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虚舟禅宗概论2007 无门关:应处空闲
2007 無門關
经过前几节课讲经验,又讲语言,可能大家会越听越懵。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那我怎么做才对呢?”
“我们面对“法”有各种反应,我也想修对呀!”。
“那到底怎么做呢?”。
等等这一连串的问题,就会由心生起。隐含着当然有一种紧迫感,或者紧张感!
那我们看一百八问,所有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语言,我们自然会生出各种的疑问。“他是谁?他从哪来?他在哪?这个多少?还有多远?”各种各样的问题由语言就会生出。
那我们如果按照世间的学问讲:知识就是力量。那我读书、上学、报个班儿或者我接受训练,在知识系统里似乎就是这样的。因为工业是可以量化的,你只要匹配到工业上,那这件事儿就是有效的。因为这件事儿是“制造”出来的,不管造航母、造芯片,它是可以叠加的!
但是修行不是“制造”出来的,修行就在那里。所以它不来不去、它非一非异、它不在相又不离相。
龙树菩萨讲“八不原则”,又说“不生不灭”。那我们更一头雾水了。
“那怎么修呀?”
“有个东西我好修,没有,我怎么修呢?”
那么我们就知道,前面讲的课翻过来仔细体会,它并不是逻辑思辨。
我们体会“这样的反应”:一个是:俱生我执,就是由我们的肉体,由DNA传递给我们的。
第二是法执:时间、空间、经验、规则等等,都是“法”。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我们在这个时代,潜在的是接受了科学的观念的语言背景的,这就是我讲的“逻辑”。我们接受了这个时代的基础话语。那么我们这一问,和几百年前的人的那一问就不一样。它的反应机制、底层原则是不一样的。因为它的经验、逻辑、指称都不同。
“你越说我们越晕了,那我们该怎么办?”
有一个公案我是花了很多很多年,总觉得哪儿有问题!后来忽然间,看到一个版本的时候,我说这个是对的!
我们知道赵州有个公案:吃茶去。“来没来过?来过,吃茶去”。“来没来过?没来过,也吃茶去”。“怎么来没来过都是吃茶去?吃茶去”。茶城到处贴着,就拿这个说事儿!就是这么个意思吗?总觉得哪不对,这是禅师的语言吗?这是那个的境界吗?
我在看道源的书中,提到这公案的时候。看原文是:到此间否?到!吃茶去!到此间否?未到!吃茶去!怎么和尚不曾到也吃茶去,到也吃茶去。哪那么多事儿!吃茶去!
这个“到此间否”,这个语言的味道,这个是对的!它不是一个日常的会话,我们只有体会到“这个”,才会看公案。它不是那样的一个“到此间否”。时时刻刻都是这样堪问,你见性了吗?你明心了吗?你到那个境界了吗?啪!一问,其实这就是一个内证的人的话,那个力道出来如圆珠一般,它是含着所有法的!
从自性当中,从虚空当中,猛然的砸向我们。到此间否?这种经验,我们要在训练当中慢慢的去建立。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表述,是合于“法”的。或者什么样的经验,是道上的事儿。什么样的指称、方向、意乐,才是我们可以去次第修学的。所以这个到此间,恰恰它是不分别的!你问我们的时候,我们内心是什么?这一刻的那个警醒,那个提起来。那个味道自己去体会。
再看另外一个公案。百丈和马祖去游玩,忽然间,哗哗哗!野鸭子飞起来了。马祖问:那是什么?百丈说:野鸭子。马祖问:哪去了?百丈答:飞过去了。师父扭过身来捏住百丈的鼻子,“又道飞过去了,这不在这里吗?”你看,才说野鸭子,我们的神儿就跑出去了,已经投射出去了,这就是我们通常的方式。
说东你往东看,说西你往西跑。我才说一个经验,就像狗追骨头的心,一下子就扑出去了,这个就不对了。所以回来,只管打坐,只管念佛。到此间否?只管打坐。到此间否?未到、到、不管什么只管打坐。而只管打坐之间,这个只管打坐怎么鉴别就是呢?那我坐那了,是不是呢?
我们前面讲过“福报”的问题,讲过“止观”的问题。就这一刻清晰、又有空间。心里萦绕的问题“师父为什么问我到此间否呢?为什么吃茶去呢?野鸭子不就是飞过去了吗?”这些且放一边,不管念头怎么悬置。回到“这里”、回到呼吸、回到观照,只是在那里。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没到的时候千翻的求索、百般的烦恼,“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所以这个就叫“闲”。《文殊般若经》讲:应处空闲,舍诸乱意。我们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讲闭关,实际上就是指的这个状态。“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个“喘”就是忐忑、出入、执取、捉放、散乱、昏沉。“外息诸缘,内心无喘”这时候心如墙壁,这就是“大圆镜智性清净”。这叫做闭关,如镜子一般。“心镜明,鉴无碍”这时候还是:庐山烟雨浙江潮。
此处野鸭子,是庐山成岭!那一处,到此间否?是横看成峰,成岭成峰之间,慢慢再体会“到得还来别无事”。就是“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才能“本来清净”。
所以前面讲的信心,是信自己本来是佛,本不动摇,本自具足,能生万法。这个“本来”在这里,“还回”这个“本来”。
有僧问赵州“何为祖师西来意?”“哦,你看,那有棵树”“师父您别跟我打比方,大老远来跟您请法,您别逗我。”“我没逗你,那你再问呢。”“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师傅说:“这棵树啊,五月槐花香!”。
我们心里各种忐忑,这时候恰恰错失“本来”。怎么就对呢?回到这个“闲”,古人“闲”怎么来的呢?古人就是“门中望月”,坐在那里,一轮明月,天心月圆,风吹水面,自然衍发。这时候才去看到石头希迁,我们说“理事回互” “一朝风月,万古长空”。这个清晰,就是该干嘛干嘛!该种地种地!该打水打水!
这时候心是“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这时候“五”和“八”是不造业的。五和八就是:拿就是拿,放就是放,这叫“成所作智”。看得清清楚楚,不起分别这叫“妙观察智”。心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我、他、得失、好恶、取舍、骄狂心、我慢心、各种心全都放平。平等性智心无病。这一层,大圆镜智性清净,一切朗照于前。
所以学佛有什么用呢?我们不再自己掉入我见,都是自己的投射。我们捶得一层层的,这样的脱透出来,那个外相也就会变。慢慢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告诉小朋友“色不异空,不要执念这个”。告诉年龄稍大一点儿的“空不异色,也不要落那头儿”。再给你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是“色”是你佛性能见,这个“空”是本来自显。
在这当中,这个叫“闲”。所以佛是无事儿人,知佛长不说法,乃名具足多闻。就从这个入处,这叫:无门观。这也就是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所以难觅一个不会佛法的,难觅一个“闲人”。这个入处,这个开放,这叫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我们自己要入佛知见,悟佛知见。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那我们回去看百八问,那些问题。实际上我们才起这些念: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拣择得是什么?去看这个心。内心无喘,这个“喘”是什么?一层层地看,一层层地透,这个就叫“无门观”。“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所以从这儿,那怎么做呢?去“参”,这才是“参”。
“那个”是什么呢?“那个”叫起“疑情”,对“那个”,一层层做,会有各样的显现,各种各样的境界。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层层空掉,一层层透掉。顺着这条路,这样一直走,这才是修行之路。所以这几讲下来。我们自己去慢慢体会里面的味道。然后再回到这里,能不能做一个“无事”人?能不能只是一拿一放?“会与不会,切记承当”。“不因一朝风月而昧却万古长空,也不因万古长空而不明一朝风月”。“人皆畏炎热,我爱夏日长。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会与不会 切记承当”。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