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虚舟禅宗概论 1009:止观
1009 第四讲法堂:止观
法身是寂静,那寂静当中是不是就更清晰?不动的时候不就看得清楚了嘛,修的就是这个不动。
那些动的就是妄念,只是看着它,它怎么样都没关系嘛。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不除妄想不求真,不就是这个嘛!
这个就是不动。那么我在清晰当中,清晰是明性。清晰当中的是不动,不动当中是清晰。如果底色是不动,那它显现是清晰。如果底色是清晰那它其实呈现的是不动。这两个本来是一个东西,如果以这个为体,那个就是用,它俩是相互之间的。就是我左手在下右手就在上,当我是定的时候,其实恰恰显现的是慧,就是清晰。
打坐我坐着不动,当中不就是了然吗?我清晰的时候,照在五蕴皆空当中这个清晰,它不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以无所得故嘛!这不就是揭谛,就是整个整个无。不就是观自在嘛!不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嘛!
这都是很清晰的一件事情。我们以前说于慧时定在慧,于定时慧在定,这么念的时候,我们是念过去,文字是这样,大概的逻辑上知道。
但是当我们回到“法报化”这三身的时候,那个真如三摩地,真如是那个不动,是那个了然。就是说话不能表达,那样一个如如的状态,如是的状态,那个叫真如三摩地。还有一个是明性,特别明亮、开阔、没有分割,这个是明性三摩地。还有就是妙用,我们说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应用的时候,不管是揭谛,还是绿度母心咒,这个是种子字三摩地,这就是化身。
这时候讲的止观,止是指的生起次第,就是缘起的部分,观就是圣观,就是圆满次第的部分。
所以在这里来讲,这个大止观,这个止观就是生起和圆满,就是缘起和性空。
所以只有性空的这个才叫观,圣观才叫观。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这个才叫观。我们说理事,这个才叫观。反倒是我们看到那些清晰那个叫事儿,那个不叫观,那个是因为你止当中显现了,你不乱动它显现的,那个叫生起次第,那个恰恰是止,而不是观。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不能离灯而谈光,离光而谈灯,它没有后来这些密法发展到如此严密的表述。早期的时候讲定慧一体。实际上止观是这个,这个才是禅宗的止观。
还有一个当我们基于这个时,我们不就是在这上面修揭谛揭谛,不就是不动吗?所以这个止观,我们不就是从一个烦恼上证信解行证吗?
这个就不觉得禅宗很玄了,而是我当下受用。
一层层脱开,就是这个方法,就是一念觉一念佛,一念迷一念众生。或者离迷离觉,既离迷也离觉,这个修法,这个叫大止观。
恰恰是这个烦恼即菩提,是当下受用的。
而不是我修多少禅定之后再发慧,所以先慧后定,先定后慧这都是邪见。定多慧少是无明,当你定的时候不动的时候是没有清晰的,你定的时候不是清晰,那你就是无明嘛,你清晰的时候不是不动就是妄见嘛。所以不动的时候恰恰是清晰,清晰的时候恰恰是不动。所以欲无欲以观其妙,欲有欲以观其徼,这是止和观,而不是想成次第分别,先止然后观再怎么样。那个是在前行的前行,最开始你妄念纷飞的时候。
但是禅宗上来从烦恼上面直接去信解行证。
而不是等你心态平静些,打坐坐多久了,跟腿较劲,然后我再怎么怎么样。就是那个烦恼从这儿开始,我看见了,啪一下从这儿择开来。哎呀,我看到了,我以前没看到这一层,现在我看到了,看到就行了。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所以不是说你非得盘着腿,就是你刚才在干什么,再干一遍,你刚才怎么说的你再说一遍,你看的你再说一遍,这就叫不动。你不动的时候看见那个东西跑出来了这不就叫观嘛,这叫止观。
所以这止观,我开始想前面怎么讲后面怎么讲,讲讲就落知识,就落在那个思维里面。后面想还是生起和圆满,这种表述是极高的一种表述。但是禅宗恰恰是以烦恼来修,尤其说末法时代为什么修这样的法呢,就是因为烦恼炽盛啊!我直接拿烦恼做资粮,这就是两木相引而成火。所以妄见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第二个就是恰恰以烦恼心,两木相引而成火,如销金矿,这是普贤啊,然后后面再到普眼长者,再往后才说奢摩他,三摩钵底,禅那。你看结构是《圆觉经》的结构。止观是这么铺呈的,先把止观的底层讲清楚,所以我们始终都是先把见地梳理清楚,这个见地是什么作用呢?它不是你真的见地,是你生信,然后我再去实践,叫信解行证。实践当中,有点儿体会了,解,解再多了,慢慢我做到一点儿了,这个烦恼我能脱开了。同样的事儿我以前不行,现在我可以了,这就是行,行完了之后这个烦恼解脱了,这个解脱了,其他烦恼亦复如是啊,这是证啊,信解行证的循环。
禅宗恰恰就在此处,不离一朝风月而说万古长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它以不动为根,无念为宗,无相为本,无住为用。一行三昧,一相三昧,这是禅宗的整个展开。
这样很简单的,十分钟就把禅宗最核心的说清楚了,细了之后,我们再说多少种修法。这个课我们就是讲的见地,修法单独讲,而且修法一定是跟我互动才可以讲,不是在课上讲的,因为是每个人需要单独的指导。在这里听后有所得,有所受益,生信,就是个入处。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你得自己去悟去入。你说我讲的是不是修法,如果你得了就是修法。你要对它敞开,就是信,你如果我意乐,那没关系,然后到大乘,我说我确信,说见闻觉知是小乘,闻所未闻确实赞叹,这个不一样,见闻觉知是小乘;悟法解意是中乘,是这么个理儿,我马上回家就用上了,一转念,悟法解意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啥也不说了,我就跟你学,或者我就学这个,这个是跟我相应,依法修行是大乘;无修无得无证最上乘,真正的大止观,上来就能做,那你真是上根了,那你就直接入禅宗了,实际上这里是立信。
所以说《大乘起信论》也罢,真心立信,真心异名,我们这个时候看《真心直说》,后面一层一层展开,到最后真心验功,这就是《真心直说》的一套就下来了,这就是非常直接的禅宗教学。没有那么多葛藤,历史包袱啊,也没有那么多名相,每个都是信解行证的圆成。这止观就透过来了,就是这么讲。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