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里“观”的甚深义




生命需要温度

更需要真理之光

《心经》是佛的智慧

有了佛的智慧光明

生命才会变得无畏

如果我们是光明的

世界也必然是光明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既是佛的《心经》,也是法的《心经》、僧的《心经》,也是我们的《心经》,祂总集三宝为一体。

“般若”,大智慧;“波罗蜜”,到彼岸;“般若波罗蜜”,依靠大智慧到彼岸。这个大智慧,经文里叫“无智亦无得”,不是我们分别意识、有为的。

经是道路,是我们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的一条路;又是我们修行所依止的加持,所以也叫“涌泉”,如涌出的甘露水不停地加持我们;祂也是真理、不变的真谛,又叫“契经”。


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余年,讲经三百余会,“般若”就讲了二十多年,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宣讲。我们一般知道《心经》是佛陀在灵鹫山讲的,但其实《心经》是观世音菩萨说的。


一时,佛陀在灵鹫山入甚深的光明定,周身放大光明。舍利弗尊者请问观世音菩萨:这大光明定是怎样的境界?观世音菩萨为他解答,这就是《心经》的由来。

玄奘法师所翻译的《心经》,直奔主题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把序品部分省掉了,因而很多人不知道《心经》是观世音菩萨说的。


观世音菩萨,是释迦佛陀的心,是报身佛的状态,所以这部经里有化身佛、报身佛、法身佛。佛陀入法身的境界,由报身佛的观世音菩萨讲解,最后由化身佛的释迦牟尼佛来印证。印证的这一部分是流通分,在我们平时读的《心经》里也没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里为什么不用“观世音菩萨”而说“观自在菩萨”,二者是什么关系?二者是同尊。“观世音”侧重于寻声救苦,重在“用”,“观自在”重在“体”,有体有用,因而称“观世音”为“观自在”。


为什么说《心经》既是佛的《心经》、法的《心经》、僧的《心经》,也是我们的《心经》?在经典的引导下,我们也可以回光返照,观想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即以甚深的智慧达到彼岸,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当下,“观自在”之后所觉悟到的佛性,具足涅槃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



现在我们也“观”一下,到底有没有“自在”?从早上出门到现在,你眼前有过多少东西,耳朵听到多少声音,你的脚步在移动时有多少景物移动过?此刻电风扇“嗡嗡”在响,师父的声音也敲打着你的耳膜,这一切都犹如尘埃、过客。只有你的这个“观”,如明镜高悬,本自存在、不动不摇,如古人所言“不随万法异,不逐四时凋”。

我们现在闭上眼睛来思考:师父讲话的声音有改变,意思也在变,但是你能听到的、明明了了的那个,是不是本自存在的?我们投胎之前祂在不在?我们死后换了身体,祂还在不在?都在的。所以说“先天地而有,非父母而生”,这个能“观”的如来性是本自存在的,这个“观”就是甚深的般若。

所以读经典,不能像读小说,只期待着后面的故事。这个“观”字就很重要,“观”能够到彼岸,这个“观”,就是“自”的,就是“在”的。师父现在讲的,你们要去修。语言只是标月之“指”,不应看“指”,应当依“指”而望月,看你当下观的那个月亮,明明了了。你不需要攀缘,也不需要分别,当下现成的、不需要找。


哪怕你现在闭着眼打瞌睡,脑筋也转不动了。瞌睡也是尘埃,你现在就停在脑子转不动的状态,看“谁在打瞌睡”,这就叫“观”。这个“观”,可以到彼岸,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观音菩萨头顶上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这个观。靠能“观”的性,“照见五蕴皆空”。我们的生命和这个世间,都是“色受想行识”出来的,就靠五蕴组成。如果“照见”这几大组成元素,是显而无自性的,如空花水月、泡沫一般,那由此产生的喜怒哀乐不就是“空”了吗?所以“度一切苦厄”。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心经》就讲完了,佛经三藏十二部到这里也可以结束了。所以《心经》可以长讲也可以短讲,若长讲,三藏十二部都不出《心经》的范畴,三乘教法在《心经》里全都有。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云台海会

云台海会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云台海会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云台海会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云台海会。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