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月 · 到底有多毒?如何平安度过不“中毒”?
大 圆 满 | 七 宝 藏
开
启
心
中
的
宝
藏
——— 悲愿 ▼ 无尽 ———
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唯一化身
将继续利益一切有缘众生
点击上方音频播放
A
五月为什么被称为“五毒月”?
从外部环境来说,此时天气渐热,细菌容易繁殖,疠疫常常发生,此时是蝎子、毒蛇、蜈蚣、蟾蜍、壁虎(一说为蜘蛛)等民间盛传的“五大毒物”(简称五毒)出没的时期,所以有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从人体内部来说,农历五月,人体阳气达到最旺,所以阳气外散时,内里虚弱,不适合进行泄耗的活动,也特别容易得心脏病;此月湿热加重,易湿热内积,心火重,小肠积热还引起口舌生疮,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脾虚湿困或湿热下注,女性易患妇科病,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的妇科病,男性易出现精气活动受阻。
因此,五月自古以来,就被民间、中医界认为是“五毒月”。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系列“祛毒”的民俗活动和种种解毒的中医养生妙方,以及从佛法上,助您平安健康吉祥的度过“毒月”。
B
民间如何“祛五毒”?
对于外部环境的毒(疫气、毒虫),民间常进行祛五毒的活动,比如在妇女和儿童手腕或手臂上系五色丝线、沐浴兰汤,佩戴香囊及在居室内外洒石灰、屋门口悬艾叶和石榴花、插菖蒲等。
菖蒲的叶子像剑,被认为将其插在门上可以斩千邪;艾草有特殊且浓郁的香味,可驱蚊蝇、灭菌消毒及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被悬于户上用于去除毒气;石榴花正是当季花卉,其颜色鲜艳似火,被认为可以避祸。
人们还认为虎作为百兽之王可以祛除五毒。汉代民俗著作《风俗通》中记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避恶。”因此人们常借猛虎之力驱毒避瘟。
清 天中五毒献瑞图 首都博物馆藏
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红色地“虎镇五毒”妆花纱裱片“虎镇五毒”图案,生动自然,表达了人们希望借助老虎的形象及威力来驱邪并护佑平安的美好愿望。
明清以来还常在儿童的服饰上绣出“虎镇五毒”纹,认为这样也可保佑儿童健康成长。民间为儿童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等习俗也有此类含义。
C
天地交泰九毒日
九毒日指的是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此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而端午之日为九毒日之首。“五月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10天。这10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天地交泰日——五月十四夜子时为天地交泰日。
2021年
农历五月的「九毒日」
及「天地交泰日」
初毒日
五月初五(阳历 6 月 14日)
五月初六(阳历 6 月 15日)
五月初七(阳历 6 月 16日)
中毒日
五月十五(阳历 6月 24日)
五月十六(阳历 6月 25日)
五月十七(阳历 6月 26日)
末毒日
五月廿五(阳历 7月 4日)
五月廿六(阳历 7月 5日)
五月廿七(阳历 7月 6日)
天地交泰日
五月十四(阳历 6月 23日)
四天王巡行,夜子时为天地交泰日。
D
“五毒月”之中医解毒养生方
对于此时人体内部的“毒”,中医专家们还提出了五种“解毒”妙方,助您轻松度过“毒月”。
第一毒:水分散失导致梗塞
【解毒之道:常静心 多饮水】
农历五月常常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高温导致人体水分散失,造成“津液亏虚”,容易使气血运行淤滞,这也就是夏天脑梗、心梗多发的原因,尤其是平常有高血脂、高血压的人更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
要避免人体津液的散失,此时就要有意识地多喝水,尤其是晨起和晚上睡觉之前的两杯温开水,至关重要。因为熬夜本身就是伤害阴津的行为,要避免熬夜,早睡早起。在饮食上,尽量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烧烤类的食物。还需保持心态平稳,切忌大喜大悲,焦虑郁闷,否则,气血运行就可能受情志的影响,从而诱发疾病。
第二毒:脾胃虚弱导致腹泻
【解毒之道:吃温热,不碰凉】
脾胃虚弱是人们在毒五月里的普遍状态。这是因为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这就造成人体内里的虚寒。脾胃在这个时候很脆弱,最主要表现就是腹泻以及消化不良。
不吃冷饮等凉食非常重要,因为脾胃将凉食、冷饮温煦,使之便于消化的过程,就是耗伤阳气的过程。
第三毒:肠中积热导致便秘
七宝藏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七宝藏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七宝藏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七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