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虚舟之禅宗概论课程1003
1003 三门皈之明心
法供养超过了理解的层面,它不是一个可以理解的东西。
那某种意义上禅宗为什么如此之难?又为什么如此之神秘?如此难以把捉?
很玄,始终很难把捉它在干嘛?这些人在说什么话?
好像都在说暗语似的。或者他们的行为很奇怪,像行为艺术一样,他们到底在干嘛,整个禅宗就是让人不好把捉,但是显然它有背后的逻辑。
我们说《六祖坛经》最难讲的是第一品,“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那这个心是什么?不论禅定解脱,只论明心见性,那这个心为什么如此之难?我们平常用心的词汇会非常多,“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等等,各种的词汇,似乎跟这个不一样,我们说你要会用心,要专心,那专心和这个心一样吗?显然是完全没交涉的事情,那到底说的是哪个心呢?你们管我这叫妄心,还有个真心。那个真心是什么呢?
这又回到三门的皈依,也就是说,我们看这个心为什么如此之难看到。为什么明心见性是这么一件难的事情。
在另一方面,它又如此之直接和迅猛。一旦受用或者碰到之后,它又如此之迅猛,所以叫最上乘。它不需要通过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复杂的训练,它可以直接地去体会。这个差别就是说,心是本来的,比如一块玉石,剖开石皮里面就是玉, 难的是,你没剖开之前,看见和别的石头是一样的,如果你不专业的话。金子也是这样,就是因为它本来在那里,所以它并不是需要被制造的东西,它不是一个黑科技,很高级,工艺很复杂,要花很多钱去造一个东西。
关键是,我们说承担也好,我们说看到也好,明心见性,它是显现出来,为什么这么难被看到呢?我们看我们生命的这个结构,看我们平常是怎么误用这个心的,这时候我们为什么难看到?
第一个是身,身体,身体有狭义的身体和广义的身体。狭义的身体是我们的肉身,我们的食色性也,我们有欲望,我们会有感知,各种各样,我们直接身体带来。各种动物都有身体,单细胞动物也有身体,他们和外界的交流是通过身体,也就是通过基因所显现出来的这样的一个身体和外界交流,这是我们的俱生我执,我们天生下来就是用这个身体在交流,这是太本能了。
那么再广义的身体,我们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社群、不同地域的人的生活习惯,打小养成的家乡的口味,或者方言也好,习惯也好。所以我们从小生下来,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地在用这样的身体在交流,最直接是饮食和我们的方言,这都会形成我们的身,我们要通过这个身和外界去交流。随着我们慢慢地延展,我们意识到在我们的身之外有不同的身,有不同的体验,但是这个身因为如此之内化,又如此之本能,我们怎么跳过这个身去看呢?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第二个层面刚才也涉及到,就是从身的延伸,我们知道语言,包括一个家庭的生活状态,思维方式,最直接的就是语言的模式。
比方说富贵的人家,或者贫贱的人家,或者像以前,在被歧视的人群当中的人家,或者各种各样的人家。那么他们的语言系统和外界的交流,他们的性格气质所有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
从婴儿几个月开始,我们就从周边的环境下载这套语言。我们学说话就是在学使用语言,使用语言和外界交流。就像最初孩子是用嘴去尝试,所以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后面一步步的他的感知在拓展,再延伸出去就用语言去交流,就不是什么都往嘴里放,我们都用语言和他互动。这时候我们的思考乃至做梦,都是在使用语言,这个是“身”的外化,是这样的一种语。
在《楞伽经》当中管它叫文身、句身、名身,从词汇、从整个的思想,到意识形态,这就是文身、句身、名身。它也是身,它很清楚,它和肉身区别开来,我们是用这个在交流。
所以当我们愤愤不平,我们很委屈的时候,我们在失恋的时候,我们在发财的时候,我们脑子里都在说话。如果不用这个说话,我怎么去思考,怎么去愤怒呢?或者我的愤怒从哪里来,我的抑郁从哪里来?往往就是来自语言,尤其这个时代,它会比肉身带给我们的外延会更大,因为我的肉身能跑的距离是有限的,纵使有汽车有高铁,但是因为我们有微信有互联网,所以我们语言的身,文身、句身、名身,更大的被相互影响。
尤其被这个时代的大数据,或者被资本,被生生地绑定,困在系统中,等等。
那么从这个语言的身,再拓展,是我们的意的身,在《心经》当中,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演生出来十二入,然后再演生出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已经存在内心的,存在于我们阿赖耶识当中的,这样的一种习惯,一种认定。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它会自动调用数据,去调用我们内心的种子识,叫“种子起现行”。然后因为我们现行之后,我们的经验会叠加、感受再叠加,又回到种子识,不断地循环,这形成了轮回的根基。
刚才讲了身语意,由意而形成的整个对世界的比如三观,它不只是意识形态了,是整个我们对世界的态度,和对待不同事物的基本的互动模式,就形成了意。
即便从这三个看来,我们都是通过这些之后去和世界交流。我们看到的是他们交流之后留下的残留物,或者是衍生物,或者是分泌物。
这样的交流,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结果,很难看到它是怎么发生的,这就是它的难处。
我们要认识心的运作的模式,我们怎么进的套。比如我抑郁了,我到底因为什么抑郁,要找到这些的源头,要一层一层地,要能够返照。我们看《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个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我们整个的课程都是基于深般若波罗蜜多,并不是一个对于大众的初阶的课程,它是一个极高阶的课程。这个课程,我们就直接讲禅宗。至于说基于生活我们有更多延伸的课程,会有更大的面,更大的普世性,可以零基础来听。但是这个课一开篇,先把最重要的内核讲出来,所以先讲的是最核心的课,其它是由核心出来的外延。当我们确立核心之后,延伸出来的外延,延伸到我们的衣食住行、行住坐卧、待人接物、生活中每个刹那,我们才会有依据,这个禅宗叫高高山顶立,就是这个见地。这个见地不是用来去理解的,也不是用来去向往的。这样的真实,我们返回来,才能知道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由见地回到生活怎么做?同样点一盏灯,同样扫一个地,同样做一餐饭,会如此之不同,为什么你做就叫修行,我做就是生活,或者是烦恼,或者是其他的、天堂、地狱。这个必须由高高山顶立,叫见地,回到深深海底行,回到我们的一呼一吸之间,回到我们的举手投足,这是禅宗要点,又叫最上乘。
在这里要知道这个宗义,我们听到这个,并不是要理解,而是要知道它的维度,知道它的广度,我们如果向往之,我们愿意这样,这叫发心。我们意识到,这是让我们从和世界的纠葛当中脱离出来的唯一机会,这个就叫皈依,我们能够真正去体证到它,然后翻回来再去看这个世界,这叫回向。
在这当中,我们这个不可说的, 但是可以体证的,这个是理。而我们的生活是事,所以理事之间要回互,那个可以体会而又没有直接显现的叫暗,而我们生活直接可以去描述的,那个叫明。老子讲“欲无欲以观其妙,欲有欲以观其徼”。这个“无”是空间,它是让事情发生的平台;这个有是缘起,是清晰的,所以欲以观其徼,是我们的明觉。
所以我们当回到这儿,并不是去傻掉。而是既能够内心不动,不受干扰,又能够清晰地应对事情,这个就叫般若,叫智慧。这个和我们前面讲如果不是修行的那个妄心所产生的聪明,或者一般的技术,和其他的是不一样的。
这个点儿就是禅宗难以理解的一个分野,它是遇到所有事情,看出去的时候,是看回来的,是返观的,我们叫“即事而明理”。我们能看到的是事,通过事来体证我们的心性,然后去理解世界的因缘。所以缘起性空,因果不空,一方面是性空的部分,一方面的缘起的部分。由这儿交织出来,我们叫一朝风月,万古长空,整个是一个味道。
所以我们不要去用智识试图去理解它,而是体会整个味道。因为它超过了线性的概念,线性概念我们可以去理解、记忆、背下来,然后去用熟它,它是一个工具。一个工具是线性的,但是一个真实是广延的,它有无数的可能的维度。所以你通过任何的线性去看到,去理解的,只是一个描述的角度。就像地图上的一个片段,和那个真实的地方是两回事情。地图只是帮我们指引、坐标这个地方,但是和那个地方本身是两回事情。所以生命的事情要由生命来做。
那既然它不是可思议的事情,那么我们怎么去学习呢?就回到一开始讲的,它如此之难又如此之易。我们的智识,是通过我们的已知去延伸,它是通过逻辑推导,通过实证,经验的实证,去确证,一步步的。但是对于心性,不是这样的方法,因为对于物质世界,它是确定的,它是狭窄的,我们把它假定一个状态,一个基础数据,然后基于它去运算,然后推导出一个方式,这个都是大概不错,因为它的相似让我们可以去用,我们大概可以去描述,就可以了,够用了。但是对于心性,并不是这样的事情。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