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见上师,却屡屡错失机会,这也是资粮不够


有的人虽然很有意乐想要拜见上师,可是每到有机会时,就会十分“巧合”地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所耽误:临时要开会,走不开;突然要出差,见客户,推不掉;身体突然不舒服,感觉没法出门呢……结果错失了一次又一次机会。

还有的人连听一堂课的耐心和热情都没有,修行的违缘障碍特别多,其实这也是资粮不够的表现。

简单来说,“积资净障”就是积累资粮、清净业障的简称。广义上来说,“积资净障”这四个字包括了从凡夫到佛地的一切修行。


积资净障不仅是指放生或者念经,而是包含了从轮回中解脱,乃至圆满佛地的所有修行

“资粮”又可以称为“福报”或“福气”,比如世间人常说某人很有福气或福报。不论是用哪个词,这个概念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解脱路上行走的每一步

资粮不够的表现

从世间法来看,如果某件事办不成,如找工作不顺利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等,这都能体现出自己的资粮不够。

另外,从出世间法来看,我们已经选择走上了修行之路,然而有的人还没有皈依,还不是佛教徒,虽然他也很有意乐想要拜见上师,可是每到有机会时,就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所耽误,结果错失了许多机会。

别说错过几次机会,就算错过一次,也不知道下一次将要等到何时何世。

虽然有的人已经皈依了,但是就连听一堂课的耐心和热情都没有,或者是无法增上信心,又或者是无法显发智慧等,修行要么没有进步,要么走三步退五步,这也是资粮不够的表现。

进一步来说,外境出现的种种障碍,比如我们学佛、解脱或往生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障碍,以及内心涌现出的烦恼和恶分别念等,都是由于自己的福德资粮不够。

有些人经常会抱怨外境的某种情况,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资粮不够,这种情况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就可以体现出来。

比如,刚刚跑到公共汽车站,自己要坐的那辆车就开走了。一般这种时候抱怨一下就过去了,似乎从来没有想过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福报不够。

在面对同样的对境时,有的人会生烦恼,而有的人却特别赞叹。

比如,当具有正信的佛教徒看到佛像或听到佛乐时,内心清净的信心就会油然而生;当一些福报资粮不具足的人听到佛乐时,内心就会非常烦躁,这也是资粮不够和业障深重的一种体现。

不仅如此,在轮回中转生于恶趣,明显也是福报缺失的表现


即便是生而为人,或是在世间拥有一定的财富和地位,这也只是暂时具有福报资粮的一种体现,这些对于我们的后世能有多大的帮助也很难说

世间人常推崇一些福报很大、地位很高、财富圆满的人,其实人类众生中福报最大的要数转轮王,但是由于现在这个世间的众生福报不够,无法现前转轮王出世。

转轮王的福报大到什么程度呢?

通过历史记载可以知道,古代的国王需要非常勤作,南征北战、横征暴敛才能开拓疆土和积累财富。

但是转轮王不需要如此,如《俱舍论释》中提到,在初十那一天,金转轮王受长净戒(即八关斋戒),当时金轮落入他的手中,与此同时,空中传出“愿行以前的转轮王之事业”之声,接着金转轮王腾空而起,结果诸小国从彼土来迎接,仅依此而获胜。

可见,由于自己往昔福报的显发,便可感召金转轮王的地位。

但是,就算他是人类中福报最大的,正如《亲友书》中所说:“纵然曾为转轮王,于轮回中复成仆。”


哪怕是统治四大部洲的国王,福报耗尽之后也会成为别人的仆人。

由此可知,单是轮回中的福报仍然无法给我们带来究竟的安乐和解脱

站在解脱的角度上来说,上师希阿荣博堪布也开示过:“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圆满之前,不可能完全证悟空性;即使已证悟了空性,在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前,仍然需要精勤积累二种资粮,使修道日益增上。

由此可见,福报是如此重要,它渗透到我们生活和修行的方方面面

往生需要资粮

《佛说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下了四十八大愿,其中第二十愿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这句教证中提到“植诸德本,至心回向”,就是指通过修行积资净障,这也是我们能够蒙佛接引,顺利往生的条件之一。

法王如意宝在《无常道歌》中提到:“将到中有应备行路粮”,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我们生前自由自在行持善法,其实就是为临终时或在中阴阶段能够解脱而积累资粮

所以积资净障和往生有很大关系,我们需要积资净障,不仅是为了今生,也是为了能够顺利往生

《极乐愿文大疏》中提到:“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积累诸多善根,下面所讲的相续中生起愿行菩提心、成办所发殊胜愿也是以积累资粮之因作为前提。”

我们之所以能够生起菩提心、发下信愿往生的清净愿,也是相续中福报具足的表现

否则,我们连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名号都听不到,即便听到了,如果没有资粮也不会产生信心;

即便有一点相信,如果没有资粮也不会产生坚定的愿心;即便想要去极乐世界,如果没有资粮也去不成

总之,没有资粮,往生将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情。就算天天都想着要去极乐世界,如果不精勤地积资净障,同样也是很困难的。

有一位认识的人并不信佛,但是有一次她突然找我,询问一些关于极乐世界的事情,如极乐世界有没有白天黑夜,那里的人长什么样子,他们能不能回忆前世等。

我从名言中极乐世界的确存在等诸多方面为她做了讲解,她听完之后非常感慨,并且发自内心地说:“我真的很想信。”

但是,学习多年的世间知识已经在她心里根深蒂固,障碍她无法像具有正信的佛教徒一样去相信。

可见,这也是福报不够的一种体现。她能够听到佛陀的名号,愿意了解极乐世界,甚至愿意去相信这一切真实存在,但是由于福报不够,她没办法深信,更谈不上在深信的基础上发愿往生了。

要想生起菩提心、出离心,发起清净愿,同样也要依靠积累资粮

《广大游舞经》中说:“具有福德者,亦成诸所愿。”正如刚才所说的,现在生活中的很多事办不成,也会有一些外在的因缘,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自己的福报不够。如果福报具足,我们就能心想事成。

积累资粮的方法

那么怎样才能积累资粮呢?一切积累资粮的法门全都含摄于七支供中

七支供分为:顶礼支、供养支、忏悔支、随喜支、请转法轮支、请不涅槃支和回向支。相信大家对七支供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念诵《普贤行愿品》(七支供)。

比如,《入行论》在讲解了菩提心的利益之后,为了使大家能够顺利地生起菩提心,寂天菩萨用了两品来讲解七支供;五加行里的念修百字明和供曼茶罗,都是迅速有效积资净障的窍诀,而且七支供还是修上师瑜伽的前方便。

所以很多法门里都含摄七支供,可能有时不叫这个名字,但实际都没有脱离这七种修法中的一个。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七支供的重要性。

七支供总集了一切积资净障的法门,而且三士道的修行、任何法门的成就都需要积资净障,都需要修持七支供。

即便是小士道发心的修行人,哪怕只是希求人天福报,也需要精勤地修持十种善行,断除十种恶行,积累大量的福报,并且回向自己能够顺利地转生到人天善趣。中士道的修行人在持戒方面非常精严,大士道的修行人就更不用说了,为了自他一切众生的解脱也要积资净障。

需要强调的是,一切修法,包括因果方面的法理,在我们了知之后去行持的过程中,都不要离开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摄持。

《普贤行愿品》(七支供)的最后一个偈颂是:“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其中“礼赞”对应顶礼支;“供养福”对应供养支;“请佛住世转法轮”对应请不入涅槃支和请转法轮支;“随喜忏悔诸善根”对应随喜支和忏悔支;“回向众生及佛道”对应回向支,即回向愿一切众生能够到达佛地。

虽然这句偈颂仅仅只有几个字,但是也包含了“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这两个菩提心的条件。

由此可见,在广泛学习积资净障的法门时,千万不要忘失了菩提心和出离心。我们这样行持并不是为了希求人天安乐,而是为了令自他一切众生圆满具足福报,从而脱离轮回苦海,往生极乐世界。

由于这种发心力的摄持,我们的善根也会变得广大无边,乃至获得佛果之前也不会灭尽。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在线学习 >慧智法师

《极乐愿文·浅释》第六课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
不要走散哦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次第花开

次第花开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次第花开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次第花开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次第花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