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者仁之术也,正者义之要也。


第九十四句:
有一言而可常行者,恕也;一行而可常履者,正也。恕者仁之术也,正者义之要也。至矣哉!

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六《申鉴》。
有一言而可常行者,恕也”。一个可以恒常奉行的字是“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字由“如”和“心”组成。就是如其心,如对方的存心,能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是恕。


《弟子规》上说:“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扪心自问,我能否接受别人以这样的态度方式对待自己,如果我不能接受,那我也不能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

譬如我们看到别人做错事而要发怒时,先要思考,我自己是否毫无过失,是否能事事做到完美?我自己还有种种过失,怎能要求别人不犯错误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我犯错时,希望被别人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呢?我们希望别人原谅、宽恕和体谅,希望能给自己一个改正的机会。

所以当别人犯错时,我们也要体谅他的苦衷,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这就叫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古人说:“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人通常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对自己很宽恕。用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就能保全交情,使情谊维系长久。以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严于律己,自己的过失就会愈来愈少。

孔老夫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贤德的人,就向他学习、向他看齐。观察自己是否具备他的优点,而不是嫉妒、障碍。看到不贤德的人,不是轻视、傲慢,而是反省自己是否有类似的问题,这就叫善学。古人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所以“恕”,就是时时体恤对方的心情,感受对方的需要。

一行而可常履者,正也”,一种可以恒常落实的行为就是“正”。“正”是正直无私。正直无私的心就和真心本性相应,所以古人讲直心。

《列子》上记载着一个故事。有个小孩对海鸟没有陷害的心理,每天都到海滩上跟海鸥玩耍,海鸥也不害怕他。有一天他的父亲说,你明天去抓几只鸟回来。第二天,这个小孩带着抓鸟的存心去海滩,结果所有的海鸥见到他都飞走了。所以直心一显现,不仅人能够感受到,动物也能够感受到。不仅动物能感受到,我们的起心动念,桌椅板凳、树木花草也都能感受到。所以学道、修道要有直心,才能使心得到净化。

恕者仁之术也”。时刻保持恕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施行仁德的方法。孟子讲“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强”是时刻提醒自己。我们习惯自私自利,所以自私的心念很强,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念念为人着想。能够念念为别人着想,就可以培养出自己的仁慈之心。

正者义之要也”,“正”是守住道义的重要纲领。遵守道义,一定要守住正直的态度。社会上很多人讲义气,但是缺乏正,就成为江湖义气,这就是不守道义。顺从江湖义气,不仅不是帮助朋友,反而是害朋友。朋友的行为不符合正义,不去劝告他,反而因为感情和他同盟,就是错上加错。

所以真正的道义,是导正朋友错误的观念,使他返回做人的正路。如何导正呢?首先要自己归正。所以爱人、爱朋友要用理智而非感情。自己回归正道,克服烦恼习气,再把经验传授给朋友,这才是帮助朋友遵守道义的关键。

至矣哉!”“至”是极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学道并不仅仅是把四书五经都研究明了,背诵下来,而是用“恕”来修养自己的仁慈之心;用“正”来使自己行为遵守道义,把所学的道力行于生活之中。

所以“道”字有一个走之旁,告诉人们道是用来行的。如果不按照经典修心,即使把四书五经背熟也没有作用,重要的是在心上有所改变。所以古人说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如果一个人在读《论语》之前是此等人,读了《论语》之后还是此等人,那么他就是未曾读过《论语》。

《格言别录》上说:“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工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工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古代求学的人从自己的心地上下功夫,从正心诚意做起。心正了,诚于中,自然发于外,就有盛德之容,别人看到他的盛德之容,自然生起恭敬之心,就会受感动。而如今的学者,只在容貌上下功夫,看起来很合礼仪,却没有内在的诚敬和仁慈。所以即使容貌、行为都做得合理、合礼仪,也感动不了人,让人无法生起恭敬之心,这是因为没有真才实德。

制乎外,所以养其中”。人们学礼的目的是培养内心的诚敬。如果只做出鞠躬的动作,却依旧心怀傲慢,就是没有起到培养人恭敬心的作用,只重视形式而忽视实质。孔老夫子说,“礼啊礼啊,难道就是呈现玉帛这些形式吗?乐啊乐啊,难道就是敲钟击鼓吗?”即使在孔子的时代,人们行礼乐,也存在忽视实质、徒重形式的弊病。所以人们学习礼仪,学习圣贤之书,不仅要做出符合礼的容貌,更要有真才实德,要“诚于中,形于外”,才能真正感动人、帮助人。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