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人间最美的阿兰若
丛林
Conglin
人间最美的阿兰若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曾经接受凤凰周刊的专访,他说:我出生的地方,我的家庭,都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我的故乡余姚,出过黄宗羲、王阳明这样的“大儒”,但到我出生的时候,方圆几十里的土地上,几乎没有人知道那些大儒的名字,甚至连认识字的都没有几个。在一片兵荒马乱、盗匪横行的世道中,唯一与文明有关的痕迹,就是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吃素念经的女家长。成年后每每念及于此,我就不得不感谢佛教,感谢它在普通民众的心间建立起来的精神秩序。
这段话可以启迪我们去思考。正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佛教强大的力量成为了安定社会最基本的底色。它既抚平着破碎的山河,也抚慰着背井离乡的人们。
每一个出家人走到哪里都是大慈大悲地奉献着自己的生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正是这个群体成为社会稳定的力量,成为最重要的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守护者,呵护着一代一代的人心,令大地上的众生享受生命的尊严。
五台山 • 佛光寺
中国的佛教寺院,在古时候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丛林。
丛林,是圣贤如林的地方,它既是圣贤的住处,也是圣贤的出生地。我师父悟公上人跟我讲过,寺院还有一个名字叫伽蓝。伽蓝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修行人住在这里,就像绿油油的庄稼一样,日日增长。这说明丛林是具有勃勃生机的圣贤出生、生长之地。
《大智度论》卷三云:
“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
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
后泛称寺院为丛林。
在我们中华文化中,儒家讲学之处叫杏坛,唱戏的戏台叫梨园,我们佛教活动场所就叫丛林。
这么优美的一个名字,不仅有远古的传说,珍藏并传承着浩瀚的佛教典籍,也是我们现代人营造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公共精神绿地。现在城市建设要有公共绿地,寺院就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精神绿地,是我们的精神世界散步、休闲和充电的地方。
天台山 • 螺溪传教院
寺院的传统建筑群以及浓厚的人文文化,庄严着名川大山、城镇村落,最主要的是,它有着教化人心的功能。
这种教化的功能,就像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大地上植树造林一样,不断地为世间生长着贤良之木、忠贞之才,从而在纷扰凡尘的时代洪流中,移风易俗,净化人心,固土封疆,正本清源,成为人类文明中的青山绿水。
佛教这种一代一代的祖祖相传、灯灯相续的传承,至今从未间断,为健康持续的现世与未来守望相助。
五台山 • 古文殊寺
佛教中国化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进入中国两千年来,它的伟大的智慧和精神,一直造福着这片土地和人们,呵护和唤醒着众生的心灵。儒释道同行,与诸子百家的优秀文化,丰富着我们国家的文化,也哺育着这世间万物,甚至已经成为一种优秀的品格,融凝入我们的血液,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
父母生养了我们的肉身,但佛教能滋养我们的圣贤之命,叫法身慧命。所以佛法被称为法乳,滋养着我们的精神生命,直至转凡成圣。
法乳之恩
Faruzhien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