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最容易犯的“错上加错”的八件事!



一、饮酒、吃肉之后功课也“不敢”做了

经常有居士这样问:师父我今天喝酒了,晚上能做功课吗?师父我今天吃肉了,晚上能做功课吗?诸如此类的问题。

饮酒食肉过失很大,既然受戒就应该持戒。如果在家信众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住,应该至诚忏悔,这样罪可消灭。早晚功课是修行人的法宝,慈云大师说:“朝暮不规,如宝马无缰。”修持要持之以恒,一曝十寒是不会有成效的。

“二堂功课三餐饭”,吃饭是维持生命,做功课是养活慧命,应该看得比吃饭还重要。如果因为饮酒,出于尊重经文而不做功课,那是错上加错。可沐浴更衣,待酒退之后补上功课。

二、破戒后就放弃学佛

有的人由于业力牵引,不得已破坏一条戒律,由于戒体残缺,于是就放弃对所有戒的持守。

《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二百五十头牛,常把它们放在草原上吃草。有一天,跑来一只老虎,把他的一头牛吃掉了。这个人看到后,心里想∶“我的牛失去了一头,已不是全数了,我还要这些牛作什么呢?于是他就把所有的牛都赶到一个深坑里去,在坑底排着队,统统把它们宰杀了。”

这故事比喻∶有人受持如来的“具足戒”——二百五十条戒,本来很好。后来偶然犯了戒,他不生惭愧心,不求忏悔还净,却反作这样想法∶“我已破了一戒,戒既然不具足了,何必再继续持它呢。”于是索性无所忌惮地、把所有的戒都一概舍弃不持。这正如因死一牛而杀群牛一样的愚痴可怜!

破一条戒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如果不能及时悔改,而放弃所有戒,是错上加错的事情。

三、说了一个妄语,用另一个妄语来遮掩

不妄语就是不说瞎话,不说挑拨离间的话,不开不健康的玩笑等。一般情况下,刚学佛的人,能把这几条做好,就能再进一步。

学佛久了,或者在道场时间长的,基本都能做到。而且,能做到这些的人,他的气质一般都和普通人不一样了,一般都言语柔和,使人愿意亲近。

不得已说了妄语,只要不犯大妄语,就可以忏悔,无论采用什么悔过方法,只要忏悔就可以让心重归清净。

然而有的人碍于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用另一个妄语来掩饰自己的妄语。此时的掩饰其实会产生连锁反应,可能会引发更多妄语来次第掩饰。

四、家人剩下的荤菜,怕浪费而吃掉

受了菩萨戒的居士,由于自己家人没有信仰,或为招待宾客,没有办法给家人或宾朋做荤菜,这是可以的,为了不让家人烦恼,为了家庭和睦。

然而如果在荤菜剩下之后,怕浪费而自己吃了,这就是愚痴了。

本来亲手做已经是不得以而为之,后再吃那就不可理解了。剩菜怎么办?埋掉就可以,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否则就是错上加错。

五、忏悔后还要犯,于是就不忏悔了

有罪当忏悔,忏悔得安乐。佛教非常重视忏悔,经典中处处教导我们忏悔。但有的人会指责忏悔的人,说忏悔后还犯,忏悔有什么用,这是在欺骗佛菩萨。于是就不忏悔了,其实这也是错事一件。

忏,就是忏其前愆;悔,就是悔其后过。也就是改往修来的意思,原本忏悔是后不再犯。然而由于业力的牵引和愿力的薄弱,很多时候忏悔是真忏悔,但最后还是会犯。

当然这样是不对的,但就算是这样,总还会有惭愧心。这个惭愧心是难能可贵的,千万不要因为做不到悔后不犯,就放弃忏悔。悔后犯本来错了,再丢掉忏悔的行为,那就是错上加错。

六、诵经后出现不如意就不诵了

诵经的目的就是福慧双修,诵经就是为了积累功德。由于以前没有功德,因此没有冤亲债主讨债,现在有点功德了,冤亲债主就来了。可以说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因为果报现前,业就消掉了,如果果报不现前最终会成为我们解脱的阻碍。

好比一个穷困潦倒的人忽然醒悟,感觉应该挣点钱,不要靠别人救济。于是就做点工作挣点钱。由于挣了一点钱了,于是以前所欠过债的人都找来了,要他还钱。

聪明人会知道债主索债是以前自己所欠,和自己参加工作没有关系,应该认账,并继续工作。而愚痴的人则会认为,债主讨债是由于自己工作带来的,从而放弃工作。

业力现前是自己前世所造业因,和诵经没有关系。退一步讲,就算有关系,也是因为诵经有功德了,应该继续读诵,继续回向给冤亲债主。

这样精进不懈地用功,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业海干枯,得大解脱。所以千万不要在诵经之后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放弃诵经,这是错上加错的表现。

七、别人指出缺点,不知道改过,还怀恨在

别人是我们个人的一面镜子,如何对待别人的指正,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德行和将来成就。

当别人给我们指出不足时,首先不是去反驳、去辩论,而是先作检查,确实错的,马上改,确实没错的,也作个警示,以便更加重视。

佛教僧人在做羯磨忏罪的时候,可以自己举罪,也可以有别人举罪。并且别人举罪的时候,并不要求事实确凿。而是教诫以“见、闻、疑”三事,举出其罪,令犯罪者忏悔,不再做犯戒和造诸罪业的事。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很容易误解别人,可是我们从微细的角度讲,就算是让别人误解,不也正说明自己小节方面做得不好吗?所以就算别人怀疑,第一念也应该是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反驳,甚至怀恨。

可是往往大多数人都是在自己本身有缺点的第一个错误上面,再加一个攻击对方的错念或行为,错上加错。

八、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彻底不受戒

《百喻经》有个渴见水喻的故事:过去有一个人,在路上,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喝。但当他见到一条河流,而且水很清洁的时候,这个人却只是呆望着,并不下去喝水。究其原因是他认为这么多的水喝不完,既知喝不完,所以不喝。

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不近情理。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以为佛教戒律很广泛严格,一时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舍弃不受,仍旧流转生死,终没有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怜也是很可笑的!不能全受是自己的业障,本来是错,因此而不受戒就是错上加错。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权告知删!

此文诸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六点学佛法

六点学佛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六点学佛法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六点学佛法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六点学佛法。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