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中几个不能忽略的问题!




回向偈应该用金刚语

印持你回向的偈文,应该是诸佛菩萨及登地以上的大德的金刚语。

凡夫造的回向文,是不可靠的。有个人对我说:“《普贤行愿品》太长了,‘所南德义……’又太短了,我造了一个只有十颂的回向偈,文字很美,意义也更有超胜之处,希望在学会中多弘扬、多宣传!”

这是凡夫人的分别念,要超过经典,是不可能的。

因此,平时行善之后,一定要用佛菩萨及前辈大德们的谛实语、金刚语来作回向。比如,《普贤行愿品》,《入菩萨行论·回向品》,上师如意宝的《愿海精髓》,以及各教各派公认的大德所造的回向文,念诵这些偈文,一定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这些偈文与凡夫臆造的文字,差别非常之大。

回向众生 成为其成就菩提之因

当你造了善根,又有了回向文,那要将善根回向到哪儿呢?

“回向广大菩提因”。以现在的善根为主,再加上三世所积有漏、无漏的一切善根,全都回向广大菩提之因。也就是说,要将善根回向给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愿此善根成为他们成就圆满正等觉菩提果位之因。虽然在现在还不能得果,但一定要成为佛果的因。

回向时这样观想,哪怕是短短一瞬间,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待会儿讲完课以后,一念“所南德义……”,大家心里就可以观想:“以今天我在此听课的善根为主,再加上自他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全都回向给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愿他们自在成就菩提,愿此善根成为其成就菩提之因。”

这样一观想,接着念诵《普贤行愿品》印持,那善根是非常非常广大的!


善根的大小随愿求与回向而定

好的修行人,也就是上根者,不论他持戒、念经、参禅,做任何善法,都会成为大乘善根;中根者,只想到自己解脱,所以成就的只是中等善根;下根者的话,做再大的善法,也只是人天福报而已。

因此,善根的大小,是随着愿求与回向而定的。

比如持戒,为得菩提而持的戒律,是大乘戒律;为自我解脱而持的戒律,是小乘戒律;只求快乐、不想脱离轮回的持戒,是世间的戒律。虽然受的都是居士五戒——断绝杀、盗、淫、妄、酒,但因为心里怀着不同的愿求,每个人所得的善根就不同,果报也不同。

听课也是一样。有的人一上来发的就是无上菩提心,中间又以无缘智慧摄持,最后回向了圆满菩提,这样整个一堂课的听闻功德,都成了大乘善根。有的人进门时求的是自我解脱,回向的也是独自一人的解脱安乐,虽然同在听法的行列,他成就的就是小乘善根。

还有一种人,他什么都不想,来了就坐那儿,“反正大家都听课,我也来听”,没有善恶的发心,只是在无记状态中迷迷糊糊地坐着。听起课来,要么打妄想,要么东张西望,心思不在法上。甚至躲在柱子后面看小说,最后课上完了,说不定还生了个欢喜心:“终于讲完了,回去睡觉啦!”(我不是说柱子后面的人都看小说。但个别人特别喜欢坐在柱子后面,我就起了点疑心。因为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是在上课时偷偷看别的书,自己有这个毛病,就会以此推测别人。)

这样听课有没有善根呢?耳边听受到了佛法的金刚语,这是善根;其他的散乱状态,严格来讲,都是罪业。

因此,在懂得这些道理以后,同样是行善,为什么不回向广大圆满的菩提呢?


行善后务必作回向

很多人不重视回向,认为善法做了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对的。作为修行人,无论在何时何地,不管做任何大小善事,转绕坛城,或在佛堂里供支香、供杯水,结尾时千万不能忘了作回向。有时间的,可以作广大回向;没有的话,简单一点,四个、六个或者十几个偈颂都可以。但不论广略,一定要回向。

如果没有这样回向,那么所成办的任何善事,它的果报成熟一次便会耗尽。以前我们讲过,毁坏善根的四因之一,就是不回向,此外还有颠倒回向、在人前炫耀、对所做的善根生起后悔心。

不信佛教的另当别论,就算是佛教徒,供佛、供僧的众多善根也不知道回向,就算是回向了,恐怕多数还是回向自己快乐、平安、健康、无病、长寿……但是只求这些是很可惜的,果报也不殊胜。

刚才说了,应当“回向广大菩提因”,应当“尽求解脱”。也许对我们来讲,什么是菩提,什么是度化众生,现在还比较茫然。但是,你应当尽量改造自己的心,将以往自利的回向,尽量转成利他。比如,一念《普贤行愿品》立即想到:“今天我不能为自己回向!一定要将这些善根回向给所有的众生,愿他们不仅暂时离苦,而且要成就菩提安乐!”这样心一转,善根就完全不同了。


回向菩提善根永不耗尽

有什么不同呢?刚才说了,如果回向人天安乐,善根很快就耗尽了。但如果你回向于究竟菩提之因,即使感受了百次善果,在尚未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前,善根不仅不会穷尽,反而会日日增上。

如《慧海请问经》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意思是,如果有一滴水落入大海里,那在大海未干涸之前,这滴水是不会干的,因为它已经与大海融为一体了;你将善根回向菩提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善根,在你未得佛果之前,是永远也不会耗尽的。


若回向 他人必能得到利益

要知道,对众生最有利的,是佛法。如果你要利益父母亲友,为他们做法事;要利益亡者,为他们做佛事,此时一定要记得回向。不回向,他们得不到利益。只要回向了,不管是活人也好、死人也好,旁生也好、饿鬼也好,甚至是地狱众生,他们都必定立即获得所向往的利益,可以说立竿见影。

不说其他的,如果对病人念经回向,有些很快就好了。这就是佛法的力量,不可思议;这也是如来的加持,以凡夫心无法揣测。当然,这种加持力,以肉眼是见不到的,但它却真实地利益到了众生。因此,在佛教的传统中,念经做佛事等,历来都是利益众生的重要方便。

诸佛菩萨如何回向 我亦如是回向

我们就应当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这种回向可以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法王如意宝非常重视这一回向方法,对我们来讲,这也是非常殊胜的方便。

在念《普贤行愿品》时,如果你实在无法观想每一个偈颂的内容,就在开始时心里意念:“诸佛菩萨如何回向,传承上师及前辈的圣者们如何回向,我今天也如是回向。”这一点应该不难,我们完全做得到。做到了,就可以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

这一窍诀其实出自佛经,如《三十五佛忏悔文》云:“过去诸佛如何回向,未来诸佛如何回向,现在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普作回向。”《普贤行愿品》中也说:“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可见,让善法成为圆满菩提之因的无误要诀,唯有依赖于以回向印持的这一结行。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精进作回向。


让回向成为习惯

你们可以总结一下上面讲的回向要点,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行持。比如,造了任何善根以后,至少观想一下:“诸佛菩萨怎么回向,上师如意宝等传承上师们怎么回向,我也如是回向。”“愿将此善根以及三世一切善根,全都回向一切众生,以令他们自在成就圆满正等觉果位。”

这可能不用一分钟吧,但如此观想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其实修行是一种习惯。长期做的话,发菩提心也好、回向也好,最后什么都很容易。像课前课后让大家转经轮,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今天忘、明天忘,但现在习惯了,也就没什么困难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让这种回向成了习惯,那在任何时候,你一做完善根就会回向,一回向就会想到要像上师及诸佛菩萨那样回向,就会想到众生,就会想到菩提,但不会想到自己。

能这样修的话,修行也不会很困难的。

摘自 索达吉堪布

《前行广释》第132节课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 随喜分享朋友圈法布施功德无量 ===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藏传佛教Buddhism

藏传佛教Buddhism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佛教Buddhism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佛教Buddhism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佛教Buddhism。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