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钦哲仁波切 : 迅速成为伟大行者的窍诀


对于菩萨乘与金刚乘的修行者而言,三殊胜法是不可或缺的。

生起菩提心

从前行到供养一支蜡烛,无论你是做何种佛法修持,永远要以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发心去做。

 

在此,利益不仅意味着给予实质的帮助,例如提供食物或药品,或满足人们的情绪、自我与幻想;此外,还包括发愿能对一切有情众生的证悟确实给予帮助。

 

若是缺乏这种发愿,佛法的修持就很容易会变成自私自利的行为。

 

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要牢记自己是为了所有其它众生而修持,而这种广大的愿力,就是使得佛法修持既强大有力又无穷尽,并能保证其结果会带来无量利益的原因。

 


运用无二元分别的觉知

 

在修持或实践佛法事业时,我们必须保持不间断的觉知,了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幻相,或至少试着把这种想法带入心中。

 

如果我们戳刺自己的身体,逻辑的心会告诉自己感到疼痛,这个疼痛会有很真实的感觉。

 

因此,我们必须试着去习惯于这样的想法——一切我们所见、所做、所想的,都是自心所造作出来的诠释,而这也是迈向无二元分别的修持之重要垫脚石。

 

习惯于的意思就是一再地提醒自己,例如,做大礼拜而膝盖开始疼痛时,要提醒自己——我在做大礼拜的我以及我的膝盖痛的我的,都是心所创造的幻相。

 

我们一切的经历都是心所创造的,记住这一点,就能直接对治憍慢与我执。

 


一旦它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你就不再会执着于自己的佛行。

 

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再修持;相反的,就如快要渴死的人无法克制地要大口喝水一般,一旦了知这一切都是幻相,你唯一所想的就都是与佛法有关的事。

 

当然,佛法本身就可以对治我执,但对那些自认为是好修行者而憍慢的人而言,佛行很可能会变成另外一种膨胀我执的方式。

 

因此,记住我们经历的每件事绝对只是心的产物这一点非常重要,即使每天只记得五分钟。

 

在此时,学生们经常会问的经典问题是:如果无经历的一切都只是自心的产物,那么有积聚福德这回事吗?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福德的存在与否,只不过又是心所造作的另一个概念而已。

 

在一开始,你的每个行为就能具足菩提心的发心,并且记得无于元分别,这可能相当困难;而要你即刻就能每天观修空性一个小时,也不太可能。

 

与其如此期望,不如试着去记住:你所见与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自己显相的产物而已。

 


不论你的佛行如何单纯,例如供养一朵花给上师,你都要记住,虽然你藉由供养而积聚了福德,但事实上,积聚福德的概念本身就是你自心所创造的。

 

利用一切的机会去习惯这个念头——自己所感知的一切都是心所造作的,并无真实的圣行存在。

 

这些领悟对你的所作所为会有深远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因为它们把你从诸如骄慢或嫉妒等烦恼的后果中解脱出来。而且,当上师把你供养的花扔在地上不屑一顾时,你会完全不在意。

 

回向

 

每次修持结束时,不仅为自己的安乐,也要为一切有情众生的利益与证悟,回向你所获得的任何福德。

 

而且,你不必等到一座修持结束才回向,任何时候都可以这么做。

 

你可以试着在每次大礼拜后回向,这样可以保证不会浪费掉任何一个大礼拜的福德。

 

你也可以将所有在过去生中忘记回向的福德拿来回向,例如这段祈请文:

 

我以刚才积聚的一切福德、

 

过去生中积聚而遗忘的一切福德,

 

以及未来世将积聚的一切福德,

 

回向一切有情众生之利益与证悟。

 


无论你是多有经验的佛法修行者,很重要的是要记住,唯一能让你的一切行为,而不只是座上的修持,都能利益自己与他人的方法,就是运用这三殊胜法。

 

你应该对广大的发心具有野心,当需要完全开展的菩提心时,不要只对简单的仁慈感到满足。怙主敦珠仁波切说,佛法修持真的不是那么困难,一切都取决于发心。

 

因此,永远别忘记要生起带领一切有情众生直至圆满证悟的发心。

 

即使只是点燃一支蜡烛,你的发心愈广大,你积聚的福德就愈多。

 

如果你点燃蜡烛只是为了装饰客厅,那么,你有的是一般人的发心。

 

如果你点燃蜡烛是祈愿积聚福德,而终能摧毁轮回,那么,你的态度就与声闻乘修行者相同。

 

如果你点燃蜡烛是祈愿将所获得的任何福德回向一切有情众生的证悟,那么,你的态度就与菩萨乘修行者相同。

 

将蜡烛视为智慧之光,照亮一切有情众生,而且光所到之处都成坛城,这是密乘修行者的态度。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藏传佛教Buddhism

藏传佛教Buddhism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佛教Buddhism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佛教Buddhism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佛教Buddhism。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