犹盛。菩提心隐没不彰。则须求宗师极力提撕。以开显本性。虽为凡情遮障。未能发觉此性之活跃于心。但能从外迹菩萨戒条申其行愿。莫敢或渝。是为行愿菩提心戒。

两种戒相。深浅不同。要以真如性海为归。真如境界寂灭平等。凡情虽尽。佛智未备。终涉显教范围。此外更有三摩地菩提心戒。则密宗特具之法门也。

三摩地菩提心者。密教大阿阇黎以三密加持力。于学者心中。迳提出大圆镜智种子。俟其熏发浓厚。心中自然流露真相。若月轮然。此相实为三昧力凝成。故冠以三摩地之名。诸佛之能洞见十方如来众生者。即赖此大圆镜智之力。证此者始称入佛境界。亦云[入佛三味耶]。

密教既以直提大圆镜智为宗。故学者所受之菩提心戒。特称三味耶戒。或称诸佛内证无漏清净法戒。虽应诸外迹。亦参用显教菩萨戒条。而主旨固自不同。唐密特殊之点。即在于是。

三昧耶戒。实为戒中之王。精心受持。斯与佛伍。远离二乘境界。故乐受此戒者。以后不更受小乘诸戒。其中途忽转入小乘者。或未得明师指授之过。或其入本非唐密根机耳。   文 / 冯达庵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准提实修

准提实修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准提实修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准提实修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准提实修。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