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涅槃前的重要教授——七不退法第三组(下)


引  言

《正法念处经》云:“听法功德,于一切功德,最胜最上。“

2021年8月14日至21日,结夏安居最后一旬里,法师带领大众于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学习佛陀涅槃前的重要教言——诸比丘之七不退法。

法语甘霖,沐浴身心;字字殷切,悲智深长。大众聚集一处,或思考,或欢喜,或赞叹,至深夜而不觉。

而今,我们将相关文字辑录成集,陆续发布。愿屏幕前的您,能于此聆正声、思佛德、入妙理、趣菩提,共得法喜。

上图:佛陀最后一年行走路线

王舍城灵鹫山——庵摩罗园——那烂陀城——巴陵弗村——拘邻村——那陀村——毗舍离城——竹林丛村——舍卫城祇园精舍——王舍城竹林精舍——郁伽支罗城——毗舍离城——揵荼村——象村、菴婆村及阎浮村——负弥城——波婆城——拘尸那城(佛陀入般涅槃)

上图:圣地——灵鹫山

佛陀晚年住于王舍城灵鹫山时,摩揭陀王阿阇世想征伐邻国跋祗国,派大臣禹舍征询佛的意见,佛陀因此宣说了“诸王之七不退法”。

禹舍走后,佛陀向王舍城附近的比丘们宣说六组“诸比丘之七不退法”。依此“七不退法”,可令僧团兴盛而不衰退。

上图:圣地——灵鹫山佛陀说法台

此后,佛陀在灵鹫山多次说法,然后离开王舍城,带着众弟子开始最后的游化。

“七不退法”今见于南传巴利文《大般涅槃经》最后的《诸佛入般涅槃论》。

南传巴利文《大般涅槃经》,收录于南传佛教三藏的《长部》(Dīgha Nikāya)之《大品》(Maha-Vagga),是记录佛陀入般涅槃前一年里的行历、教化以及涅槃前后情况最详细的一部经典。

七不退法——第三组(下)

第一,具备信

第二,具备惭

第三,具备愧

第四,具备多闻

第五:具备精进

第六:具备正念

第七具备智慧

第五,具备精进

下面我们学习第五个:具备精进。实际上,之前讲的“多闻”,我们每天能够在多闻的状态里,那也叫精进。

精进具体可分为五种:“第一、被甲精进。即看到佛法义理,由信解故,自我惕励,我当如此依教奉行。”要这样子策励自己,甚至这里用“警惕”的“惕”字,就是说对轮回要有一种畏惧,然后碰到佛陀可以解脱我们,让我们从轮回中出来,马上珍惜这个机会,脱离危险之境。

“第二、加行精进。即在被甲精进的基础上,不断进一步加功用行,以期待早日证悟真理。”

“第三、无下精进。指因加行精进而生疲苦,依然忍受苦楚,不在仪式上产生怯懦的情绪。”这个当下我们就可以对比一下,你看现在这么晚了,我们还在这儿精进,还能够降伏自己的情绪,不于此生讨厌、怯懦,不于这种精进生出离心,这就是“无下精进”,在精进的过程当中没有怯懦,没有不如法的状态,没有不好的情绪,都能够降伏自己。

“第四、无退精进。指与他(或她或它)逼恼,心不动摇,精进不舍。” 就是无论面对怎样的外在逼恼,你的心也不动摇,也不放弃这种精进。

“第五、无喜足精进。即对于善品不得少为足,永不满足,精进不已。”

这五种精进,也叫做“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精进”。其中“不舍善轭精进”,就好像牛和车之间有一个装置,牛可以通过这个轭把车拉动。我们修行就要有这种精进,始终跟我们的解脱乘、跟我们的目标之间保持非常好的链接。

第六,具备 正念

正念,又名“谛意”。“正念是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令不忘失。即是依四圣谛理,顺念、遍念、忆念、念诸道品。若以四念处为例,即是忆念观照‘身、受、心、法’的自相及共相,以对治净、乐、常、我的四种颠倒,由四念虑而生起念根、念力、念觉支。”

这里,“‘身、受、心、法’的自相及共相”,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要去忆念观照。

“以对治净、乐、常、我的四种颠倒”,我们凡夫有凡夫的“清净观”,有凡夫的“快乐观”,有凡夫的“永恒观”,凡夫的“我观”。凡夫的“常乐我净”是四种颠倒,那由四念处而生起的念根、念力和念觉支,能够对治我们的四颠倒,这种念就是正念。

再细一点的话,“身念处观自相,是观自身相不净,其共相则是观自身是苦、空、非常、非我,以对治身净的颠倒想”,就是这个身不单单是不净的,它也包括苦、空、无常、无我。

“受念处观自相是观自己欣求乐受,结果却生苦受,其共相则观自己所受是苦、空、非常、非我”,就是受,不仅所受是苦,这里面也包括了苦、空、无常、无我。因为这个受也是一种法,这个法里也是无我的,这个法也是无常的,这个法也是皈依空的,当下就是空寂的。所以它可以对治我们执著这种受是快乐的假象,“以之对治乐受的颠倒想”。

“心念处观自相是观自己能求之心不住,观其共相是观不住之心是苦、空、非常、非我”,这个心念是不住的,“以之对治心是恒常的颠倒想”。

“法念处观自相是观一切法皆为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即成观法无我。观其共相是观一切法,无非是苦、空、非常、非我,以对治把一切法执之为我的颠倒想。”这是正念。

上座部的这位长者在解释正念的时候,例举了锡兰古国具备正念的一则公案:

“有一位尊者Tipiṭakacūḷā Bhaya,也就是小无畏三藏尊者。有一天他的弟子们就对着尊者说:‘尊者,你的正念是什么样的一种程度呢?’”就是大家想要尊者来描述正念是什么。“当时小无畏三藏尊者就对他的弟子说:‘我有强大的一种正念。我的正念要怎么样的方式来表现给各位看呢?’”。

他说:“锡兰古国的一个城市——阿耨罗陀城(Anurādha),当中有四个城门,把三个城门关闭,只打开一个城门。在早晨的时候,我所在的这个城门只要有路人经过,你要告诉我这个人叫小白,那个人叫做小黑;到傍晚,这些人要回到自己的城市,只要有经过城门,我就一一能够可以唱名:这个人是小白,那个人是小黑。我有这种强大的意念。”就是说,他的正念就像一个摄像头一样,可以如实地记录,他的“大数据”一点不会乱。

“正念时时都要提起,所以过去古德都说:行,要提起正念;立,也要提起正念;饮食,也必须要坚持正念。”所以我们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要打引磬,要唱“禅悦为食”、“食存五观”,这也是正念的一部分。

“凡是凡夫,说话的时候有时内心太急躁,所以他可能会有口误,或者是有时候不经意的情况之下也会说错,这些事情凡夫都会发生的。”长老就例举自己,“昨天第一天开示的时候,我在讲所谓灭尽定的时候,明明我心里要讲的是,‘佛陀入灭尽定的时候,佛陀的心识是寂灭的状态,佛陀的心生色法,是寂灭的状态’,可是呢,我却讲出来的是,‘入灭尽定的时候,心识就寂灭了,业生色也寂灭了’,我内心里面想着的跟讲出来的,有一些颠倒了。”“我在这边来纠正:入灭尽定的时候,心、心所以及心生色是一种寂灭的状态。”

请问这位长老,他能知道自己想讲什么,在讲的时候又讲错了什么,然后还能纠正,请问这一切,是不是在正念中完成的?就是这样。

佛陀最后要入涅槃的时候,祂所入的定,是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八定,然后再入灭尽定。这时候长老讲到,灭尽定不是涅槃,它是什么状态呢?“心、心所以及心生色,是一种寂灭的状态”。

佛陀从灭尽定里再出来,又从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所有处定再返过来,一直入到初禅,从顺的到逆的,经历了这一切后,佛陀才进入无余涅槃的状态。

注:四禅八定

四禅,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之四禅。

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

四禅定者,第一初禅定,第二第二禅定,第三第三禅定,第四第四禅定。

四无色定者,第一空无边处定,第二识无边处定,第三无所有处定,第四非想非非想处定。

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之禅定,则色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瑜伽师地论卷十一、摩诃止观卷九]

第七,具备智慧

“佛陀提到的智慧,特别所指的是各位修毗婆舍那禅法的时候,能够观察出五蕴生灭的生灭智。所以在这里的智慧所指的是生灭智,那么这样子的情况之下,这位出家人就会保持兴盛而不会衰退的。”

往往上座部的修法,随时可以入的叫“安那般那禅法”,它有一个方便的入处,就是观出入息。

就像长老在下面择法觉支里说,“在不断地专注于自己的出息入息过程当中,自己内心会明白:原来出息入息是风界,风界属于触所缘,触到我们的鼻肉,所以自己的心也不断地专注。”

在观出入息的时候,知道入息出息的风属于风大,风大触于鼻肉,就会让我们这个观越来越细,越来越止于一处。所以修止法的时候,用安那般那禅法,我们翻译过来叫出入息的观法,会让我们的心越来越安定、沉静、专注下来。

“专注的心是在找名法”,这个很重要,“专注的心”,实际上专注的心有没有从外相,从这些粗大的相里面解脱出来?“名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理性、一种观慧,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而风界是所谓的色法”,这时候就把轮回的,比如说五蕴四大,具体地局限在风界这样一个色法中。

这个色法就是轮回之法,名法就是我们能超越轮回法的一个跳板。这时候就可以入定了,就有定可以现前了。这个定是什么?这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在你观出入息这个风大的时候,心止于鼻息而产生的止的慧观。

这种止的慧观,实际上就叫名法,风界就是色法。“随着各位在专注出息入息的时候,自己的内心当中,自己的意识里面,分辨、明白名法与色法的情况之下,这个修行者就具备了择法觉支”。这是择法觉支的内容,这里提过来解释智慧是什么。

实际上安那般那禅法是止法的一个方便,从止里产生了观,从观里再提升止,相互增上。

“修毗婆舍那禅法的时候,能够观察出五蕴生灭的生灭智”,这还只是生灭智,生灭智后面,最后有个结果叫道果智,这里还是指因地的智慧。

生灭随观智:观照诸蕴的缘生灭,观照诸蕴的刹那生灭,从而对其无常、苦和无我相的观智,变得更加强有力。

道智:这种智是第一种出世间观智,它取涅槃为所缘。所有世间观智只能镇伏烦恼,但道智能次第地断除烦恼。

入流道智断除一些烦恼,一来道智减弱一些烦恼,不来道智断除一些烦恼,阿罗汉道智则能把所有残留的烦恼断尽无余。

果智:这种智是道智的结果,紧接着生起于道智之后的下一个心识刹那。这也是取涅槃为所缘的出世间智。

我们知道了这个小乘止观,以后用心去学起来,这个很好用,一学就会。而且当你真的入了那种观,有名法和色法的时候,很快就会从粗重的分别里超越,入到更细微甚深的禅定当中,所谓初禅的境界就会现前,二禅、三禅,甚至如果根器好的话,很快就会现证我是了不可得的、诸法是清净的,就会证预流果乃至阿罗汉。

上面主要讲的还是上座部里的内容,那在大乘的智慧里,般若智慧,对诸法空性的描述,还有中观,这种智慧就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大。所以小乘禅法的智慧特别容易产生,特别容易受用。大乘般若,可能十年都不够学,佛陀说般若就说了二十二年。

但实际上,一个人如果有了小乘的止观修法,自己了生脱死是够了的,但如果要住持三宝,要广度众生,要承担众生业力,要在世间建立正法的话,那不是光自己一个人在小乘止观禅法里就能达到的。

空性如果越普遍,不仅在一己之身当中证得人无我,也能证得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乃至一切轮回法,在空性的智慧面前都可以荡然不存,那你就不会被轮回法所伤害。不会被轮回法伤害,你才能有帮助这庞大的轮回业力、让它回归正觉的能力。如果你有透彻的火眼金睛,看一切轮回法都是虚假的,众生所见到的都是虚假的,那你就有强大的力量,可以细致地把众生的邪见拨乱反正,就可以住持正法。

所以如果只在小乘止观当中证得自己是无我的,那在度众生上,这个智慧的力量就有可能不够。如果证得了自己是无我的,甚至无寿者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这个智慧的力量就会不同。

大乘佛教的智慧,梵语叫摩诃般若,翻译成中国话就叫大智慧。一般我们知道有三种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就像我们刚才读的哪怕是上座部的止观的方法,从这个文字描述里,我们可不可以根据这个去实践?实践的时候就是观照般若。

当知道名法、色法,能观到风大触到鼻息,然后产生了观慧的时候,这个观慧就叫名法,这时候你就真实得到受用了,从观照般若就开始升华,趋于实相般若。

所以小乘的智慧自我受用很快,大乘的智慧利益众生很普遍。那七不退法里的智慧,主要还是指上座部的小乘的智慧,只不过我们在这里把智慧的范围说得更广一点。

所以第三组七不退法,“具备信,具备惭,具备愧,具备多闻,具备精进,具备正念,具备智慧”,一个修行者如果能具备这七条,于佛法就不会退转。

而且这组七不退法也特别像七圣财。《长阿含经》里说:“云何七成法?谓七财: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慧财。”《涅槃经》、《法句经》里也都有讲到。所以这个七圣财,跟佛陀讲的这第三组七不退法是很接近的。

——缅甸三藏法师东达拉长老讲解

曾国兴居士翻译

三参法师于五台山古文殊寺

安居期间领众学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佛教慧日

佛教慧日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慧日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慧日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慧日。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