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二十七载,一步与一生


一九九四年农历六月初八,

上传下喜法师于新昌大佛寺,

悟公上人座下披剃出家。

对于今后受师法乳之恩的佛子而言,

这一天的不同,

在于意味着一扇生门赫然开放,

一轮朗日破暗垂光。

二十七年来,从三年闭关、住持寺院、领众念佛、放大蒙山,到二零零四年应请开启全球弘法之旅,师走出方外,深入红尘,以特有的贴近生活、智慧亲和的语言,辅之以各种现代化的载体,宣示深奥,引渡群迷。


他打开门,我们因此了知了

走向光明的无限可能。

出家因缘

PRACTICE BUDDHISM 

上海龙华寺佛塔

童年  城乡间的“旁观儿童”

1967年,法师出生于上海普通劳动人民家庭,后来,父母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农村建设携全家去了江西,又辗转到安徽凤阳。当时生活艰苦,常常往返于上海、农村之间,法师自幼目睹城市和乡村不同的民风民俗,也数次看到民众面对生老病死、生离死别的痛苦与无奈。

这一切给年幼的法师带来极大的心灵冲击,伴随着恐惧、好奇、还有种种迷茫而生疑惑:如果每个人都要走这条路,那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种早期对人生的困惑、质疑和思索加速了法师日后走上寻找人生真正意义的旅程。


法师年少时特别钟情于佛塔,去龙华寺看塔时在方丈室遇到了住持上明下旸大和尚,被大和尚的德相吸引,心生欢喜,后来就在明旸大和尚座下,第一次受三皈五戒。

结缘 修行中的初体验

上世纪80年代末,法师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个体私营老板,他觉悟到:纵使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只不过是金钱的奴隶,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关停生意,自己在家专心研读传统文化,期望能从古代贤圣的语言中找到人生意义的答案。边看边思索、消化沉淀、自我实践。当读到《道德经》时,与经典感应道交,很有受用。

后来在净慈寺——永明延寿大师的道场,一位出家人介绍法师读《楞严经》、《金刚经》和《六祖坛经》,法师深入堂奥,法喜充满。

出家前缘,值遇善知识

伴随修行初体验,法师认识到只有处在“道”或“真理”中,生命才是最快乐的,除此之外没有快乐。于是辞别家亲,只身入山寻找修行的道场。

静慧长老与传喜法师于国清寺合影

在新昌大佛寺,遇到剃度并依止的恩师——上悟下道大和尚;在方广寺遇到传印长老提醒出家;在国清寺遇到慧良老法师,并第一次见到了三十多岁就证得“念佛三昧”的静慧老法师;在天童寺遇到坐化的松山老和尚圆寂……

法师目睹了这些老法师炉火纯青的道力,见证了佛法的真实殊胜,却慨叹圣教衰弱,众生困厄沉迷,少有人知晓,此时,出家的想法日趋强烈。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

法师与悟公上人1994年第一次五台山朝圣

剃度 入教

随着出家因缘逐渐成熟,一想到出家,法师自述说便汗毛直竖。这也预示着:法师在家的生活就要结束了。此时念佛堂的老居士们也慢慢知道:这个共同修学的老师已经要现圆顶方袍的出家相,就要出家了!

九四年六月初八法师依止悟公上人披剃出家。剃度2小时后,上人就带他朝拜圣地五台山,在塔院寺的大白塔下,上人赐法师名号“传喜”!

初次朝圣,法师亲见瑞相:五台山四十多年来第一次出现的智慧灯以及随后朝圣途中的种种祥瑞,异象纷呈!

剃度之初的五台山之行吉祥而殊胜,不断增益着初涉弘法利生、坚持修行之路的年轻法师探究佛法奥义、普利有情广度众生的坚毅和信心。

法师说

THE PURSUIT OF WISDOM 

传喜法师与悟公上人合影

即使选择一百次,

出家的选择都不会变

一九九四年的六月初八,我在恩师悟公上人座下剃度出家。恩师不仅仅赐予剃度,并立刻以惊喜的方式,开启了我此生第一次五台朝拜之行。

那一次我们朝山七天,几乎每天都有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从我自身而言,在大白塔上空看到智慧灯,在佛光寺大殿得文殊、普贤现前加持,在大白塔东南角又蒙师父赐法名“传喜”。这一桩桩胜事,当时还有些懵懂,现在回想,无一不是来自师父的功德加持。

2000年的古文殊寺旧址

2021年6月的古文殊寺

这种种的祥瑞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也成为我们来五台山重兴古文殊寺的最重要的因缘。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主要是受我们师父的恩德,主要的因缘是师父赐予的。

我常常在想,幸亏当年师父给我剃度,才有了我们的今天。如果那时候我还继续做生意,这世界无非是多了一个小老板,没有什么意义。物质的财富虽然是生活的必需品,但绝不是生命的奢侈品。学佛有信仰,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作为一个生命,学佛追求智慧,是最庄严、最殊胜的事。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走出来与大家结缘,除了是对师父所作安排的一种依教奉行,也是想到,如果这一生可以送给众生一份礼物的话,最好的礼物就是佛法。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幸运的其实是我——你们学佛所得的感受,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加持。出家人也好,跟着我学佛多年的居士也好,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这条路没有走错,会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幸福。

对于自身而言,我也很难想象,如果到现在还没有遇到佛法,如果我还是大街上那个两眼迷茫的人,那生命该何去何从?所以作为居士也好,作为出家人也好,让我选择一百次,我一百次都会选择出家。

佛教是科学的,佛陀是真实不虚的。佛的每一个法都饱含着无量的功德,只要你接受,只要你把祂抱在怀里,肯定会被祂温暖。这是我这么多年带着大家一路向前的一种信心的基础。我相信佛法,相信佛陀,相信大家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受用,相信终有一天你会知道,是谁在做梦,又是谁在施福。

直到今天,我所走的每一步、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没有离开师父的教导。中国有一句话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我们而言,这世间每个人的轮回,我们都有责任。每个人都应当担起这份责任,用我们所感悟到的,用人类现有的美好的东西,去跟大家分享,去陶冶人们的情操。

尤其在当下传统文化复兴的进程中,作为个人,尽管并不博学,也不一定能开悟,但是向更多的人介绍佛教的基本理论,解除大家对佛教的误解,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又非常重要和繁琐的工作。

THE PURSUIT OF WISDOM 

我们是佛法的受用者,同时努力地成为这世间佛法的延续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更能体悟到佛菩萨的悲愿,更能体会到师父的生命是什么,也因此更深刻地去解读曾经在师父身边的点点滴滴。


我们结下的缘不是世俗的缘,是纯粹的三宝的修行的缘。我尽我所能地把大家供养到佛面前,让你们与佛建立因缘。佛是绝对无欺的,佛的圆满里面没有一点垢染,没有苦,没有漏,没有罪。我们全然奉献着,一起供养佛陀,然后一起品尝走上修行路后的生命的改变。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

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