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虚舟禅宗概论2006修行的方法:在实相上起修
2006 修行的方法:在实相上起修
我们这节课讲:修行的方法的第二个部分。上回讲的是方法论。这回我们去看具体的修行是通过什么来转化我们的“自我”,转化我们的境界,使我们不断去提升的。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经验,也就是说这种训练使你会产生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在你的体验和之前的语言系统之外。就比方说站桩,比方说军训,在你没有达到那个层级的时候,在没有相对应的经验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沟通的。那么他会设置一些方法,让你有产生这种经验的氛围。像打坐一样,它会发生,很多东西会发生。
当这个发生之后,你开始有了体验,但它还不是经验。你有了一些体验,这些体验东西就慢慢的消散,有些东西会累加,有些东西会怎么样……
当你接受老师继续指导之后,慢慢的你从这种体验,变成找到一种确定性,找到一些把手。然后对一些以前你完全不知道的这些词汇的内置,开始有了一点点的感受。这个方向就是所谓的实修。但是这种实修,我们说有一种很“实在”的修,还是一种基于实相的修,这是不一样的!很多人把这种很实在的修,就认为我们在实修,而不是知道佛法真正是在实在实相上修,那个才叫实修。
这个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的错位。那么经验在先,这是一种方式。但是经验在先有一个什么问题呢?你比方说我们设计了一个游戏:给50后、60后设计的游戏,可能你给00后用的时候。你发现你原来设计的“那种的体验”,在00后那,他们完全跟你的预想是不一样的。
实际上经验的优先的设计,是跟一个时代的底层生活方式、语言方式、跟他的体验也是有关系的。
有些体验是基于物质化的身体。就像你跑你会累;你干过头了,你也会吐血。那么基于这些,它会有一些共同性的东西。
但是在生命当中,还会很多的部分和交流的过程,不基于此。人不是一个硬件,人有他的经验,有他的文化,有很多软性东西。这些越是接近原始的人类,其实他越基础。比如老藏民,他基本上是一种天然状态。
但是对于现代在互联网状态中成长的孩子来讲,他的经验的方式,是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网络化的虚拟的方式,这种价值观。而且他们并不是从小需要砍柴挑水,从生命经验累积过来的。他们从小玩电子游戏,去上各种学习班,那当这样的一些经验(我们举例子)。
就是这样的一种经验在先的方式,随着因缘的改变,它会有错位、它会失效、甚至会扭曲、甚至适得其反。这就是我们在运用古人的经验,甚至被称作神圣传承的时候,很多东西会未必是那样发生。尤其对于藏人的一千几百年修行的经验,是不是直接能搬到汉地。甚至禅宗在宋代的方式,考古一样把它搬回来,这个基本上是刻舟求剑。
所以经验在先,我们首先知道这是一种修行,要让你创造这种经验。然后基于这个经验,让一些事情发生,然后回头再帮你梳理,然后你就慢慢的从基础的体验变成了可累积的经验。而这个经验成为你一步一步的继续把生命拓展的一个根基。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逻辑优先,逻辑优先就是我们用逻辑的推理、思辨意识到某些东西的荒谬。这个最直接现代的学术、科学当中,都会广泛的应用,归谬法或者我们用学术去判断这两个东西可能不在一个阶层。就是它的语言的等级可能是不一样的,会产生什么问题。用逻辑思维,这个就是我们有“因明”。当然“因明”和“逻辑”是不一样的。因为逻辑只是一个推导的序列,最极致是数学。但是这种纯粹的、单一的逻辑和我们复杂的、多元的生活,是不能直接对应的。
那么我们会把人类生活去把它模型化,把它数据化,也就是现在的算法。这样的话,相对更准确。这个对于我们科学技术,或者日常的生产服务,这个是很好地工具。但是对于修行来讲,那个完全不在你这个逻辑当中。也就是我们用这样的逻辑不可能推导“那儿”。你用一个牛车的逻辑是无法理解飞机的。用飞机的逻辑也无法理解航天器,他的处境、境界、面对的事情完全不同,不在一个逻辑层。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口口声声说科学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被一种傲慢的逻辑锁定,这就是很多人无法学佛。甚至说西医无法理解中医,中医无法理解更深的境界的时候,都是被这种逻辑锁定。
它不是生命在先,而是先预设逻辑在先,这个才产生了相关的冲突。那么对这种思维的训练,往往我们是一种创造。在一种更深的修持当中,使他慢慢体会到完全不同的境界,然后体会到那个层面的,或者那样的一种方式的它的逻辑。
那我们讲了这样的逻辑叫“因明”,这是真实的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一个事件不是被简单的模型化,而是他是无数的因缘,无限细分下去的因缘的聚合体。所以在修行当中,我们恰恰看到的无数的因缘的复合。那么再进去看,他是在空性的背景下,无限因缘的各种复合,这叫缘起性空。
所以不是以我们头脑、日常经验、科学或在一个片段使用的无限的拓展,是一种狂妄的态度。就是我们通过修持完成你的逻辑的层面,你整个的“因明”“内明”,以及“因明”和“内明”的互相组合,就是你会不断的把以前书上看到的这样的一个关系,去实证出来。哦!真得是这样,真实不虚!成为你修行的一个逻辑,也就是“法”!逻辑在先,是我们学佛法时在拓展认知,或者勘破自己以前的认知,这都是“法”。
这就是一种“法”的修学。有些是经验在先,然后到法。或者就是一个老师在你经验上引导你去做,去完成就行了。像一个教练去指导一个运动员去训练,就是经验在先。
逻辑在先,也是一种“法”的修学。通过法的思辨,我们拓展,回来,因为逻辑变了,那么知道经验怎么去调整,我修持怎么做,是从这样的“法”去返回来再去引导修行,这是我们用“法”再去由见地去引导修行,是这样的一个关系。
第一个经验:需要一个老师、一个向导,一个教练去带着你。是由他的经验去传递给你,使你发生,顺着他的经验往前走。
第二,是按照“法”的逻辑,我们再去拓展。
第三,我们是“指称”在先。打比方说,有个彼岸世界,是一种“指称”。有一个我们说“法界”也是一种指称,我们说“空性”也是一种指称,我们从价值上认同这样的一种指称,并且通过其他的方式去确证。并不是我们自己直接能够体证到,但是就像佛法的祖师大德的公案、佛陀的故事,通过这种指称,我相信、我意愿。那么这是由愿来引导修行。
总结出来,以这种经验的、实证的、实修的方式做为优先引导;以法的修学方式去引导;是以愿力的方式来引导。这三个就是我们修行的核心的方法。也就是语言的三个面向,经验、逻辑、指称。我们看到,这三个从修行来讲,它都在破除我们固有的经验,穿透我们的话语的屏障,都是一种破除。
去穿透,或者去认出它的荒谬,或者它的一种虚假性。就像望梅止渴,以为是海市蜃楼,所以这个叫“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那么为什么我们修行不提高呢?就要我们看这三个方面,经验有没有拓展?如果没有,你法上面能够见地里去提升?你这个愿,有没有?这三个,其实它是相互是关系的,并不是分割的。如果你哪个都没有,毫无疑问,你没有在修行。你只是在一种“自我”游戏当中。
如果只有一个,比如我有指称先。但是你没有法,和没有经验。那就是一种虚幻的意愿,说“我也想”,说明你只有这个想法儿,但是你的因缘和福德是不够的。所以经验更需要福德,就是你要去做,就是要有个福报才能做。就像我要坐飞机,我得有福报才能坐飞机,这个发生是要需要确实的福德的条件。
那么逻辑在先是善根,你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有更高级的智慧,去契入,这样更深的境界、更深的法。
第三个,就是我们说“信、愿、行”。第三个就是这种愿,是超过我们自身的这个意愿的,随喜,这就是善根,这是靠善根来为主。所以福德、善根、因缘。
经验在先,逻辑在先,指称指的是愿力。你需要有因缘,没有因缘,你的愿光有想,你没有机会去兑现。
那么我们有这个意愿呢,还有一种方式,称佛名号。至心称念,我也不认识字,我也没有别的条件,但是我听说“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我由衷地觉得向往,由衷的觉得好。那我就至心称念这个名号就可以。那就是因缘,那么因为你能够听闻这个佛号,你有称颂佛号的机会,那么你有至诚心,哪怕这一句佛号,或者一句口诀,都会引导你证悟。这样就说清楚了!这就是,第三个是因缘。福德、善根、因缘。那么我们看,这三个往回看,显示我们哪里有问题。看看我们是不是在真实的修行。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