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设计】不同颜色的僧衣都有什么讲究?


着僧衣、剃净发是区分僧俗的标准。佛与僧的着衣泛称法衣。唐代高僧义净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云:“凡是衣服之仪,斯乃出家纲要”,一语道出法衣的重要性。

但从佛法东传以来,南传、藏传、汉传三大分支,所着僧袍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不同场合要怎么穿才对呢?为什么呢?

 - 1 - 

什么是三衣?

在印度,由于天气较为炎热,再加上当时风俗习惯的影响,出家人的衣服十分简单,但是出家人究竟应该有几种衣?这就必须考察衣制的来源。

佛在成道以后的最初五、六年中,根本没有制订戒律的条文,只有一些原则性的规范,所以也谈不上衣的制度与规定。除了披着的方法及其式样,跟俗人和外道不同以外,并没有限制比丘应该有多少件衣服。

后来,在一年的冬季里,佛与弟子们在人间游行乞化,佛陀看见弟子们得到很多布料,有的戴在头上,有的挂在肩上,有的缠在腰际,看起来既失威仪,而且十分累赘,于是佛陀便计划衣的限制了。

那时,正是印度的隆冬,当天晚上佛陀亲自试验:初夜披一件就够了;中夜觉得冷,于是加上一件;后夜时,还觉得冷,于是再加一件,也就足够御寒了。因此,佛陀制定比丘不得超过三衣,这就是所谓“三衣”的来源

由内而外第一衣安陀会,第二衣郁多罗,第三衣僧伽梨。

明‧杨卓《佛学次第统编》:比丘应具三衣,即袈裟也。袈裟者,以布切细长条横缝合成,由其所切之条数而分种种。 

安陀会衣:俗称五衣,即五条衣,五条之袈裟,名下衣,又名“杂作衣”。平时作杂事工作,均着此衣。

郁多罗僧衣:俗称七条衣,七条之袈裟,名中衣,又名“上着衣”。以其布块为七条,受两长一短割截衣持,平时僧众上殿过堂均着此衣。

僧伽梨衣:俗称祖(主)衣,九条乃至二十五条之袈裟,名上衣,又名大衣。每一条,缀长布四块,短布一块(四长一短)此衣为最大,故称大衣。为出外时及其他严仪之时著之。

以袈裟为法衣的代名,是全佛教的公意。《法句经》,《长老偈》,早就这样称呼了。

袈裟是一种颜色,如唐慧苑《音义》(上)说∶“袈裟,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玄应《音义》(卷一五)也说∶“袈裟,此云不正色”。

佛制僧衣,不得用印度俗人的白色,又不得用纯青纯黄等正色,称为袈裟,所以说“染色”、“不正色”。

到底是什么颜色?佛世并无一定。

佛灭以后,就要看习惯使用的颜色而定了。

如北传(有部)说袈裟是赤色(汉译《善见律》,说末阐提“著赤色衣”,巴利原语就是袈裟);南传(铜鍱部)说是黄色(或译袈裟为“黄金色衣”)。

 - 2 - 

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是指现在盛行于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及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等的佛教。它是原始佛教时期之后,传到斯里兰卡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基本保存古老佛教教法的部派。

主要包括:

泰国的大宗派和法相应派;

斯里兰卡的暹罗派、阿摩罗普罗派和罗曼那派;

緬甸的善法派、瑞琴派和门派。

南传佛教国家的僧团內部虽然也存在着不同的派別,但这些派別在戒律、经典、教法等诸多方面并无分歧,依然以巴利经典为根据,仅是在剃眉、持伞、通披、偏袒、诵经音调与袈裟的颜色等等细节方面存在着一些微小的差异。

南传佛教徒的僧衣较为朴素,赤脚、黄色裹布袈裟,为统一装束。

根据等级不同,袈裟的颜色划分为淡黄、深黄、橘色等,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出家人像佛在世时比丘一样,只披一块黄布袈裟。

同时因传承不同,颜色不同:

比如:


其穿法,如下图(因为找不到实在找不到合用的图片,师兄们多海涵):


通肩和偏袒右肩的不同穿法,代表着不同的场合:

通肩,一般是在僧尼坐禅或出入世俗之地时穿着,是为彰显袈裟福田相之功德。

偏袒右肩,多用于礼佛、供养、忏悔、面见长老、论证佛法等场合,以示慎重、尊威之意。

 - 3 -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但以其密宗传承为特色。集中在中国藏族主要聚居地区(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蒙古,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俄罗斯的卡尔梅克、图瓦和布里亚特。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主要包括: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还有噶当派,后逐渐消并入格鲁派)。

其中宁玛派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寺庙规划设计

寺庙规划设计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寺庙规划设计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寺庙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寺庙规划设计。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