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睺罗的眼里,父亲的背影,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
其中最令他难以忘怀的,就是父亲在月台爬上爬下时的那个背影。
1925年,朱自清写了一篇回忆性散文,题目叫做《背影》,文章很短、叙述内容也非常简单,主要写了他二十岁离开南京去北京上学时,父亲送他去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其中最令他难以忘怀的,就是父亲在月台爬上爬下时的那个背影。朱自清用最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又细腻,真挚又感动。
i
我想这也是多数人对父亲的感受。
也是多数父亲对儿女们爱的表达。
可是,这世上,还有另一种父爱 。
这位父亲,从自己的孩子出生时就离开了家庭,以至于,他的孩子从来就没见过自己的父亲。
当然了,他也没能参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瞬间,而当他第一次出现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时,孩子已从婴儿 —— 长成了少年。
如果你是这个孩子,请问你会如何面对他呢?又或者,你对于他的离开,会作何感想呢?
幼小的你,可能还无法理解父亲为什么要离开你和母亲,但是你知道:父亲的离开,绝对不是因为讨厌你们,他其实比谁都爱你们。
i
你知道,
他是为了“大家”,
才放弃了自己的“小家”。
是的,此时此刻,你,就是罗睺罗
而你的父亲,正是世尊,释迦牟尼。
说到这里,我们实在是忍不住要想,你说:在罗睺罗的眼里,父亲的背影,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同时,又会意味着什么呢?
是父亲,也是世尊
在罗睺罗出生的时候,佛陀,还不叫佛陀,而是叫做悉达多太子,他的母亲叫做耶输陀罗,爷爷叫做净饭王。
毫无疑问,罗睺罗的一生,将会无比顺利,可是,在他出生的第七天,悉达多太子就离开了王宫,离开了他和母亲,只身远行去了......
为什么呢?
因为太子想要为众生,
谋一条“出路”。
在经过了六年的种种艰苦后,最终太子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大道”,圆满成佛,号 —— 释迦牟尼。
这时候,罗睺罗已经七岁了,按我们现在的年龄,也该上小学了 —— 调皮的很、可爱的很。也正是这一年,他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生身父亲。
可是,他的返乡,并不是为了探亲看儿子,也不是衣锦还乡,而是为了“教化亲族”。
但不管如何,罗睺罗在初次面对“陌生”的父亲时,竟然感受到了不可抑制的“亲切感”。
此时,想必佛陀也意识到,未来迦毗罗卫国的王位将会由儿子罗睺罗继承。同世间所有的父母一样,佛陀也爱着自己的儿子。
然而,如果将世间的“富贵王权”和出世间的“觉悟解脱”相比较,哪个更值得留给自己的孩子呢?
实可谓:
遗子千金,不如率子修行。
我给不了你世间的财富,
但能给你出世间的宝藏。
此时,如果你是这幼小的罗睺罗,你,会怎么选呢?
最终罗睺罗的选择,当然是跟随父亲了,他那小小的身影就这么静静地跟在父亲背后,离开了热闹的国都、放弃了锦衣玉食、进入到了森林中的修行地 —— 佛陀则请舍利弗收儿子出家,请目犍连为儿子剃度。
就这样,罗睺罗成为了僧团中的一名小沙弥,走上了只属于自己的 —— “觉悟之路”。而这对罗睺罗来说,同时也代表着,自己将永远得不到世俗中的那种 —— “父亲的宠爱”了。
这是年幼的他,
自己做出的选择。
在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第133号窟里,有一尊雕像,名为“罗睺罗授记”,表现的是释迦牟尼授记罗睺罗未来定能成佛时的画面。
民间因其反映释迦牟尼和其子罗睺罗相会,所以也俗称 —— “释迦会子”。
佛窟中央,站立着高达 3.1 米的释迦牟尼像,而在他轻轻抬起的右手下方,站着另一尊高 1.44 米的罗睺罗像。
古代的工匠们巧妙地把父子相会的场面定格在了佛陀右手停顿在罗睺罗头顶的那个瞬间 ——
这里,佛陀用慈祥柔和的目光俯视着自己的孩子,其头微微下俯,将左手抬至胸前,右手伸向罗睺罗头顶,似乎要抚摸爱子。
如果你仔细端详,通过佛陀那极为复杂的表情,或许你能深深感受到佛陀那复杂的心情 ——
既有见到儿子的“喜悦”,
又有未曾养育的“愧疚”,
同时,
既有作为父亲,对儿子的“鼓励”,
又有作为法王,对弟子的“勉励”。
而罗睺罗则双手合十,站在父亲右前方 ——他微微颔首,面带含蓄的笑意,仿佛在表达对父亲的问候,同时又流露出一种“近父,情更怯”的意味。
似乎罗睺罗,正在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某种情感 ——
“站在我面前的,
既是父亲,更是世尊......
那我究竟是要像个孩子一样渴望父亲?
还是应该像个弟子那样恭敬世尊呢?”
这大概是幼小的罗睺罗内心,曾经的困扰吧....
最终,他低下了头,
选择,做一名弟子。
因为,他是我的父亲,
更是,众生的世尊。
是孩子,更是弟子
那,出家后的罗睺罗,
怎么修呢?
他有特权吗?他可以随时随地凭自己的心情去找自己的父亲吗?他可以吵闹着让佛陀给他开小灶,搞特殊待遇吗?
答案是,不行。
在十大弟子中,
罗睺罗被称作“密行第一”。
事实上,他不仅没有任何特权,反而比其他的比丘们更加战战兢兢 —— 因为就算罗睺罗什么也没做,其他的弟子们,也会用“特殊化”的眼光去看待他、评判他。
所以他只能偷偷地在背地里自己努力,受了委屈,其他弟子可以和佛陀诉苦,他不可以;其他弟子起心动念了可以请佛陀为自己开示,他不可以。
并不是佛陀不允许,
而是他自己这么决定的。
为什么呢?
就因为,他是罗睺罗。
其他人问问题时,佛陀回答了一句话,但自己问问题时,如果佛陀回答了两句 —— 就这么平常的事情,也正因为“他是罗睺罗”,就完全有可能会让其他比丘们产生各种想法。
罗睺罗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只能自己默默地修 —— 有些事情,就算牙齿咬碎了,都不能说出来!
这,就是他作为弟子的觉悟。
据《罗云忍辱经》记载:
一次,罗睺罗跟着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路上遇到一个流氓恶汉,那个恶汉往舍利弗的钵里投了沙子,还用棍棒打破了罗睺罗的头。
于是罗睺罗头上的鲜血,
就这么一滴一滴地流下来....
舍利弗见状安慰他道:
“罗睺罗!佛弟子应有忍辱的精神,心中万不可怀瞋恨的毒,当以慈心愍伤众生。世尊常说,修忍辱时的进步最快,所以我们应当收摄自己的内心,把忍辱当作宝物。如果我们任意妄为,随心所欲,就如同自己跳进火坑一样。它带来的祸患,将会重于须弥。愚蠢的人们向清净的沙门做出恶行,就犹如逆风举着火把前行,必定会引火烧身。
所以,罗睺罗!只要严守忍辱,恶念就算出现了也会立即消失。修忍辱的人是世间上最有勇气的人,天上的天神,还有人间的帝王,虽说都有很大的力量,但依旧不能胜过忍辱的力量啊!”
罗睺罗听完,便默默地走到水边,水里显现出他沾满鲜血的面庞,他静静地用水洗涤脸上与身上的血污,然后用布巾把伤口扎了起来,
见到这情形的舍利弗,
心中,真是既欣慰、又难过啊.......
在回去的途中,罗睺罗说:
“我虽然被打伤了,但我的痛苦是短暂的,我想不久将会痊愈,我没有怨恨。可是我的心中,却始终悲悯那个恶人,因为他将会受到更加常久的苦....
可是徒呼奈何啊!我该怎么办啊?我没有任何力量去拯救他....所以...我自今日起,要发‘弘法利生’的大愿,将佛陀训世的真理,传播于世间!”
哎!
这,就是佛子忍辱啊!
你说,
年纪轻轻的罗睺罗,如何能做到呢?
是因为他特殊吗?
我想,不是。
他能做到如此地步,
是因为他心里很清楚一点:
我不仅是罗睺罗,更是佛弟子。
是他,更是你我
罗睺罗的故事,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故事。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我是张三,你是李四,他是罗睺罗。所以,我父亲是张二,你父亲是李三,而他父亲,是释迦牟尼。
是,你可以这么想,
但你也可以不这么想。
就如同六祖说: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你我身与罗睺罗不同,
可佛性又有何差别呢?
我们不是罗睺罗,
但我们可以是佛弟子。
因为在罗睺罗眼里,
佛陀是父亲,更是世尊,
自己是孩子,更是弟子。
也就是说:
在这一点上,罗睺罗和我们一样。
而我们,也和罗睺罗一样。
佛经记载:
罗睺罗二十岁那年深入禅定,成就觉悟。
能够获得如此成就,难道是因为他有什么我们没有的东西吗?不是的,他什么都没有。
他有的,只有自己的觉悟,
他有的,只有默默地修行,
他有的,只有无量的忍辱,
他有的,只有释迦牟尼佛的背影,而不是父亲的背影,也正是当他面对那个背影时,内心所生发起来的 —— 想要追随的念头,成就了他永恒的瞬间。
幸运的是,
这些,我们也有,
我们,也可以有。
所以今天,
就让我们以佛子的身份,
祝我们的父亲,节日快乐吧!
我们也想成为一个内心没有恨怨仇争的人,我们,也想让众生从我们身上,看到您的影子 —— 就像,罗睺罗一样!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