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无常”的真相后,你还能应对自如吗?


小时候看电视,你有没有被黑白无常吓到过呢?

小编小时候实实在在被这两位吓得直做噩梦,瘆人得很啊!

在民间信仰中,黑白无常指阴间衙门中两位令人胆战心惊的鬼。人将死时,阴司派无常鬼去勾摄生魂。

人的灵魂一被勾走,便马上死亡,因此无常鬼又称为“勾魂鬼”。

古人陈裕曾有诗曰:“一朝若也无常至,剑树刀山不救伊。”可见无常鬼的厉害!

鲁迅先生曾对黑白无常进行过考证。

他认为,这阴间的无常鬼应是受人生无常思想影响所创造的。

在佛教看来,“无常”指的并不是具体的鬼,而是生命的真相,一种普遍规律。



观无常

所谓“无常”,指的就是万事万物都不是恒常不变的。变,才是真相;变,才是对的。

《金刚经》中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世间一切都如泡沫一般变化不定,虚幻不实,无自主性。


佛教的无常观建立在缘起论的基础上。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都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成的,所以它们在本性上是“空”的。

比如: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如果不调和,就会有麻烦。


生病时叫“四大不调”,去世了叫“四大离散”。“四大”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这体现着无常的道理。

不光是“四大皆空”,在佛教看来,万事万物都处在无常变化之中。


生理现象的无常,有生、老、病、死。


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危机感。


而如今在世界上仍旧蔓延的疫情,更是让大家打心里唏嘘:生死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啊!

物理现象的无常,有成、住、坏、空。


儿时居住的地方,早已不见老房子的身影,那些承载老成都人记忆的旧街巷,很多只能在老照片里看到了。


周围的静物,仿佛是静止不动的,其实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经历着成住坏空。眼角的皱纹、头顶的白发,都向人们展现着生命的真相。

精神现象的无常,有生、住、异、灭。


昨天的想法,今天可能完全不认同,明天又会冒出各种各样其他的念头,这些念头稍纵即逝,难以捕捉,而爱恨情仇的戏码不停地在生活中上演。

孔子曾感慨“逝者如斯”“交臂非故”;太白诗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些都是人们不经意间发出的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观无常,能让人在眼花缭乱的世俗生活中,对名利、财富、亲密关系等不去过分执着,不至于深陷无明烦恼之中而轮回生死,无法自拔。


这些无常观,有问题

简单来说,无常就是变化,比如天气阴晴不定,祸福相依。


大家基于无常而持的生活态度各有不同,有的人被生活中的变化牵着鼻子走,内心无所适从,有的人却能坦然看待。

下面列举了几种不恰当的对待无常的方式:

消极避世。


因为自身掌控不了生死无常,便认为命运是无法掌控的,于是随波逐流,不再努力,落入“顽空”状态,浑浑噩噩,听天由命。


看起来活人一个,但却毫无生趣可言。近来社会上讨论的“佛系”“躺平”,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心理成分。

暂求慰藉。


沉迷于烟酒、赌博、毒品等以寻求解脱,被生活的无常所困扰,却不能正视,更无法积极提升心灵的修为,而只知道借助外力麻痹自己,试图忘掉烦恼,求得一时安宁,比如很多人陷入网瘾的泥淖无法自拔。

唯利是图。


将享福享乐、名利成就作为人生目标。


这些人中很多人无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干将,在历史中的地位、功绩不可抹杀。

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对人生真相的冷静觉察与反观,虽有宏图大志,但执着越多,危害越大,甚至会误入歧途。

这些方式都无法让人从无常带来的不自由中解脱出来,反而会导致心灵长久地承受漂泊之苦。



佛教的无常观

佛教的无常观是辩证而圆融的,它既让我们看到万事万物的危险、脆弱以及不稳定,从而去远离对他/它们的过分执着与贪恋;


也让我们看到“有变化,就有办法”的乐观和积极面,改变了宿命论者的悲观与消极。

佛教承认人有能力与权利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喜乐。正因为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所以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改变的,人生也就真正有了奔头。

《了凡四训》中讲述的就是真实的例子。

这也是我们常说“佛教不算卦,算卦为外道”的原因。

时节因缘把握得好,坏事能变好事;相反地,拥有众多的财富,拥有无限的权力,若把握得不好,也会走向反面。面对无常,心安便是归处。


于无常中寻求超越

《六祖坛经》中记载,志彻禅师读《涅槃经》,不理解无常的含义,请教六祖慧能。慧能回答说:“无常者,即佛性也!”

真正的觉悟,是对无常的如实体悟,对真实的如实了知。


如何如实了知?无他,须归于无常世间。

生活在无常世界的快乐与痛苦中,亲身体验苦、空、无常,提起观照,才可能迎来真正的觉悟,那是超越了无常和常的觉悟。

一旦明白了世事无常的道理,当我们面对人生境遇的逆变和社会环境的转换时,才能泰然处之,获得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还在逆境中挣扎,还在希冀着一个幸福的目标时,如果明白无常的道理,就不会被暂时的困顿所击倒,被眼前的挫折所蒙蔽。



赵朴初先生曾说:


“修菩萨行的人不仅要发愿救度一切众生,还要观察、认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无我的;要认识到整个世间主要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不断发生、发展、无尽无休的洪流。


菩萨觉悟到,在这种无常变化的汹涌波涛中,顺流而下,没有别的可做,只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这样才能把握自己,自度度人,不被无常变幻的生死洪流所淹没,依靠菩萨六波罗密的航船,出离这种无尽无边的苦海。”

人生在世,若能秉持一颗出世之心,虽要处理繁杂琐事,但不会心累,只是视其为修行的历练。


许多为慈善事业努力终身的人,自利利他、心怀大爱,便是在无常中寻求超越,这是佛教的无常观与菩萨行的人生观的结合,是人间佛教的真实践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云台海会

云台海会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云台海会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云台海会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云台海会。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