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涅槃前的重要教授——七不退法第一组


引  言

《正法念处经》云:“听法功德,于一切功德,最胜最上。“

2021年8月14日至21日,结夏安居最后一旬里,法师带领大众学习佛陀涅槃前的重要教言——诸比丘之七不退法。

法语甘霖,沐浴身心;字字殷切,悲智深长。大众聚集一处,或思考,或欢喜,或赞叹,至深夜而不觉。

而今,我们将相关文字辑录成集,陆续发布。愿屏幕前的您,能于此聆正声、思佛德、入妙理、趣菩提,共得法喜。

上图:佛陀在第四十四年的安居之后,就来到了王舍城灵鹫山,在灵鹫山上对着禹舍大臣宣说了“诸王之七不退法”,以及对声闻比丘们宣说了“诸比丘之不退法”。佛陀从王舍城灵鹫山离开之后,慢慢到达了第四十五年安居的地方,也就是毗舍梨城的竹林丛村。

这一幅地图当中,在结束了僧团的坐雨安居后,佛陀从王舍城出发,北向那烂陀游行。一路历经那烂陀附近的芒果园(庵摩罗园)、波陀厘村、拘底村、那提伽村、毗舍梨,到了这里,已经到了坐雨安居的时候,佛陀在毗舍梨南郊的白鹿坡村坐雨安居。

(这是佛陀最后的一个坐雨安居期,佛遣散了跟随他的僧团,让他们分别在吠舍离周边坐雨安居,唯独留下了阿难。佛陀了知自己离涅槃辞世的时间已经不远了,为僧团留下了最后的嘱托。)

(佛陀在最后的弥留之际,由于世缘未尽,仍在向西北方向游行。经过了数个小村子,来到了薄伽城,然后又去到了波婆城,住在铁匠之子纯陀的芒果树林中。在这里,佛陀接受了纯陀的供养,引发了严重的腹泻,罹患了肌体脱水症。佛陀身体虚弱,仍坚持游行,一路上喝河沟里的水,不断依靠禅思维持身体。最后到达摩罗国(力士国)的拘尸那罗城。)

上图:圣地——灵鹫山

佛陀晚年住于王舍城灵鹫山时,摩揭陀王阿阇世想征伐邻国跋祗国,派大臣禹舍征询佛的意见,佛陀因此宣说了“诸王之七不退法”。

禹舍走后,佛陀向王舍城附近的比丘们宣说六组“诸比丘之七不退法”。依此“七不退法”,可令僧团兴盛而不衰退。

上图:圣地——灵鹫山佛陀说法台

此后,佛陀在灵鹫山多次说法,然后离开王舍城,带着众弟子开始最后的游化。

“七不退法”今见于南传巴利文《大般涅槃经》最后的《诸佛入般涅槃论》。

南传巴利文《大般涅槃经》,收录于南传佛教三藏的《长部》(Dīgha Nikāya)之《大品》(Maha-Vagga),是记录佛陀入般涅槃前一年里的行历、教化以及涅槃前后情况最详细的一部经典。

七不退法——第一组

一、 诸比丘,经常集会,数次集会。

二、 共同集会,共同集会中解散,共同执行僧事。

三、 佛陀未立制则不立,已立制则不废。

四、 恭敬、尊重、尊崇、侍奉戒腊高者;听从戒腊高者之言。

五、 不顺从令生起下一生之贪欲。

六、 比丘意欲居于森林之心。

七、未到来的同梵行者使其到来,已到来的同梵行者使其安住而各自提起正念。

第一,诸比丘,经常集会,数次集会。

“凡是诸位比丘,在经常集会、数次集会的情况下,能使僧团更加兴旺、兴盛,而不会衰败。”

像我们寺院的一天,早课要集会,早餐要集会,午餐要集会,晚课要集会,晚上听法要集会。除了这些,我们每天还要出坡。所以真的是数次集会。

第二,共同集会,共同集会中解散,

共同执行僧事。              

“僧团要集会就要一起集会;从集会当中解散,也一起解散;而僧团要执行僧事,也要共同执行。”

僧团要集会,就会有一个集会的形式。比如我们安居要羯磨,再过几天解夏也要羯磨。当举行这种集会的时候,像我们每一次“僧集否?僧已集;和合否?和合”这样一问,实际上就跟一切诸佛菩萨、贤圣僧团,体同一位,同一频率了。所以佛教里面说,每当举行这些集会、羯磨的时候,释迦佛陀都是现前的,都是在场的。

因为这就是佛陀制定的,当时的佛陀和当时的僧团都是如是而行的。那经过千百年传承至今,当我们也这样去行持的时候,仪式虽然简单,意义却重大,代表与诸佛,与一切贤圣僧同一坐处了。

当我们在集会中讨论事情,僧团执行僧事,这整个过程,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在坚固我们的个体生命跟僧团的联系。无论何时何地的僧团,通过集会,跟佛陀,跟正法年代的贤圣僧团,就已经发生了内在信息场的链接了。

第三,佛陀未立制则不立,

           已立制则不废。

这里佛陀就提到,僧侣必须要遵守佛陀制定的所有戒律。

佛陀在世的时候,佛陀说的话,是具有戒律的效应的。同样也是佛陀在世的时候,僧团也好,其他的阿罗汉也好,不能代替佛陀来制定这些戒律。作为南传佛教是尤其注重这方面的。

那在大乘的教法里面,就会秉持佛陀制戒的本意,在不同的时代,为了更好地摄护修行者,令僧团壮大,令佛法兴盛,而有一些其他的规约。

比例子来说,早期的禅宗大多数是住在律宗的寺院,但后来禅宗的人数越来越多,律宗的寺院没有办法容纳下来后,就由马祖开始另外自建寺院。那有了自己的寺院后,这个寺院的规矩怎么执行呢?除了我们出家人有出家人自身的戒律,共住的话,有没有什么共约呢?这样马祖的弟子怀海百丈禅师就制定了一套共同的规约。这就是我们汉传佛教里所谓的“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

在我们中国就有这样的变通,这些变通实际上佛陀在多处也讲过。他老人家不仅制定了戒律,也告诉我们这些弟子们,每到一个地方,那里的国家法律、地方民俗都要作为像佛陀交代的一样,去尊重,去遵守。

所以这里的“未立制则不立,已立制则不废”,是以佛陀为主的,佛陀在的时候是这样。就像路口有警察在用手势指挥交通时,开车的人是看红绿灯还是看警察的手势?看警察的。警察如果不在,看红绿灯。

衍生下来就是佛陀涅槃之后由僧宝住持三宝。当大迦叶尊者来主持我们佛教的时候,大迦叶的话僧团要不要听?要听的。大迦叶说要结集经典,大家就会结集经典。后来阿难陀尊者领导佛教的时候,他的话大家要不要听?要听的。再接下来,每个寺院的寺主、方丈、住持的话要不要听的?要听的。我们受戒的时候也是,戒和尚、开堂大师父的话,都是要听的。

我跟师父在一起的时候,有一天晚上陪着师父纳凉,当时也没有其他人在。师父坐在藤椅上,摇着蒲扇,问我:“你知道佛和祖师的关系吗?”师父这样问实际上并不是要你回答什么,所以当时我马上跪下来,合掌请师父开示。师父就说:“佛佛祖祖,同一鼻孔出气。”

还有一些比较私下的时候,师父说:“每一个时代能来统领佛教,来住持三宝的,都是祖师大德,都是古佛,都是大菩萨。”师父还讲到,这就像换汤不换药一样的,不停地周而复始,不停地回来娑婆世界。

甚至有一次师父还跟我说到,以后众生业力越来越重的时候,阿罗汉都不敢来了,都是大菩萨。大菩萨大到后来就都是像弥勒菩萨一样的等觉菩萨。师父又加了一句,他说:“最后,一个度一个。”千百亿化身,一个度一个来度我们众生。

在这第三个内容上面比较难的是,往往我们学戒,我们凡夫的见地会起来。佛教的部派分裂就从这里开始的,有的人认为这样,有的人认为那样。

所以这里的重点是我们能真正地生活在僧团里。比丘不要离开群体,这在第一、第二条里都讲到了。

在团队里面,每个出家人都是平等的,身心清净,安住于修法。你在一个寺院,不管哪位师父,他修得再好也不能替代你。有好的修行者是道场的庄严,但是每一个人都要自己去实践的。比如说一个寮房里几位师父,如果有一位很有道心的话,那整个房间都会因为他变得庄严,大家都会被带动。但如果有一个师父心不在法里,烦恼很重,同寮的也会感受到他的那种躁气。

第一条、第二条里都提到集会,就是因为我们处在集体之中,有集体才有集会。虽然接下来我们会讲到修行要“不乐于交往伙伴”,但那是指不要攀缘,要心无旁骛。有同修在一起是变成一种督促的力量,不是让你拉闲天的、打岔的。道友之间要珍惜,要把握分寸,但同时自己要保持一种独立的修持。

所以这第三条,等我们在团队里面时间长了之后,自然而然就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不是在僧团里,在这点上很难把握。

第四,恭敬、尊重、尊崇、侍奉戒腊高者;听从戒腊高者之言。

凡是对方比丘,早一天比我受戒,甚至只是同一天比我早些时候受戒,他的戒腊都是高于我的。这个我们都没有什么疑惑。比我早一年受戒,比我早一天受戒,甚至细化到,像我们受戒的时候登坛都有编号的,第一坛、第二坛、第三坛、第四坛、第五坛、第六坛,比我先登坛的,戒腊都比我高。

一个出家人戒腊高是代表了他在修行时间的积累下,修行体悟的获得,代表他的生命是处在良好的循环中。他有正因,有善的因缘,才能戒腊高。反之如果有偏见,行为不如法,是熬不到戒腊高的。有的人不听佛陀教诲,不精勤地实践佛陀的教诲,他那点福禄寿是经不起太久折腾的。

我们看这个世间好了,只要那些老和尚戒腊高的,都是精勤修行的。前两天来的老和尚,八十多岁了还光着脚。请他入座,因为座位上是黄色的布他都不坐,说:“这怎么能坐,不能坐。”所以我马上找一个咖啡的布遮上。

老和尚为什么不坐?因为黄色是佛陀袈裟的颜色。那我也想起来了,过去我师父也是这样的。现在有很多垫子不是以万字纹、八吉祥这样一些佛教的标志作为装饰吗?我师父是不敢坐的。

甚至有一次别人供养我们师父一件“千佛衣”,就是袈裟上绣了一尊一尊的佛像。我看到觉得很好看,“哎呦,这个庄严!”师父却说:“这个怎么好穿的呀?”我说:“不穿那干嘛呢?”他说:“不穿供起来呀。”师父就拿着千佛衣顶戴,然后供在藏经楼。他一次也不会穿的。

这些大德,他们无论是在人格的修为,福禄寿的积攒,还是因果的把握,无上大道的修持上,都是非常细致的。这“戒腊高”里面有太多的内涵。佛法能灯灯相传、代代相传,这些最重要的执掌佛法的人,他们的功德就如汪洋大海一般。所以,佛弟子如果亲近他们,恭敬他们,尊崇他们,听他们的教言,肯定会令佛法兴盛。

佛教有一句话叫“尊重师长,则教法兴盛”。如果是勤于同参,就是把心思都用在与同辈的交往上,佛法就会变乱;如果特别在意徒弟,把心思都用在徒弟上,教法就会衰落。

所以我们聚会在一起,学佛陀的教法,学祖师的论典,看这些上座的功德,我们这个团队也会兴旺。

第五,不顺从令生起下一生之贪欲。

我们作为修行人是想要了生脱死的,所以一定要学会拣择,要断除轮回之法。如果是牵扯到让我们再轮转的,不能去随顺。

“僧侣为了解脱来到了僧团,所以他不顺从贪欲。就是身为出家人不应该纵容自己的贪欲。这个贪欲指的是什么呢?出家人要依止四资具——袈裟、道场、医药和食物。为了要获得四资具,也许有些出家人以不如法的方式获得了,或者他对这些在家居士送花、水果、果实,目的是希望这些在家众能够对自己有更佳的供养,这都是怀着贪欲来赠送给这些在家居士。这些出家人就是纵容了自己的贪欲。”

比如我们送法宝,是为了弘扬佛法,让大众能听闻佛法。但是你如果把我们赠送的法宝之类的,当成了自己跟人搞关系,自己想获得更好利益的途径,那就变成了世间的贪欲法,这就等于给自己铺轮回的路了。

实际上,作为修行人,如果在这个世间占用太多,最后这太多的东西又会变成你的障碍,让你没有那么容易求得往生。

佛在《遗教经》中就说道:“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所以我们佛弟子修行,要懂得克制贪欲,超越物质的束缚,坚定自己的精神追求,最终“体解大道,发无上心”。当你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建设自己的生命时,自己都会为此欢欣鼓舞的。

第六,比丘意欲居于森林之心。

“比丘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居住在森林里,他们的内心要趋向于居住于森林的方向。”就是说我们对于森林、对于寂静处要有一种向往之心,要有一种欲求之心。哪怕你是住在城市里,心也要趋向于寂静之处。

“在《离去经》里,佛陀就提到有四种人:第一种人,明明居住在森林之处,可是他的心是趋向城市的方向;第二种人,明明居住在城市,可是他的心趋向森林方向;第三种人,他的身心都在城市里面;第四种人,身心都在森林之处。”

第一种人,虽然身体住在森林寂静处,但是心却向往着愦闹,向往着城市,这样的人就不会得寂静的受用。

第二种人,虽然身在城市,但是心向往着森林,渴望寂静,这种人哪怕在愦闹的城市,也可以把心安住在寂静处。

第三种人,他的身和心都在城市里。身在城市里是因为环境的愦闹,心也在城市里,是因为他内心也是愦闹的,也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佛教慧日

佛教慧日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慧日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慧日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慧日。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