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博堪布:出世是指解脱烦恼,而不是单纯从社会中抽离出去!


学佛之人不要迷信“神通”,真正的大神通是调伏自相续的烦恼,圆满具足菩提心,以佛法帮助众生。

对大多数人而言,无始以来形成的烦恼习性不是随便想想就能扭转、止息的。真正学佛是要真做工夫的,从最琐碎、平实处一路埋头做下去。

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年几十年,不松懈不放弃。如掷石入深潭,一沉到底。贤善的人格是学佛的基础。不管是不是能够理解深奥的佛法,此时此刻,要做一个好人。

善良,正直,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其他众生。无论是闻思还是修行中,保持好奇心,总想知道“然后是什么”,有助于对治过分内收导致的紧张和疲倦。

好奇心给修行带来一股活泼轻快的气息,像一个学习中的婴孩,很认真也很放松,对遇到的每一件事物、每一种状况感兴趣,热情专注地去了解、体会。


却不急于求成,不介意失败和重复。佛陀不仅指出所有众生都可以觉悟,而且耐心地教导我们如何消除迷惑。

他告诉我们道理,又教我们如何去检验、印证那些道理。他针对人们不同的习气、偏好、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开示真理,激发灵感,鼓舞信心。

出世是指解脱烦恼,超越生死,而不是单纯从社会中抽离出去。大乘的入世是指改造、成就此世间,令诸有情所求皆得,而并非如一般人所想,是在五欲尘劳中随波逐流。

学佛者先要有出世的心,真觉得这世间的五光十色不值得贪恋,才谈得上入世,以清净心去成人之美、成就世间。这也是修行的功夫和次第所在。

检验自己的修行是否有成效,主要看自己对三宝的信心,对众生的悲心,对因果的正知正见是否增上。从前我上学时,上师如是教我,在此与各位共勉!

“只想开悟不想学佛”的人不少,只求佛的智慧,不学佛的行愿。智悲本是一体,哪有舍此取彼的道理?佛法的智慧超情离见。


不是我们一般人满心傲慢和成见随便读几句经文,看几则公案就能揣度。想开智慧先调柔相续,远离恶业,对治烦恼。

普贤行愿一一随学,渐渐能心得开解,否则仅凭世间聪明,徒增邪见。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什么?信轮回是苦,涅槃安乐。

信身世无常,幻缘虚假,信因果不虚,持戒修福。信生佛一体,心佛无二。信自性清净,能生万法。修行者无信心,不得门而入。

前辈大德所说“不悟本心,学法无益”是为针砭但求知解、不重行证的流弊,并不是说要摒弃教理。

一般人修法大致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先明了义理,然后求行解相应,再至证悟,不可稍有知解便以为证悟了。


认为随心所欲、根本不需要约束自己、不用放弃任何享受和俗世的追求,就能领受佛陀教法的真谛,这是对佛法修行的误解。

经云:众生业力不可思议,众生善根不可思议。我们当深信因果,忏悔业障,同时对自己的善根生大信心,精勤思维修习佛法,不令空过每一个当下。觉悟始于当下。

闻思佛法是为实修做准备,有助于澄清见解,遣除实修中的违缘。若能广泛闻思当然好,若没有条件或能力。

则应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法门,了解基本的修持方法后,一门深入,扎扎实实去修,佛法是要拿到身心上去验证的。

每当我感到忧虑、压力的时候,普贤菩萨高尚的誓言总能给我帮助。他说:“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想到自己的誓愿,想到生活的目标,眼前便开朗了,怎样大的困境都是可以跨过去的。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 随喜分享朋友圈法布施功德无量 ===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藏传佛教Buddhism

藏传佛教Buddhism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佛教Buddhism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佛教Buddhism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佛教Buddhism。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