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寺壁画,令人叹为观止!



北墙 观音、文殊、普贤三圣图

云林寺坐落在阳高县城内西门南侧,俗称西寺、西大寺。始建年代不详,据雍正七年(1729)《阳高县志》载,该寺是由皇帝下诏而建,系明代建筑。

大雄宝殿三面殿墙满绘壁画,计123组,共120平方米,为水陆壁画图式,以北水陆仪轨进行绘制,但正位神祇的位置并未按一般水陆壁画样式进行正面呈现,而是根据建筑的布局融入整体画面当中。线条遒劲有力,转折舒展之间将人物、服饰、器物、花鸟走兽进行了准确的表达。

画面人物众多,形态各异,有的慈眉善目,有的狰狞可怖,有的端庄娴静,有的顾盼应答,栩栩如生。壁画构图严谨,工精细致,每幅作品线条粗细有致,浓淡分明,笔力遒劲,婉转自如。色彩沉稳大方,朱红石绿,重彩平涂,立粉贴金,金碧辉煌,整墙青绿色基调折射出宋元壁画之遗风。是晋北寺观壁画中的精品,同时也是明代壁画的典范之作。

观音大士
文殊菩萨

北墙东壁五佛,为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圆满报身佛、炽盛光王佛、东方阿弥佛。这组五佛的标名不太合乎规制,并非常规的五方佛。其中的圆满报身佛应为卢舍那佛。炽盛光王佛应是炽盛光佛之讹误。而东方阿弥佛似乎是阿閦佛的讹误,而阿弥陀佛则是西方教主,这是尽人皆知的,不应犯此错误。由此可见,宋元之后,无论是寺院僧侣还是造像匠人,对于佛教知识已经颇为生疏,否则不至于犯如此低级错误。

四大菩萨
观世音菩萨
无尽意菩萨

北壁共分为三层,下层由西到东的顺序为:焰发德迦明王、大德步掷明王、大威德大笑明王、大降三世明王、大无能胜明王、甘露军咤力明王、大威德大轮明王、大不动尊明王、大威德明王、马鸣首明王,以及一尊大阿罗汉。中层由西到东的顺序为: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药王菩萨、大势至菩萨、弥勒菩萨、无尽意菩萨、乐土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上层由西到东的顺序为:毗卢遮那佛、弥勒佛、释迦牟尼佛、南方宝生佛、圆满报身佛、北方成就佛、炽盛光王佛、药师琉璃光佛、东方阿弥佛、西方阿弥佛、四大菩萨、地藏王菩萨。

往古贤妇烈女众。画面显示,正是佛门教化世人的典范。

忉利天帝释天主,四身,一主三从。其居于须弥山之巅的喜见城,统领三十二天。画面上的帝释天为女像,住五色云中,头戴宝冠,项佩璎珞,侍从的三女均手持莲花。

四方僧众

后土圣母形象中的女神宛如一位宫廷后妃,她头戴凤冠,发髻梳在耳后位置,颈饰与璎珞都具备,手持笏板,脚踩云靴,如同朝见天子的臣子,面相温和柔美,传达出了与凡人无异的女神气质。没有唐代壁画的飘逸奔放,没有敦煌壁画中的轻盈与夸张,更多的是根据现实的人创造的神祇形象,体现了宗教已经被更多的关注人,关注真实生活中的祸福。


云林寺水陆壁画继承和延续的是吴道子莼菜条与铁线描,节奏感强,气韵生动。熟练的用线技巧与稳定的造型体现了古人意存笔先,格调高逸的韵味。线条的疏密、刚柔、动静在壁画中都体现着深刻的艺术内涵。壁画中人物与服饰的用线丝毫不亚于其他更具规模的寺庙。云林寺水陆壁画有一套独特的色彩体系,自明代开始,除了蓝、绿的冷色调,开启了青、黄、赤、白、黑五行色彩的平衡体系。明代工商业发达,人民思想开放,平民穿着的色彩也更加多元化,反映在壁画上就是画匠们用色也更加的大胆,用丰富多彩的色来绘制仙释世界。与前朝绘制的壁画相比,少了肃穆威严的冷色,多了温暖世俗化的暖色调。

阳高县云林寺殿内壁画与雕塑都是流传至今罕有的珍品,其历史文化价值与宗教艺术价值极高,对于再现我国古代水陆法会盛大场景提供了重要史料,是寺观壁画中极为璀璨的一页,具有不可估量的地位。虽云林寺水陆壁画的面积略小,但是包含的神祇形象众多,展现了画匠画师的智慧与审美,人民的兴趣与信仰,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与不朽的文化价值。

本文内容来源:《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典藏》、白丽均《阳高云林寺壁画探究》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大公佛教

大公佛教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大公佛教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大公佛教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大公佛教。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