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浅释(58)


  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是以现在释迦牟尼佛现出光明,亦复如是。佛陀先说三藏教理,小乘经典,浅显易懂,后现光示瑞相,使众生如实知解一切世间、三界所难信之圆顿法门,继而为大众解说妙义,令入佛智。

  诸善男子,譬如过去不可思议无量劫中,有一古佛号日月灯明如来。“日”,表慧光破人天长夜,洞明黯闇宇宙。“月”,表定力。“灯”,表戒智。故戒定慧圆满具足。

  一切诸佛皆有通名及别名二种称号。日月灯明,即别号。如来乃至世尊,此十种是诸佛之通名。每一位佛的名号原有一万,代表万德庄严,但人类之记忆力太差,根机钝,以至减为五千,又再减至一千、一百,到最后便固定十个名号作为诸佛之通号,今浅释如下:“如来”。即是佛,然而许多不明白佛理的人常说如来佛,这是错误的。“如来”,如者不变,静。来者随缘,动。动静一如,互不相碍。《般若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即不生不灭法身如来。“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即有生有灭,应身如来也”。

  “应供”。如来世尊,具足万德,应受人天供养。

  “正遍知”。知现前一念能生万法,名正知。知万法不离一念心,为遍知,故名正遍知。

  “明行足”。福德智慧两具足。

  “善逝”。往最好处去,即从迷乡往于智地。

  “世间解”。善解世间及出世间法。

  “无上士”。诸菩萨等无明未尽,有佛在上,名有上士。如来极证,名为无上士。

  “调御丈夫”。调,有威德故众生恭敬,而能调伏之。御,能以善巧方便法摄受一切众生。佛是大丈夫,能调御一切众生。

  “天人师”。天及人间之导师。

  “佛”。具足为佛陀耶(梵语),此云自觉、觉他及觉行圆满。凡夫身陷三界火宅,堪忍苦海,不想出离,名为不觉。罗汉能知其煎迫而欲脱离三界,能自觉。而菩萨不但自觉,亦能觉他,度脱罪苦众生,但犹未觉满。唯有佛陀,能自觉、觉他,觉行亦圆满。故佛就是一位最圆满之大觉者。

  “世尊”。为出世间及世间人天贤圣所尊敬。

  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演说正法”。权巧方便法,因人施教,故不定。与根性深厚者,说自性本体之法;为中等根机者,讲伦理法乃至于科学、轮回等说。而对于无知识者,谈业力因果律等法。


  演说佛法除了契机契理,亦要开合并用。能开不能合谓之有始无终,能合不能开谓之有终无始。亦要随机应变,若见人打瞌睡,就立刻将话题一转,把他的注意力重新拉回来。声音更要有抑扬顿挫之分,偶尔压低声音(抑),反而使听众之注意力加强。但时间一久,其注意力不再集中时,又得改用“扬”,如大云起,电光晃耀,雷声远震,令众悦豫。用过了扬就用“顿”,声音忽然停顿,引起听众之好奇而注目凝神。“挫”,即来回重复演说,使彼等印象深刻。声音用得恰当,摄受一切众生则事半功倍。

  从佛陀最初发心出家修菩提道谓“初善”。自尔之后,修苦行,布施内、外财(外财国城妻子,内财头目脑髓),甚至为众生而舍弃性命,即“中善”。佛陀说法教化众生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乃至于涅槃,是“后善”。


  佛陀在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中,第一劫所修之功德为初善,第二劫所修之功德为中善,第三劫所修之功德为后善。初中后善之整个过程,有本有际。“木”。即最初所发之菩提心;“际”。示现种种所修之法门。法义从初至终,深固幽远,语言善巧,所说微妙,纯一圆顿法门,令人乐闻,具备清净之相。“具足”,无欠无余之义。“纯一无杂”。一乘纯净,无二无三。

  《转载声明》:本平台赞成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平台部分推送文章可能因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而未能事先与原作者联系取得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谢谢!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宁玛大圆满传承

宁玛大圆满传承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宁玛大圆满传承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宁玛大圆满传承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宁玛大圆满传承。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