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闻思修的人,精通俱舍很重要——《俱舍论》连载(二)


第二课

思考题:

1.世亲论师通过哪三个方面赞叹佛陀?请结合颂词详细说明。

2.“何者尽毁一切暗”这句颂词中,请分别解释:“何者”、“一切”、“暗”的含义。

3.此处所说的顶礼,请问:何者顶礼?何时顶礼?以何种方式顶礼?顶礼的必要是什么?

甲三(论义)分二:一、入造论支分;二、真实论义。

乙一(入造论支分)分三:一、礼赞与立誓;二、解说论名;三、此论以必要等四法成立佛说。

丙一、礼赞与立誓:

何者尽毁一切暗,引众脱离轮回泥,

顶礼如理说法佛,对法藏论此详说。

世亲论师首先恭恭敬敬地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这个顶礼句,很多大德在解释方法上有些不同,我们根据论义大概宣说它的本意。“何者”是代词,代表释迦牟尼佛。唯一的释迦牟尼佛,能尽毁一切世间无明愚痴的黑暗,引导无边无际的众生脱离轮回的淤泥,作者世亲论师顶礼如理说法的佛陀。

作为一个佛教徒的后学者,也应该在这时忆念佛陀的恩德。

大家都知道,顶礼佛陀的必要,一方面需了知佛陀的功德和威力;另一方面,作者以这种方式说明自己是佛教徒;再者,以此可以圆满积累资粮;另外,还有令造论自始至终圆满等很多必要。

所以,世亲论师在这里赞叹佛陀的断证功德,并且如理地顶礼。

顶礼什么呢?

顶礼整个世间上唯一如理如法宣说一切佛法深奥之义的佛陀。顶礼之后立下誓言:“对法藏论此详说。”世亲论师为我们宣讲对法藏论。对一切法的总相和别相,也就是说,轮回中所有的心和心所法、色法等,以及所有趋向解脱和涅槃的法门,全部作了宣说。

作为一个修行人,

精通《俱舍论》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精通《俱舍论》,

对一切万法的真相,

也就是名言的真相难以通达。

现在很多人希望自己通达一切佛法方面的道理,但是佛法方面广大的道理全部是《俱舍论》的含义,如果没有通达《俱舍论》,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道理不会懂,对心和心所、外境和有境之间的差别也不会懂。

因此,作为佛教徒,尤其闻思修行佛法的人来讲,精通《俱舍论》非常重要。

在这里,世亲论师先顶礼了具有无上功德的佛陀,然后立了一个誓言:我在此处详细宣说对法藏论。

大家在听受过程中,也应当这样想:首先顶礼断证圆满的本师释迦牟尼佛。

与此同时发下誓言:在听受《俱舍论》的过程中,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不会中断传承,一定要听受圆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发这种誓愿。我心里也这样想:对于这部论典,一边翻译一边给大家传讲圆满。

通过自利断证圆满、他利事业圆满、成办他利之方便圆满而赞叹佛陀。蒋扬洛德旺波尊者分别从断证圆满、事业圆满、成办利他方便圆满三个方面赞叹佛陀。希望大家对颂词和注释里的解释方法一定要详细分析,大家在考试的时候,应该根据注释的意义来宣说,这是很重要的。

其中第一自利断证圆满:本颂中的“何者”是代词,当然,代词有一般的代词与特殊的代词,而且一般与特殊中均有许多分类。从藏文文法方面,“何者”是作为代词来使用的,但在汉文中,“何者”不一定成为一种代词。在此处,“何者”以一种问句的方式而成为代词。

代表什么呢?代表下一句即将宣说的释迦牟尼佛。从“尽毁一切暗”的词句可以了知,这里的“何者”唯一指代佛陀。为什么呢?唯有佛陀才能摧毁一切痴暗,一般的阿罗汉、菩萨等,仍具有很多障碍。

当然,小乘所谓的障碍,一个是烦恼障,一个是非烦恼障,他们没有所知障的名称,所知障是大乘教典中才有的一种名词。

比方说,将这个东西送给白衣婆罗门,人们立即就会知道专门指天乐婆罗门。婆罗门本来是总代词,但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由于只有天乐婆罗门具足白衣,其他人不具足,对方马上就知道是指天乐婆罗门。

所谓的“一切”是指十二处所摄的一切法。其实,十二处所摄的一切法当中,五蕴也可以包括除无为法以外的一切法,十八界也包括一切法,此处为了了知所知的一切真相,说“一切”指十二处所摄的一切法。如经中云:“婆罗门,所谓一切即十二处所有法。”

对于颂词里的“十二处”指什么?“何者”指什么?“尽毁”指什么?大家在解释时,最好是根据圣者的语言来解释。

下面说“痴暗”,颂词中的“暗”是指我执的根本八十种随眠(烦恼别名)及其所属。对八十种随眠,在第五品中会有详细讲解。

包括具染不知之痴暗与四不知因等非具染不知之痴暗。后面的四种不知因等非具染不知之痴暗,就是指所知障,这是大乘的说法。这一点,麦彭仁波切在《澄清宝珠论》当中,讲到声闻和大乘之间的差别时说,声闻阿罗汉仍未断掉四种不知之习气。

《入菩萨行论》当中专门有一个颂词:“此非染污爱,如痴云何无?”阿罗汉虽然已经断除了一切染污性烦恼,但非染污的烦恼为什么会没有呢?如世人通常所说的黑暗能障碍见到色法,如果没有月光或者手电等照明工具,可能连路都看不见。同样,以具染与非具染两种不知的障碍,能够障碍见到实相,这一点,小乘是承认的。

那么,什么是四不知因呢?四种不知因是比较难懂的,以前讲《入菩萨行论》的时候,对四种不知因讲得比较清楚。

因佛法深细而不知、因对境遥远而不知、因时间久远而不知、因分类无量而不知,总共有四种不知。阿罗汉相续中有四种不知因,而佛陀已经断除了所有的不知因。前文为什么在佛陀面前顶礼呢?因为世间上所有的不知、无明,所有的烦恼愚痴,全部摧毁无余,就像太阳遣除世间所有的黑暗一样,佛陀具有一切断证功德。

其一,因佛法深细而不知,诸如舍利子尊者不知如来之戒蕴等。舍利子虽然是释迦牟尼佛教法下智慧第一的阿罗汉,智慧超胜其他所有凡夫和阿罗汉,但对佛陀的戒蕴,也就是戒法——佛陀在多生累劫中守持有漏和无漏戒律的量,根本无法衡量。

其二,因对境遥远而不知,诸如目犍连不知自己的母亲转生到具光佛刹土。目犍连是释迦牟尼佛教法下神通第一的阿罗汉弟子。这个公案在很多经典中都有记载,目犍连的母亲已经转生到具光佛刹土,因为对境非常遥远,具光佛刹土距离现在的娑婆世界有八万俱胝,阿罗汉的“望远镜”根本无法测量,但是以佛陀的智慧能够了知,目犍连的母亲已经转生到具光佛刹土的道理。

其三,因时间久远而不知,诸如舍利子不知华杰施主具有随解脱分的善根。

当时华杰施主在八十几岁的时候,舍利子通过神通观察,他即生中无有出家缘分,因此不开许出家。于是华杰四处打听,后来在佛陀处得以出家。因为佛陀通过神通观察得知:他在久远劫以前转生为猪时,曾经以身上的泥土粘在佛塔裂开的地方,以此积累了资粮,获得了随解脱分善根。但阿罗汉因时间久远而无法了知。

其四,因分类无量而不知,如阿罗汉罗睺罗言:“孔雀翎羽唯一因,各种各样之分类,非遍知佛不了知,了知此故遍知力。”

孔雀羽毛上各种各样的颜色,除佛陀以外,其他人不可能了知它细微的因缘。世间所有万法的类别各不相同,比如因果的细微差别,以及世间万事万物最细微的差别,在佛陀的智慧面前,全部一目了然,但是,不要说凡夫人,阿罗汉也无法了知。因此,现在造什么业,最后变成什么果,必须依靠佛经来衡量。

佛陀对于这一切毫不混杂地一一明知。“尽毁”是指烦恼不复再生。也就是说,佛陀相续中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已经摧毁了所有烦恼和细微习气,不复再生,因而,此论直接宣说了断证圆满当中的断德圆满,间接也说明了证悟圆满。用大乘的说法,佛陀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已经全部断除。

不过《俱舍论》当中没有所知障的说法,最好是用俱舍自己的名词来说:佛陀已经断除了染污和非染污的无明,这叫做断除圆满。颂词中说“尽毁”,依此也间接说明了佛陀证悟圆满,因为断除了烦恼,智慧必然圆满。二者是互相观待而产生的,烦恼和非烦恼的无明全部断尽无余,智慧一定会圆满。

第二、他利事业圆满:佛陀出有坏是圆满他利的大尊主,因为佛陀能真正引导有缘众生脱离近取五蕴生死接连不断流转的轮回淤泥。

轮回有两种,三界的器世界,可以叫轮回,是众生一直接连不断流转的处所;在此流转的众生,也可以叫轮回,因为接连不断的就是众生。所以,器世界和有情世界,都可以叫轮回。这个轮回,可以用淤泥来比喻。之所以称为“轮回泥”,是因为一般淤泥都是青蛙等含生积聚的地方,难以逾越,必须仰仗他者才能越出。

一般来说,淤泥当中都会有很多肮脏的青蛙等水生含生;而且,沉溺在淤泥当中,通过自己的力量很难逾越,尤其身体比较沉重的,像大象、牦牛等,一旦陷入淤泥当中,根本无法自拔,必须依靠其他的力量才能从中解脱。同样,轮回也是凡夫众生聚集之处,有十二缘起当中爱的浸润,很难越过,必须依靠佛陀的智慧力量,才能从轮回的淤泥中获得解脱。

第三、成办他利之方便圆满:佛陀还具足成办他利的圆满方便,因为佛为利益有情如实宣说自己所证之道。

有些人,对佛法虽然稍微懂一点,但不一定对有缘众生宣说。佛陀不会如此,对于自己所证悟的法要和自己所看到的光明道路,佛陀已经在无量众生面前宣说了。按照小乘说法,释迦牟尼佛已经涅槃几千年了,但是依靠他为我们指引的光明道路,众生仍然有解脱的机会。

为此,在具足三圆满的佛尊前顶礼。何者作礼呢?即作者世亲论师。何时顶礼呢?于造论初始顶礼。同样,在听受这部法要时,大家也应对具足三圆满的佛陀进行顶礼。谁来顶礼呢?在座所有的四众弟子。何时顶礼呢?听法的开端。现在《俱舍论》刚刚开始宣讲,这时我们应该在心里面顶礼。《大圆满心性休息》里面引用过一些教证,说是在佛陀面前哪怕身体一次顶礼、心里一次恭敬,也有无量无边功德。因此,大家这时应该在心里观想佛陀,并恭恭敬敬地顶礼。

以什么方式顶礼呢?以三门毕恭毕敬的方式而礼拜。希望不论在什么场合,听法之前,大家在佛像前顶礼三拜。但有些人听法的时候一点不守规矩,好像在家里听法根本没有功德一样,没有当作佛法来对待。这种做法可能不太合理。

有何必要呢?为了使自己与圣者行为一致以及成办暂时与究竟之事。将自己的行为和圣者的行为融为一体,成办暂时的一切事业以及究竟成佛。

顶礼之后做什么呢?应当详细宣说对法藏论。作者先顶礼佛陀,之后要做什么呢?开始宣讲对法藏论——《阿毗达磨俱舍论》。

对法藏论的内容在下文叙述,“论”的梵语称为夏札,义为对治、救护,也就是说对治烦恼妄念,从恶趣三有的痛苦中救脱出来,这就是论的含义。《俱舍论》已经具足了论的法相:第一,可以对治烦恼;第二,能够从恶趣中获得解脱。因此,原本趋入恶趣的众生,从中获得解脱,所谓的“论”具有这种救护的能力。

对此,要极为细致加以解释。

必要:为了暂时造论圆满,究竟获得解脱

俱舍论释   俱舍论讲解002

世间所有万法的类别各不相同,比如因果的细微差别,以及世间万事万物最细微的差别,在佛陀的智慧面前,全部一目了然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金界花雨

金界花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金界花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金界花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金界花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