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见用,终身无难


《群书治要三六〇》第六十七句:

景公问晏子曰:“忠臣之事君,何若?”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公不悦曰:“君裂地而富之,疏爵而贵之,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其说何也?”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何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出,臣何送焉。若言不用,有难而死,是妄死也;谋而不从,出亡而送,是诈伪也。忠臣也者,能纳善于君,而不与君陷于难者也。”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三十三《晏子》。齐景公向晏子询问道:“忠臣应该如何辅佐国君?”晏子说:“国君有危难的时候,忠臣不跟着去死,也就是不跟着国君共赴劫难;国君如果出外逃亡,忠臣都不去送行。”景公很不高兴地说:“国君把地分封给大臣,让他们富足,还封给他们爵位,让他们尊贵。国君对大臣这么好,大臣居然在国君有难的时候,不跟国君一起共赴患难,而且国君逃亡的时候大臣连送都不送,这是什么道理?”晏子说:“如果忠臣给予的谏言被国君采纳了,国君一生都没有危难,忠臣何需送死?”就像上面讲到的“劝谏”,“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忠臣有智慧的表现是,在灾祸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可以防患于未然,甚至稍微有一些迹象,就可以把错误弥补过来,把问题化解。所以,当然是“言而见用,终身无难”。


然而,国君更关注的问题是,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遭难的时候,有没有人肯陪自己一起逃亡。这是出于情感上的考虑,而没有理智地进行分析。国君应该想着如何把国家治理好,如果国家衰败到连国君都要逃亡的地步,应该惭愧至极才是。所以,作为领导者,他对此着眼的不应该是情感,而应该是理智,只有运用智慧,才能洞察先机,防微杜渐。这其实也是晏子在提升齐景公看待事情的智慧。

晏子接着说:若言不用,有难而死,是妄死也。”如果大臣的谏言不被采纳,结果国君有危难了,还跟着去死,那是盲目地白白送死。“谋而不从,出亡而送,是诈伪也。”臣子进献了很多谋略,结果国君都不采纳,最后国君出逃的时候,臣子还去送行,这样的行为就是虚伪。“忠臣也者,能纳善于君,而不与君陷于难者也。”所谓的忠臣,就是能够向国君进献善言,能够提早引导国君看到问题的根本、问题的迹象,然后将问题化解,而不是与国君一起陷入危难的境地。

这一段对话,说明晏子劝谏非常善巧。他用一个反话让齐景公感到很惊讶,接着再讲出其中的道理,让齐景公终生不忘。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