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生死大病,有特殊药吗?
我们常说的“四大皆空”,其实是一种把我们从恶业里解脱出来的方法。
但是我们愿意“空”吗?我们不愿意啊!
所谓“四大”,只是现象级的存在。
我们现在看到的光,听到的声音,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所对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都是过去时。
但我们捕风捉影,依然在这里面追逐不停。
《楞严经》里说,我们众生就是在幻境中不知不觉,以幻为真。佛教里有一句话叫“认贼为子”。
从世间来说,就像你押赌的时候押错了,押错了那肯定会输的嘛。
所以轮回就是一场注定会输的游戏。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但他并不是为了秀书法写的。
实际的缘起是当时的名士们汇聚在一起举办了一个论坛,这个论坛的主题是什么呢?讲生死无常,讲了生脱死。
所以整个《兰亭序》里面都蕴含着一种智慧的哲学思考,这才是《兰亭序》不朽的价值所在。
▲左右滑动
生死这个话题,过去人讲,现在人讲,未来的人还会讲。
大道若不明,纵使长寿如八百岁的彭祖,也说人生就是一场虚诞,一场戏。那我们学佛的人,对这个话题更不能避而不谈。
必须每天谈,每天想,每天思维。睡觉了,躺在床上都要想。多思维一遍这个生命主题,就向觉醒前进了一步。
“老生常谈”,就是要常常谈,常常念,常常思维。
因为轮回是有惰性的,有习气的,甚至这个习气连我们自己都不认识,它是隐蔽的。所以要用佛光去照耀它,常常地去照。
哪一天能照到五蕴皆空了,那除一切苦厄的程序就启动了。
五蕴中,我们身体的地水火风属于“色蕴”。
“受蕴”,是我们的精神感受体,是肉体以外的感受。
“想蕴”,是精神的一个现象,属于第六意识层面,是最粗陋、肤浅的一种大脑的工作机制。
虽然这么肤浅,但被想蕴笼罩的我们,认为这是常态,毫不怀疑它的存在,更没有进行过自我解剖。
然后是“行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行蕴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是行蕴到底可不可逆?
我们现在讲“熵增”,“熵增”的这个过程可不可逆,可不可以变成“负熵”?这不仅是一个修行课题,也是一个科学课题。
最后是“识蕴”。“识”能领纳,能分别,是生命非常重要的标志。
但同时“识”作为生命的肤浅现象,也像一个牢狱一样,制约着我们生命的自由。
所以“识”具有双面性,一方面你靠它活着,另一方面它又置你于轮回的死地。
被五蕴挤压,被生死束缚,但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生死重病,不知道黑白无常不分昼夜地在追随着我们!
所以佛陀为了救我们,把这个问题研究得非常细致。
轮回是会传染的,解脱也是可以传递的。解脱的智慧佛佛相传,祖祖相续。
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如此,解决生死大病的特效药、免疫药哪里有?只有佛教有。
不服这个药,这个病是看不好的。而这个病一旦解决,不仅我们可以解脱轮回的诅咒,也能帮助我们的祖先从苦海中脱离。
——三参法师古文殊寺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