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圆 满 | 七 宝 藏
开
启
心
中
的
宝
藏
——— 悲愿 ▼ 无尽 ———
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唯一化身
将继续利益一切有缘众生
在世间,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错误的理解,认为佛教消极避世,缺乏社会责任感。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很多学佛人没有很好地领悟佛法造成的。
有一些人学佛之后,对一切都是一副看穿、看透的样子。工作上该积极争取的也不争取了,美其名曰“放下”。小孩的错误言行该管教的也不管教了,美其名曰“自在”;家人杀生、嗜酒等颠倒行为该规劝的也不规劝了,美其名曰“随缘”。好像心量越来越大,乐于随顺众生,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件好事。可是,这些行为里面没有利他心,不是站在慈悲众生的角度,去熄灭他们的烦恼。而是用一种消极退避的方式助长他们的贪嗔痴,所以,这些行为不是“清静”,而是“麻木”。学佛不是叫你消极避世,恰恰相反,学佛是要以一颗慈悲之心去利益众生,要在内心里真正地升起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帮助众生从痛苦中出离的心愿,这是非常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如果没有发菩提心,修再多空性也不会成为大乘佛法。有人虽然貌似在修持甚深的空性,但远离了菩提心,最好的情况只能成为小乘圣者;如果连出离心都不具备,那就根本不能解脱轮回。在家人不同于出家人,在家人有在家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家人学佛,不是让你逃避这些责任和义务,而是要让你用更博大和无私的心去尽这些责任和义务。只有采取积极入世的行为态度,才可能更多的利益众生。所谓“清静”,是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像《金刚经》里所说的那样“心无所住而行布施”,而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不是放下,而是逃避。长此以往,你修的不是清静心,而是麻木心。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 未成菩提果 • 先结众生缘 ———
▼
点击“↑上图”进入大如香堂微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