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若无佛,孝顺父母就是在供佛


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方便佛报恩经》

《梦溪笔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宋朝有位孝子名朱寿昌,是当时刑部侍郎朱巽的儿子。朱寿昌的母亲刘氏,家庭出身比较微贱,在朱寿昌七岁的时候,朱寿昌的父亲就与母亲离了婚。

后来朱寿昌的母亲又改嫁民间,杳无音信。朱寿昌长大以后,常常思念自己的亲生母亲,但不知母亲的行踪,十分忧愁挂念。于是,朱寿昌就辞去了官职,决心一定要找到母亲,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还是没有找到母亲的下落。

当时没有像现代一样的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无法以最便捷的方式寻人。像朱寿昌这样毫无把握的寻访,就如大海捞针,确实是异常困难、希望异常渺茫的事。可是,朱寿昌并不半途而废,灰心丧志,他怀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愿,以一个佛教徒的虔诚,深信心诚则灵,有愿必成,终会蒙佛感应的。他刺取了自己的舌血,写成血经水忏一部,印刷流通,利益大众,并且昼夜六时诵持水忏不辍,祈求佛菩萨的加持感应。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他经过陕西同州时,途中忽然遇见了亲生母亲。二十多年不见,朱寿昌喜出望外,看到母亲已是白发苍苍,脸上皱纹如线,但细心辨别母亲的眼神,还能认得出。可是,寿昌当时离开母亲时,才七岁,可是二十年后已成人,他母亲却再也不认识他了。

寿昌抱住母亲的双肩,亲切地连声呼喊:“妈妈!妈妈!”并且大声地对母亲喊道:“我是您儿子寿昌,我是您儿子寿昌。”他母亲如梦初醒,“哎呀”一声,道:“我的儿啊,做梦也没有想到能与你相见、团圆。”母子二人,一别二十多年不见,恍若隔世。母子久别重逢,不禁悲喜交集,痛哭流涕,引来很多路旁的行人,都留步、摇头感叹不已。后来,朱寿昌把母亲接回家中,日日尽心侍奉孝养。

后来朱寿昌出任司农少卿一职,孝行更加笃实。当时在朝野上下,尤其在士大夫中,对于朱寿昌的孝行感应事迹,母子重逢团圆,一时被传为佳话,街头巷尾百姓无不称道。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既然能够对自己的父母孝顺,那么推己及人,自然也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心怀天下苍生。从《宋史·朱寿昌传》的记载来看,朱寿昌是一位非常体恤民情的官员。

岳州河网湖泊多,水上强盗也多。朱寿昌编籍民船,在船上刻上姓名,使其相互观察监督,每次出湖捕魚、返回,必定要报告。发生水盗抢掠,要查验船之所向,穷尽追问讨伐,这样做的结果,水盗发生大为減少。其他的郡也学习以此办法治理河网湖泊内水上强盗。

北宋富弼、韩琦为宰相时,曾派遣使者出巡四方,行宽政抚恤百姓,选择朱寿昌出使湖南。有人进言邵州可以置冶采金者,且有皇帝诏书,要求兴办。朱寿昌上书说,该州接近蛮荒之地,采金冶炼之事若大加开发,蛮荒之地边民必与之争夺,自此以后,边境恐将多事,而且要废良田数百顷,这不是敦本抑末之道。皇帝听从了朱寿昌的奏告,下诏罢止。

朱寿昌知阆州时,当地大姓雍子良屡次杀人,依仗财富与势力,屡次得以不判死罪。朱寿昌到达是州,雍子良又杀人,而贿赂其地里民出来担任当地官吏。

查看狱犯情况,寿昌发觉狱犯藏了奸,调囚犯盘诘审问,我听说雍子良给你钱十万,答许娶你女为妇,而且要你儿子为女婿,所以你代他来抵命,有此事吗?

囚犯听后脸色变而心有所动,朱寿昌则又揭发雍子良之奸。

你且为他抵死,签的文书上是要你女儿为婢女,还说给的钱已足够了,又不要你儿子为女婿,你有什么办法告倒他?

囚犯方醒悟过来,泣涕满面,我几乎误为他替死!

因此将实际情况作了报告。朱寿昌立即抓取雍子良,将之正法。阆州人称朱寿昌为神,蜀地百姓至今仍然传颂他的事绩。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智慧老人言

智慧老人言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智慧老人言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智慧老人言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智慧老人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