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世界只装着自己,当然会孤独!


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所以,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内心始终没有安全感。

我们的身体、家庭和事业,哪一样是永恒不变的?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无常,但无常并未使我们警醒。相反,无常往往使我们更加执著。似乎执著就能抵挡无常到来,并使我们执著的对象变得坚不可摧。 

我们的贪著,正是在不断生起贪心的过程逐渐壮大的。并在最终,使我们自己成为贪心的受害者。贪著之心带来的危害,与贪著程度是成正比的。

在金融风波中,很多人都会受到伤害,但程度却各不相同:有些人自寻短见了,有些人精神失常了,也有些人失落一阵就痊愈了。

贪著越深,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伤害就越大;反之,环境变化就不会构成太大的破坏力。就像爬上一个注定要坍塌的高楼,爬得越高,摔得自然就越重。

我们也在不断培养我执,每做一件事,无不介入自我。其实,一件事从开始到完成,只是缘起的过程。我们执著其中有“我”,完全是出于错觉和不良习惯。 

什么是“我”?我们自身的存在,只是一个妄想。色身能代表“我”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识前去投胎时,我们将父母的那一点遗传物质当作是“我”,由此开始上演“我”的一生。如果这就是“我”,那么,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又是什么?

缘起的世间,没有我,也没有我所。生命的延续,只是缘起的相续.我们的色身,就像我们所拥有的一个器皿。

器皿是不是“我的”?只有当我们认为那是“我的”,它才被贴上了“我的”这个标签。不然,和“我”有什么关系?但自从我们将执著投射其上,将之视为“我的”,它的变化就会影响我们。当它败坏时,我们就会因此难过、惋惜。我们对色身也是如此,只是这种执著更深入、更持久,已经和色身合二为一,不可分离。

从投胎的刹那起,我们的执著就开始了。事实上,早在投胎之前,我们已执著了生生世世。在我们的意识活动中,我们不断从“我”出发,不断介入“我”,不断巩固“我”。

成功时,会认为是“我”成功了;失败时,会认为是“我”失败了。如果不介入“我”的成分,只是尽心尽力去做,成与败,就不会对我们构成什么伤害。因为事业成败也是缘起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而不至为执著所累。 

我执使我们处处张扬自我,可是自我又是什么?世上并没有自我这个东西。但我执所形成的自我中心,却将我们和他人对立起来。有了强烈的自我观念之后,我们当下就和整个世界成为对立的双方。我代表着一方,而整个世界代表着另一方。

现代人常常感到孤独,当你的世界只装着你一个人,当然会感到孤独。如果你和整个世界、和所有众生是一体的,就不会懂得孤独为何物。

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么代表着你,什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我们现在认定的这些身份、相貌、想法等,究竟是不是“我”?

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也许现在与你有关,但并不是你的本来面目,不是生命的真实写照。可我们往往不了解这些,因为生命中除了觉悟潜质,还有另一种力量,那就是无明,就是不觉。

觉与不觉,是佛法修行的两个核心概念。禅宗为什么会成为汉传佛教最直接的修行法门?正是因为它的修行直接立足于觉悟本体,这就极大缩短了凡圣之间的距离。

通常,我们总觉得自己是薄地凡夫,业障深重,烦恼重重,而佛菩萨则高高在上,耀眼夺目。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想象自己是可以成佛的。

但《六祖坛经》却直接告诉我们:“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换言之,佛与众生的差别只是在迷悟之间,在觉与不觉之间。当你体认到觉悟本体,当下就是佛;当你迷失了觉悟本体,当下还是众生。

什么是迷失觉悟本性?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丢了。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这一宝藏却在重重无明和烦恼的遮蔽之下,虽有若无,也就是佛陀接着所说的“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

这种无明,又使生命存在原始的匮乏感和失落感,使我们不断寻找外在支撑,好让这个“我”得到证明,得到肯定。

问题是,我们寻找的这些支撑都是脆弱而无常的,每增加一个支撑,反而在增加一份垮塌的危险,增加一份不安定因素。

所以,这种匮乏绝不是增加什么就可以填补的,而是要向内找寻。一旦开启生命内在的宝藏,我们就不再需要外在支撑了。就像那些水边林下的禅者们,虽然生活中一无所有,但不会觉得缺少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已体认到圆满的觉悟本性。

正如六祖悟道时感叹的那样:“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来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体认到这样的觉悟本性,就如宝藏在握,还会为瓦砾动心吗?还会为尘埃追逐吗?但我们迷失了本性,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要四处找寻存在的感觉。

《楞严经》谓之“迷头认影”——忘了头就在肩上,却把影子来当作是“我”。我们把这种感觉投射到身体上,投射到身份上,投射到家庭上,投射到名誉上,投射到事业上,总以为抓住什么之后才会踏实。其实,我们抓住的只是一些虚幻而短暂的存在。更糟的是,当我们抓住这些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依赖。

人究竟需要多少财物才能过日子?答案是没有一定的。因为所有需要都是逐步养成的,对感情的需要,对事业的需要,对地位的需要,对生活条件的需要……

一旦建立某种需求并执著于此,就会形成依赖。久而久之,依赖又会成为习惯,成为不可或缺的需求。其实,这种需求并非事实上的不可或缺,而是我们自己设定的不可或缺。

当某种需求被满足,我们会有满足感;当某种需求不能实现,我们会有挫败感。当我们和别人比较,感觉自己的依赖更为优越,就会自大;感觉自己的依赖不如别人,则会自卑。一旦我们对依赖过分在乎,会导致焦虑;而当这些依赖受到冲击,则会引发嗔心……所有这些情绪,都是我们自己一手缔造的。

我们制造了很多需求,同时也制造了随之而来的不安全感。因为世间每天都有生离死别,有企业倒闭,有频频发生的天灾人祸。只要用心观察,无常时时都在为我们揭示真相,告诉我们,永恒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这使我们的内心充满恐惧,担心失去这些就会失去自我。

那么,我们所认定的这些构成“我”的部分,究竟是不是你?其实不是。因为无明,我们发展出很多心理,发展出很多情绪,这些心理和情绪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这个自我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我们的错误设定,所以就会发展出种种烦恼,如瀑流般挟裹着我们,使我们沉沦其间,身不由己。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 随喜分享朋友圈法布施功德无量 ===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藏传佛教Buddhism

藏传佛教Buddhism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佛教Buddhism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佛教Buddhism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佛教Buddhism。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