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人才,以德为先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五十六句:

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故圣人之施舍也,不必任众,亦不必专己,必察彼己之谓,而度之以义,故举无遗失,而功无废灭也。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四《潜夫论》。“专己”,固执己见,独断专行;“度”,考虑、推测;“举”,推荐、选用。孔子说,众人都喜欢他,一定要仔细考察详情;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仔细考察详情。所以圣人的定夺取舍不一定都听取大众之言,也不一定非要固执己见,而是一定要全面考虑自己和别人的想法,并以道义来衡量,所以选拔贤才时没有遗漏,政事就不会败坏丧亡。

“众恶之必察焉”,大众厌恶某个人,某个人不一定可恶,必须认真考察他是否确实可恶;同样,大众都喜欢一个人,这个人不一定就真是好人,也必须认真考察他是否确实值得喜欢。孟子也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大王左右的人都说这个人好,不可听信;甚至所有的大夫都说这个人贤德,也不可信;乃至于全国的人都说他好,也要认真考察,如果他确实可用,才举用他。依王肃的批注,或许某人特立不群,因而为众人所恶。可能因为某人特立独行,见识卓越,一般人都认识不到。而且见识卓越通常会为一般世俗人所不解,甚至厌恶。自古英雄在不得志时,大众都看不起他。譬如,韩信虽然是将才,但是一般人不能识别。刘邦用兵十万,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所以,一般人看不出这种卓立不群的人才,必须英雄慧眼识英雄。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世俗大众都有贪心,自私自利,又没有足够的慧眼,他们所选的人可能都是“乡愿”般的老好人或平庸之才,而那些英雄人物、卓越人才就很可能被埋没。所以,“众恶之,必察焉”。另一方面,“众好之,必察焉”。或许某人结党营私,却为他的同党所喜好,因为他为同党带来利益,这些同党之人自私自利,所以才喜欢他。因此,众好众恶都不可不察。

圣人任用或者舍弃一个人,不一定都听取大众之言,也不一定固执己见,而是一定要全面考察自己和别人的意图、想法。“而度之以义”,这个“义”就是要用道义来衡量,看这件事是不是合情、合理、合法。这样才能“举无遗失”,举荐时没有遗漏人才,使“德者在位,能者在职”,政事才能推展好。“度之以义”,就是选拔人才一定要用道德的标准来考察。古人用人也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为什么要以德为先?《孔子家语》中有这样的比喻:“故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必悫而后求智能焉。不悫而多能,譬之豺狼,不可迩也。”弓必须经过调整之后,才能够成为强劲的弓;马也必须经过驯服之后,才能够成为良马;士必须谨慎、诚实,才再求他有智能。如果士没有诚敬之心,即使多才多艺、能力很强,就像对待豺狼一样,不能与其亲近。

古人比喻得非常好,现在也有人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有德有才是正品”,既有德行又有才能之人,是社会、团体所急需的人才,就如正品。第二,“有德无才是次品”,有德行,没有才能之人,经过培养,还是可以任用的,虽然不像正品那样好用,但是也不至于给国家、团队造成损害。第三,“有才无德是毒品”,有才能、聪明,但是没有德行之人,就如毒品,会对国家、社会、团队造成很大的危害。比如电脑黑客,去“黑”别人的网站,为别人制造障碍,这样的人,虽有才能,但对社会的危害比较大。最后,“无才无德是废品”,当然这样的人属于少数。

《韩诗外传》中记载,孔子说,士有五种:有权势的士人,家庭富裕、资财雄厚的士人,天资勇猛、强悍的士人,智慧聪敏的士人,相貌美好的士人。这五种士人,拥有五种美好的禀赋。但是,如果家里有权势的士人,不用尊贵的权势爱护民众、实行道义,反而以尊贵的权势横行无忌、暴戾傲慢;家庭富裕的士人,不用财富赈济穷苦,反而凭着财富,过着奢侈糜烂、没有节制的生活;天资勇猛、强悍的士人,不去勇敢地保家卫国、攻城野战、建功立业,反而因为勇敢而欺凌百姓,甚至挑起私人之间的争斗;智慧聪敏的士人,不用智慧为国家出谋划策,反而用聪明做邪恶之事,掩饰奸诈的行为;相貌美好的士人,不用美貌统御群臣、治理民众,反而用美貌蛊惑女子,以满足私欲,这些士人就丧失了他们各自的美好禀赋。


由此可见,虽然一些人很有优势、才能,但因为没有道德,不为国家、人民做贡献,反而对国家、人民造成危害。孔子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领导者任用人才,要以公义为出发点,不能够出于私心用人,结党营私。能够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政事才能办好。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