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涅槃前的重要教授——七不退法第三组(上)


引  言

《正法念处经》云:“听法功德,于一切功德,最胜最上。“

2021年8月14日至21日,结夏安居最后一旬里,法师带领大众于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学习佛陀涅槃前的重要教言——诸比丘之七不退法。

法语甘霖,沐浴身心;字字殷切,悲智深长。大众聚集一处,或思考,或欢喜,或赞叹,至深夜而不觉。

而今,我们将相关文字辑录成集,陆续发布。愿屏幕前的您,能于此聆正声、思佛德、入妙理、趣菩提,共得法喜。

上图:佛陀最后一年行走路线

王舍城灵鹫山——庵摩罗园——那烂陀城——巴陵弗村——拘邻村——那陀村——毗舍离城——竹林丛村——舍卫城祇园精舍——王舍城竹林精舍——郁伽支罗城——毗舍离城——揵荼村——象村、菴婆村及阎浮村——负弥城——波婆城——拘尸那城(佛陀入般涅槃)

上图:圣地——灵鹫山

佛陀晚年住于王舍城灵鹫山时,摩揭陀王阿阇世想征伐邻国跋祗国,派大臣禹舍征询佛的意见,佛陀因此宣说了“诸王之七不退法”。

禹舍走后,佛陀向王舍城附近的比丘们宣说六组“诸比丘之七不退法”。依此“七不退法”,可令僧团兴盛而不衰退。

上图:圣地——灵鹫山佛陀说法台

此后,佛陀在灵鹫山多次说法,然后离开王舍城,带着众弟子开始最后的游化。

“七不退法”今见于南传巴利文《大般涅槃经》最后的《诸佛入般涅槃论》。

南传巴利文《大般涅槃经》,收录于南传佛教三藏的《长部》(Dīgha Nikāya)之《大品》(Maha-Vagga),是记录佛陀入般涅槃前一年里的行历、教化以及涅槃前后情况最详细的一部经典。

七不退法——第三组(上)

第一具备信

第二具备惭

第三具备愧

第四具备多闻

第五具备精进

第六具备正念

第七具备智慧

第一,具备信

这七个不退法实际上都围绕着四圣谛:苦、集、灭、道。一个苦谛,轮回的苦,只要在轮回的状态中,它的特质就是苦的性质。这个苦的结果,是集的因缘法所呈现的,苦也是一个因缘法。是什么因缘和合的呢?是集,集谛。

那唯此一条路吗?宇宙里只有苦这一条路、这一种结果吗?不是。那既然苦是一种因缘的结果,如果改变这个因缘,要让因缘结出快乐的果实也是可以的。

所以说这个集谛,苦和集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世间法到出世间法,从小乘法到大乘法,都可以由这个因果而展开,所以就有灭苦之道,要慕灭修道。这个“信”的内容,就是指信这个。

实际上这七不退法里,从第一到第七都是围绕着这个。就像惭,就是说在苦法中,我制造了苦的集,当我知道的时候就会有惭耻之心。

这里的“信”又分四种:第一承来信,第二证信,第三净信,第四深信。

我们比较熟悉的四种信心一般是: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和不退转信。对比之下,可以清净信跟上文的净信相对应,欲乐信跟深信相对应,胜解信和证信相对应,不退转信和承来信相对应。

按照次第来说,第一个是“净信”。比如“佛经当中记载的劫宾那国王,当时听到了‘佛陀’这个名号,就很想去拜见佛陀,内心对佛陀信心十足,这就叫净信”。我们讲的清净信也是指这个。当我们到寺院里,看到佛就欢喜,看到出家人就高兴,捧到经书,一看里面的文字就身心喜悦,这实际上也叫“清净信”。

在此基础上升华,就是“深信”。就像“有人对着你们说,‘世间上有佛法僧’,你听到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很冲动地去想要去礼拜佛法僧,而是透过自己的智慧去分析,‘世间上真的有佛吗?’‘他所说的这个道理是值得相信的吗?’‘这些出家人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借由自己的智慧分析之后,下定一个决心,值得相信的这种信念,叫深信”。

与“深信”相对应的是“欲乐信”。“欲乐信”就是经过我们的思考,经过对教言的闻思,经过对高僧大德的观察,经过自己对佛法的实践,这样所得到的信心,这种信心就比前面的“清净信”又更加深刻了。

“证信”,就是“凡是洞彻了知四圣谛教法的圣者,在他的内心当中有的信心”。“佛陀时代有一位居士须罗阿摩昼(Sūrambaṭṭha)已经证得了预流圣者。他证得预流圣者之后,波旬魔天子就来干扰他,对他说:‘你能不能说出非佛、非法、非僧,你不信佛、不信法、不信僧呢?’因为这位优婆塞已经证得了预流圣者的果位,他绝口不提。他对三宝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念,这个信念就叫证信。”

就像悟公上人,无论别人怎么对他,让他说三宝的不对,他也绝口不说,怎么样也不动摇。实际上像上人这样就真正地具有“证信”、“胜解信”。

还有一种“承来信”,这是“菩萨的一种信心,菩萨自从被佛陀授记以来就有的信心,叫‘承来信’”。这可以对应“不退转信”。

什么叫菩萨?菩萨全称叫“菩提萨埵”,菩提是指智慧,翻译成中国传统的说法叫“觉有情”。就是对自身来说已经觉了,在智慧份上是不偏的,具足了清净的智慧,但同时对于不觉的众生充满了大悲情怀,这样的人叫菩萨。

那菩萨怎么样知道自己的智慧是清净无偏的?那肯定有善知识、有诸佛。菩萨是听受诸佛的教导而证得果位的,甚至祂所证得的果位也是受到佛的认可的。菩萨的这种信心、大智慧,是从久远而来的,是被佛陀印证的,所以祂毫无动摇。这个“承来信”它有一个过程,它跟过去、现在、未来有一种贯穿的关系。

第二,具备惭

第三,具备愧 

接下来看第二项和第三项,具备“惭”与“愧”。“凡是要去作恶行、恶业,感到羞耻,感到害怕,这就叫‘具备惭愧’。”

“惭”与“愧”如何来分辨明白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惭”的一个譬喻:有一块冰冷的铁块上面沾满了粪便,这就是所谓“惭”的状态。

你要想象,在你面前有一块冰凉的铁,上面有粪便,那你肯定远离它,不会去摸它的。引申到内心来说,我知道我错在哪儿,我的缺点是什么,往往对这个缺点,我们也是不敢去碰的。

所以实际上我们做人就是,你有什么缺点,这本身就是你的惭愧之处,就是你的那个不净物,你不要去搅合。那比如说是别人的“粪坑”,别人人格的一个缺陷,你如果知道了之后,你也别去搅他,别人会受不了的,因为作为他自己都不敢去碰那个东西。

不要说人,所有生命都是这样,你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狗也一样的,你说,你为什么投胎做狗了?它就不理你了,夹着尾巴就跑掉了。因为作为它来说,投胎做狗是不堪的回忆。所以这个“惭”是这样。

对于“愧”,这里比喻说,“有一个非常炽热的铁块,在焰火燃烤之下,非常炽热的这种状态就叫‘愧’。它是非常炽热的,只要去触碰它,你的手势必会受伤。所以当你看到这种铁块,不会想要去触碰它,生怕自己会受到伤害。”“愧”和“惭”之间,上座部的这种比喻,不知道我们能想象多少。

按照我们汉传的大乘佛教的表述习惯,就是翻译成中文的《涅槃经》里,它怎么来表述这个内容呢?《涅槃经》云:“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

这是多个角度去比喻惭和愧的状态。惭是跟人都不好意思说的,愧,就是让你对天说,你也不好意思说。“所以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这个重要了,“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这个是《涅槃经》的原文。

佛陀在《遗教经》里面也讲到:“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如果一个人具有惭耻的状态,佛说这是一个人的庄严。就怕他毫不知耻,没有惭耻之心。没有惭耻之心,他就是嘎嘣硬的,没有弹性。

一个知耻之人,他说什么都是战战兢兢的——“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意见”,“我供你参考”。别人能够发表意见,他就会积极地去思考,从对方的角度,他为什么会这么说?这就是一个有惭耻之心的人,他的生命就会有弹性。有惭耻之心,也就是代表他有佛性,他彰显了他的佛性,这也是修行人的底线。

所以我们净土宗的印光大师,他就称自己为“常惭愧僧”。我们弘一大师,他亲近过印光大师,昼夜陪伴,观察他的身口意是怎么修行的。在他的心目中印光大师就是他的师父一样。他老人家在《南闽十年之梦影》里就说过,“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不论什么事,总希望他失败,失败才会发大惭愧!倘若因成功而得意,那就不得了啦!”

什么叫不得了啦?成功了你就得意了,就没有惭愧之心了,那就连修行人的最低底线都没有了。这个“不得了啦”,是指“那就糟糕了”,那可是千万不能这样子的。所以这里面我们说这个“惭、愧”,平时我们也要横在心中去琢磨。

“同样我们对于这些恶业、恶行,不要去造作,你一旦造作了,可能下辈子就会受到地狱火的燃烧,所以对于恶行的部分要害怕,也要感到羞耻,好比害怕自己的手要被弄脏一样。”

“惭”和“愧”,如果再把它推广一点讲的话,我们出家人还有几种状态。在《地藏十轮经》里面,讲到有四种沙门:胜义僧、世俗僧、哑羊僧、无惭愧僧。胜义僧、世俗僧是我们恭敬学习的对象,哪怕哑羊僧也可以成为我们的福田,虽然他不懂佛法的道理,跟他学不到什么,但供养他也不会有过失,但是第四种无惭无愧僧就很严重。

佛陀在《地藏十轮经》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内怀腐败如秽蜗螺。”具有螺蛳的外壳,但是内在已经臭秽,没有生命力。你要碰到他、靠近他,就会被他的臭秽所污染。他堕落地狱,靠近他的人也会沾染堕落地狱的恶业,“师及弟子,俱断善根,乃至当堕无间地狱”。

所以在各种经论里面,都讲到这个。比如说,“胜义僧,指诸佛世尊及诸菩萨、缘觉、声闻等众,其德尊尚,于一切法通达无碍而得自在,故称胜义僧。”“世俗僧,谓剃除须发,被服袈裟,成就出家威仪,并持佛禁戒,于世俗求清净之僧。”虽然还在世俗,虽然还是凡夫,但是追求诸佛的道果,追求清净的修法。

“哑羊僧,谓愚昧鲁钝,不知轻重,且于微小之罪不能发露忏悔者。” 就是同样也出家,但是由于他的愚昧,由于过去的恶业,他对佛法不能够深入,不能够去辨别,甚至对已经产生的罪也不知道发露,这叫哑羊僧。

“无惭愧僧,谓于破戒、毁犯无惭愧之心者。” 这里很重要的是,如果破戒、毁犯有惭愧心,都不属于,于破戒、毁犯无惭愧心,才属于无惭愧僧。这些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五、《法苑义林章》卷六里面就有讲到。

四种僧也有说是菩萨僧、声闻僧、凡夫僧、另一类凡夫僧四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还有胜道沙门、说道沙门、活道沙门(示道沙门)、坏道沙门四种。无惭愧僧也就应对于这个坏道沙门,“指破戒无惭,污秽破坏圣道之沙门。又称污道、为道作秽。”这在《长阿含经》卷三、《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七、《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俱舍论》卷十五都有讲到。

无惭无愧僧,不仅仅自己堕落,别人靠近他还被他卷下去。所以我们这个时代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一个人没出家,是个居士,虽然度人的能力不强,损害人的能力也不强。一旦出家了,同样地度人的能力还不强,但是损害人的能力就很强。要想把一个出家人培养到可以成为善知识,去利益人天,这是不容易的,需要他往劫的巨大的善根,还有这一世殊胜的因缘,才能成就。但是在他未成就之前,令众生堕落的能力是很强的。

所以我刚出家师父就交代,“出家人不开口,不知道你有没有。”刚出家不要开口。因为在社会上的人看来,你就是一个出家人。他不知道你刚出家,不知道你有没有资格代表佛法,他就很当真的,所以如果说错,你就会影响这个人一辈子。

而且在普通大众面前,比如在网上写一篇文章,你写的文章跟出家八十年的老和尚写的文章对社会的影响力是一样的。别人都说,“这个是出家师父写的。”他不会管这个刚出家八天,那个出家八十年了。

而且出家八十年的老和尚讲法,有可能大家都打瞌睡,出家八天的师父讲法,大家都热烈鼓掌。因为你的气场跟大众的气场很合,出家八十年的,讲的都是精华,语默动静都有巨大加持,但是众生不懂,听了不投机,马上就打瞌睡。但是你刚出家的讲起来,把社会上那些大家喜闻乐见的一讲,讲得一套一套的。

所以我们出家人就要很小心。那居士来到寺院,出家人都不敢开口,你怎么敢开口?所以在寺院住得久的就会知道,一个人,只要他呼呼地跟大家讲的,基本上都不怎么样。越来越不说话,这就代表他进步了。有的人憋不住,那他也住不住。有的多少年过去了,参学了很多很多地方,总算有一点变了,有一点能安住下来、沉淀下来,才有点进步。

所以基本上我们大家来到这里,不要说居士了,哪一个师父如果多说的话,一般性执事就会提醒他:“你不要多说,多说什么。”因为当你多说的时候,你要用心去描绘这些东西,描绘了老半天还是错的,那精力不就花错了吗?你就“投资”到错误里去了。

所以我们学佛,第一要有自知之明。因为制造恶业是凡夫的特色,有漏是我们的常态。我们先把这个漏堵住了,把错减少。我们是来“刹车”的,把恶的刹住,止恶。我们刚出家的出家人叫什么?沙弥。沙弥是印度话,翻译到中国叫“息勤”,“息”指息除贪嗔痴,“勤”指勤修戒定慧。

但是“息”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汉传佛教里说,出家三年,不准听经闻法,不准念佛参禅。那干嘛呢?打扫卫生,为众服务,锻炼自己,成就出家相。什么叫成就出家相?就是把自己锤炼得柔软。说你不对,你就能够随顺,逆来要顺受,对也不对。不要一根铁撅在那,“我咋不对了?”用多少个理由来强调自己对,这就不对得更远了。

所以要锻炼自己什么?我执越来越柔软。我执不强大,不要用理论、用对不对的理来壮大这个我执。修行叫“于道上会”,我、我执我见,这是最大的背离于道的。于道上会,就是所有都成就破除我执我见。

这是真正的修法,一切戒定慧最核心的,就是作用在我们的生命体上,就是摧毁我们的邪知邪见、我执我见。当这个摧毁了,那真理的天空就会现出来了。除盖障菩萨,你最大的两个盖障就是我执和我见。当这个盖障去掉的时候,诸佛微妙之法,一下子就扑面而来,全在眼前,你再看这些经典、祖师大德的开示,就会超时空地得受用。

不要说释迦牟尼佛的经典我们能看到,能得到释迦牟尼佛现量的加持,就是读过去七佛的教诫,都能得到一样的超越时空的现量的加持。所以不管是东汉明帝时期,还是唐宋元明,无论哪一个时代的祖师、哪一位开悟大德所讲的话,都是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的,都具有带领我们超越时空的智慧。

但是如果没有破我执我见,你是不会有这种心的。心的无量的状态的最大敌人,就是我执我见。我们业报的身,和业报的邪知邪见,束缚了我们心的佛性的部分。

所以师父也好,同参也好,乃至这个僧团的所有,都是为了帮助我们破除我执我见。你不要理解成“这个地方都欺负我”,这样理解就业障重了。这里不存在谁欺负谁的问题,你来就是修行的,修行的,就要往修行上去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佛教慧日

佛教慧日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慧日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慧日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慧日。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