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惜字纸积德修福】为什么他们的子孙后代贤德连中状元,官至宰相?


敬惜字纸 

中/ 华 / 文/ 化 / 传 / 统/ 美 / 德

“敬惜字纸”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种美德,代表着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相传,中国文字是由上古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发明的,历代的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对文化都相当敬重,久而久之,古人认为应当对字纸,即写有文字的纸张表示尊敬和爱惜。

三参法师:

在古代,普通的纸,上面有字的话不能让人踩,因为文化是有它的价值的,文字是很尊贵的。创造文字的人都像佛菩萨一样,文字是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我们要懂得尊重它。过去,有一种修行就是到街上去捡有字的东西。我们除了有环保意识外,还要尊重纸,特别是有字的纸,都要把它捡来放到妥善的地方,不要让路人踩到。

到寺庙、去朝山,现在很多商人把观世音菩萨像,佛像就印在香袋上,或者香的包装上,烧香的人一边拜观世音菩萨,一边把印着观音菩萨的包装纸撕下来,往地上一丢,大家你踩他踩,一边烧着香敬观世音菩萨,一边脚底下踩着观世音菩萨,这样很罪过的。

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个细节,如果有缘看到,都要尽量把纸捡起来,放在边上的一个篓里,哪怕去焚化,总比踩在脚下要好,所以我们佛教徒一定要注意,连普通的纸都应该这样,更不要说佛菩萨的像了。

悟公上人墨宝

希望学佛的人,写一个“佛”字,要毕恭毕敬地写,念一声“佛”字,声音不能念错。

印光大师有一个偈子,说:“世间字纸藏经同,拾来应当赴火中”。拾来应当把它用火烧掉,烧下来的灰,或埋净处于高山,埋到比较干净的土里面,或把它丢在比较干净的河水里。如果印有文字的经典,就代表着这个文化,代表了智慧的讯息,这样的文字烧成灰就是放到河里,河里的众生都开智慧,都可以得到利益,更何况是有佛教的内容的。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文字都是由圣贤创造的,不是由凡人创造的。文字创造出来,就是为了传播智慧,开启心灵,启蒙我们生命的智慧,创造文字本初的动机都是这样,尽管有人错误地运用文字,有人不尊重文字仍然瑕不掩瑜。

所以想开智慧,就要尊重智慧,尊重文字,这样就会有智慧。有这样的品德,与圣贤就会相应。走路的时候,如果看到有字的纸就弯腰捡起来,避免别人去踩踏。

修行就是在生活当中,时时处处都要有正确的行为,现在这个社会真的是需要恢复中国传统的优良文化,传统道德修养,这是我们每个人要去努力的,也是祖先留给我们无形的财富,而且越修越深,越修眼界越广,生命境界越高。

古人敬惜字纸

敬惜字纸是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之一,也传到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出于对文化与文字的崇敬。敬惜字纸的传统,与文昌帝君信仰有密切关系,显示出科举社会中士大夫阶层的重要地位。

敬惜字纸,也就是敬惜带字的纸,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燕京旧俗志》记载:“污践字纸,即系诬蔑孔圣,罪恶极重,倘敢不惜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


于是,就出现了劝人敬惜字纸的善书,也就是所谓“惜字功律”。“敬惜字纸”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种美德,是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之一,代表着古人敬重文化的思想。字纸,代表的是文化。敬惜字纸,也就是要求敬重和爱护文化。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和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所以,敬惜字纸的思想内涵,不仅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在当今,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敬惜字纸”的敬重文化的思想内涵,有助于我们珍惜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先人造字着实不易,“字者,六义相生无穷也。黄帝臣沮诵仓颉,体卦画,摹鸟迹,引伸触类,文字之形始立。”(引自《康熙字典》)在《淮南子·本经训》上也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因为有了文字,“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这就好比西方认为普罗米修斯偷了天上的火种,人间才有了文明。

传说当仓颉完成造字工作,正是夜深人静之时,忽然天崩地裂般轰隆一声,天空哗啦哗啦地下起大雨,但是落下的并不是雨滴,而是一粒粒的小米,四面八方也传来哭泣的声音,原来是鬼怪们正在哭嚎,伤心不已。

这个故事说明,由于文字的出现,知识的传播更为便利,许多经验知识得到保存累积,变得更精深、博大。其中当然也包含了生产知识也就越来越有效、发达,故用“天雨粟”来形容文字对生产的贡献。至于鬼怪无法再愚弄人们、为所欲为,故有“鬼夜哭”之说。从此之后,下谷子雨的那一天,便成了沿用至今的“谷雨”节气。

所以文字也就更显神圣。字为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得之于千古,身家经营,遗之于子孙,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所以写有字的纸,又怎能亵渎呢?字纸如神物,于是古人就制订:不可以踩踏、不可以撕扯、不可以坐垫、不可以拭秽、不可以封盖荤臭器皿等等规矩。

“敬惜字纸”也就成了古代社会一种常见的习俗。古时的读书人会把废弃的字纸扔进一个贴有“敬惜字纸”的篓子,再集中处理。街道上,人们会自觉地搜集遗落在地上的字纸,把它们拿到“敬字亭”,放进“敬惜字纸”的专用焚化炉里焚化。旧时还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专门收集字纸、旧书加以焚化的“惜字会”。

惜字塔

历朝历代对于敬惜字纸

从官方到民间都是极其重视

It's a Title

历朝历代对于敬惜字纸,从官方到民间都是极其重视。从各种家训、小说、法规,无不在提醒着人们对于“字纸”应有的敬畏之心。《颜氏家训·治家第五》“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明代《二刻拍案惊奇》开篇“进香客莽看金刚经”便讲了一个关于王曾的父亲平时爱惜字纸,后来其子王曾“连中三元”的故事。


宋朝王文正公的父亲,十分尊重爱惜字纸。他后来梦见孔夫子用手按住他的背说:“你如此勤勉地珍惜我的文字,我应当令曾参(大文学家)来你家投胎,彰显、广大你家门户。”他家后来生了儿子,因为这个梦而取名叫王曾,王曾连中三元,成为有名望的宰相。王曾死后赐谥号为文正公,封为齐国公。凡是子孙后代贤德善良,而且在科举考试中能够不断高中的人家,都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敬重、爱惜书籍和字纸的缘故。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敬惜字纸

It's a Title

《印光大师文钞》中有《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文字于吾人有如此莫大恩德,故我们至少从感恩心出发,也应该敬惜世间一切书籍字纸,而不可随意糟弃。”即便在旧思潮受到新文化运动强烈冲击的民国时代,不随意丢弃字纸,视敬惜字纸为积德修福的传统,仍然延续着。

“敬惜字纸”的风俗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佛教慧日

佛教慧日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慧日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慧日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慧日。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