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 红叶,是人生灿烂处



佛教讲,“人有生老病死”,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要经历这四个阶段:最初降生,来到世间;中间年龄不断增长,渐渐衰老;最后死亡,离开世间;与此同时,还要遭遇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导致的种种疾病。生老病死的痛苦,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人生。

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积极向上的人,他会看到人生每个阶段的意义,看到很多精彩、灿烂之处。如果能这样看待生命,其实从童年、青春直到老年,生命都是美好的。

的确有些地方,像我去过的美国个别城市,那里的人很害怕老去,他们认为老人非常孤独、寂寞,是被社会抛弃的群体。老年人自己也有这种感受。

而东方文化完全不同。比如一个藏族人,如果在脸上发现了皱纹、在头上看到了白发,他会很自豪:“看!我现在老了。”我们那边的人,头发是从黑色变成白色,不知道你们的头发是怎样,不太清楚。(笑)

总之在藏族传统中,“老”是一种荣耀和自豪。家庭中的老人,比如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会被当成如意宝。因为老人通常有着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通透的智慧,懂得取舍、抉择,无论是对家庭还是社会,都非常珍贵。

大家也知道,世界上很多举足轻重的宗教人士、科学家、医学家等等,都是在六七十岁的年龄,开始显现出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所以不要觉得“我已经六七十岁了,做不出什么大事”,不一定是这样,不要小看心的力量。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67岁才登基,82岁离开人间,在位15年。印度也有一位女总统普拉蒂巴,是印度独立60年以来的第一个女总统,74岁才当选,从2007到2012,执政5年。

在印度、中国这些大国,从六七十多岁开始治理国家,还能做这么长时间,说明只要能提起心力,年龄并不是问题。

藏传佛教中有位夏扎仁波切,今年105岁,现在还经常住山洞。前段时间,我在荷兰遇到一个瑞士佛教徒,说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见过他,看上去身体特别好,爬山、走路像年轻人一样,蹦蹦跳跳。105岁的人还能禅修、给人传递真理,我们对自己的毅力、智慧也要有信心。

汉地有一位本焕老和尚,他一百多岁的时候我去见过他,一起吃过饭。饭后转佛塔,他跑得特别快,我都有点跟不上。他是106岁圆寂的。所以人的身体还是要多锻炼,世间人可以跑步、爬山、爬楼梯,如果是佛教徒,还可以顶礼、转绕等,这样肌肉不容易萎缩,身体也越来越健康、强壮。

不仅身体需要锻炼,心灵更需要修炼。比如做瑜伽、基督教的观想和祈祷、佛教的观修和祈祷,或者其他禅修。这些就像心灵按摩,自然而然会让你更加包容、快乐。

大家可能看过关于藏地的一些镜头、画面,因为那里每个人都有信仰,有一种生命的归属感,所以脸上常常带着笑容。大部分人晚年也很安乐,很少觉得寂寞、怨天尤人,或者对家人不满。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并非我在刻意宣传,事实就是如此。


就像我在家乡建的两个敬老院,一个有两百多人,另一个近一百人。老人们都活得非常充实:上午、下午学习,平时做一些祈祷、禅修。没来敬老院的时候,有些人可能在家无所事事,但来了之后,就会有一种集体感,充满活力。

在做过的事情中,我自己对建敬老院是比较满意的。每次见到那些老人,他们看我的表情很欢喜,我也觉得很开心。

人到了一定年龄,应该有共同的学习平台,这很重要。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整合性地学习宗教、哲学、艺术、科学等等知识。这些学业,靠个人不一定能全部圆满,但依靠团体的力量,就有可能。

其实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很多人会打扮得更加漂亮,穿得好看、气色不错、心情也舒畅;况且这个社会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大家一起来做。所以建立这样的学习平台很有意义。

希望我们的晚年都能不断学习、利他,在完善自己和帮助他人的氛围中度过。

藏地的格言说,即使明天离开世间,今天也要认真学习,因为你学到的知识,哪怕这辈子用不上,下辈子也能继续取用,就像我们存进银行的钱一样。

中国的儒教思想中也有一句经典名言,叫“活到老,学到老”,不管活多久,都要学到最后。雅典诗人梭伦则说:“我愈老愈学到了更多东西。”法国了不起的思想家卢梭也对此进行了引用和发挥。可见,东西方知识界都认为:人应该通过学习完成这一生。

并且,学习不要拖延。“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不要总觉得现在没时间,以后再学。这种拖延,对哪个年龄阶段来讲都不合理。

佛教中有一个故事。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一位80岁的老富翁正在给自己修建豪宅,房间很多,有夏天的凉房、冬天的暖房,等等。老人很有才华,亲自担任设计师、建筑师,一直忙个不停。

但是佛陀了知他时日无多,想讲一点佛法,让他获得解脱。于是亲自去跟前说:“你稍微停一下,我要告诉你真理。”

老人没有同意,说:“我现在很忙,没有时间,以后再说吧。”

佛陀只好走了。第二天,老人就在修房子的过程中离开了人间。

所以,不管是佛教、其他宗教还是世间智者,都认为生命有限,人可能很快会死亡。只要还活在世上,我们就要充实自己、认真学习、不断修行,同时为社会和家庭做有意义的事情。

心灵的修行,归根结底是让心获得平静。生活中的烦恼、焦虑、恐怖等,都是我们的分别念造成的,如果心能当下平静,很多事就能想开,很多快乐也能得到。

不知道在座各位有没有禅修,阿尔卑斯山下就有很多基督教、佛教的修行者,常年一个人在山洞闭关。城市里的人不一定能像他们那样,但禅修是很有意义的,不管选择哪个宗教,都可以在生活中练习。

有一种禅修,是不执著任何外境,让心定下来;还有一种禅修,是通过持诵咒语得到禅定。美国密苏里大学曾经做过研究,发现持咒的人,脑电波和普通人有很大差别、身体血凝度下降、血液循环非常畅通,这都是持咒的利益。

我们可以持诵的咒语有很多,其中观音菩萨的心咒“嗡玛尼贝美吽”,早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就存在,它不仅是佛教的,也包含了其他宗教和世间真理的精华。如果你们希望得到身心健康,就念诵“嗡玛尼贝美吽”,早上起床之后、晚上入睡之前,尽量持诵这个咒语,很多胡思乱想的杂念和情绪,都可以慢慢平息,让心变得澄清。

它可以称为精神的妙药。这个世界有各种药:西药、中药,有没有法国药?应该有吧,本地的一些传统药,比如草药,可以说是“法药”吧?(笑)这些是治疗身体疾病的。而心灵也有“药”,像各种宗教的祈祷,包括咒语、仪轨等,没信仰的人不一定知道这些“疗效”,有信仰的人自会懂得它们的价值。

如果有人问,藏地的老年人也好、年轻人也好,都那么快乐,秘诀是什么?我会回答:“嗡玛尼贝美吽。”因为他们都在持诵观音心咒。

这个咒语有无量功德。那天我在意大利的都灵博物馆,看到来自西藏的一本15世纪的书,记载了很多观音心咒的功德。这些在短时间内肯定说不完,希望你们有兴趣的人,去查看、去研究。

人类应该创造自己的幸福,否则人越来越老,内心的困惑、痛苦也会与日俱增,得不到疏解。



Q

在您看来,我们何时进入老年期,这取决于个人还是其他因素?

堪布:根据201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调查,说人类44岁之前都是年轻人。(笑)




摘自索达吉堪布
法国多芬尼综合大学演讲
《幸福人生》









这个节,再忙也要过

可以降心压,可以登高楼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索达吉堪布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索达吉堪布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索达吉堪布。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